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消毒产品中抗感染药物

    具笑平陈腾辉吴芳花吴志国...
    139-14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检测消毒产品中非法添加33种抗感染药物的方法.方法:样品经过乙腈(含0.5%甲酸)超声提取,采用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 μm)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pH 4.0)-乙腈(含 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通过比较分子离子峰、二级碎片离子峰、色谱保留时间等确定添加的药物.结果:在10~100 ng/mL的线性范围内,所检测的 33种抗感染药物相关系数(r)均大于 0.99,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 0.08~1.0 μg/g、0.1~2.5 μg/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80.0%~118.0%,RSD为0.1%~3.8%;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的RSD在0.66%~11.85%.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靠、灵敏、简便,降低假阴性、假阳性风险,可用于快速检测消毒产品中非法抗感染的药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LCMS/MS)消毒产品抗感染药物非法添加

    不同产地石吊兰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学分析

    刘趣徐文芬孙庆文丁宁...
    143-14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石吊兰药材 UPLC 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化学计量手段评价不同产地石吊兰药材品质,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方法参考和基础数据.方法:通过UPLC梯度洗脱建立 65 批次石吊兰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对石吊兰U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石吊兰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标定了15 个共有峰,并指认了10 个共有峰;65批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316~0.954之间;聚类分析将65批样品分为两大类;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累积方差达79.202%贡献率的5 个主成分,并通过各主成分载荷得到每个批次的综合得分,以反映综合质量;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黔产、滇产、桂产石吊兰的差异性成分为苯乙醇苷类和黄酮类成分.结论:建立的石吊兰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方法,简便可行,可为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石吊兰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

    石吊兰UPLC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连翘脂苷B毛蕊花糖苷石吊兰素

    食品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沈丽金刚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微生物检测对食品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目前仍以传统检验技术为主,而新技术也不断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免疫检测技术、代谢检测技术、光谱质谱检测技术及其他仪器检测技术等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状况,展望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

    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技术

    食品中菌落总数纸片法的方法验证及结果分析

    洪嘉敏张琼丹黄慧思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三种厂家的测试片的纸片法在食品菌落总数测定中的一致性,分析比较不同厂家测试片的实际应用效果,为食品检测机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对三种厂家的菌落总数测试片,通过纸片法和倾注法对标准菌株菌悬液、人工污染样品进行菌落总数检测,运用统计学分析确定两种方法之间检测结果的显著性和相关性.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在标准菌株菌悬液和人工污染样品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非常好(R2>0.996).结论:三种厂家的菌落总数测试片法与倾注法的检测结果一致,菌落总数测试片更加快速、简便,减少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不同厂家的测试片存在一定差异,实验室可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片.

    食品菌落总数测试片倾注法显著性相关性

    《电化学原理》课程实验设计——以循环伏安法在锌空气电池中应用为例

    赵娟娟马小航訾振发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原理是化学化工、材料科学工程等专业比较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然而其课内实验目前仍然不够丰富,且应用性较弱.因此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电化学原理课内实验设计和补充,以电化学原理第四章节的循环伏安法(CV)知识点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为例设计了一课实验.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以及数据分析和课后思考等.设计的实验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应用性,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且通过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本论文设计的实验可为后期电化学原理的课内实验提供一种选择,丰富其课内实验.

    电化学原理循环伏安法锌空气电池

    基于创新背景下现场探索实验的设计——以大蒜素改性高性能锂硫电池隔膜为例

    曾广锋覃钰梅章表明李海斌...
    158-16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实验探索作为化学实验研究的基础,能够极大地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本文制备了一种大蒜素改性的锂硫电池隔膜并测试了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现场实验演练,熟练掌握了实验仪器的使用,解决了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同时科学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探索实验创新能力大蒜素隔膜锂硫电池

    关于《高分子物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思考——以"高强度尼龙66纤维生产"为例

    段广宇李玥胡凤英李新...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龙66(PA66)纤维生产过程中涉及《高分子物理》课程中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凝聚态结构、分子热运动、黏弹性、流变性等章节内容,非常适合作为教学案例.本文探讨如何将高强度尼龙66 纤维生产过程涉及的高分子物理知识点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进行案例教学,重点分析生产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PA66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结合课程内容讨论如何通过优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提升PA66纤维的断裂强度.通过该案例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物理》中的专业知识点,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分子物理教学案例尼龙66纤维断裂强度

    "新农科"背景下本科生创新能力训练——以"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降解微生物鉴定实验"为例

    宋孟珂张池王凯迪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农科"建设和科技快速发展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专业自信,本文详细阐述了农田土壤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降解微生物原位鉴定方法的优化过程,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蔬菜基地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降解微生物研究.学生在开展创新训练过程中巩固了多学科理论知识,掌握了相关实验仪器操作和数据分析技能,熟悉了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认识到科学前沿与农业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增强了专业自信和投身"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在该创新实验的基础上已有本科生获得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

    创新能力本科实验农田土壤邻苯二甲酸酯降解微生物环境污染与修复

    一个综合化学实验——聚苯胺的合成

    何伟刘菲菲程建文王国振...
    167-169,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苯胺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良好的稳定性、低成本、易于制备和应用范围广泛等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聚苯胺可以通过化学氧化聚合和电化学聚合来制备.本实验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快速、实用的制备聚苯胺导电聚合物的方法,展示其广泛应用.化学氧化聚合是一种具有合成简单、快速实用、原材料成本低等优点并可以用于制备大规模的聚苯胺的方法.苯胺的化学氧化聚合是在强酸性溶液中进行的,通过添加一种氧化剂过硫酸铵引发,聚合成掺杂的聚苯胺.聚合的特征是在缓慢的诱导期间颜色变化,然后在聚合阶段由于放热反应的自加速特性使得温度突然升高.掺杂后的PANI易通过与碱反应脱掺杂成为翠绿亚胺碱,其为蓝色且不导电,翠绿亚胺碱形式的PANI可与质子酸反应被掺杂重新成为翠绿亚胺盐使其具有呈现绿色并导电,从而扩展聚苯胺的应用范围.

    聚苯胺化学氧化聚合掺杂导电性

    天然药物化学创新实验教学探索——以余甘子多糖的提取分离为例

    车彦云郝小枝侯博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色谱法联用技术在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学生的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与综合实践技能,以余甘子多糖的提取分离为例,我们探索了多种色谱法联用在天然产物实验教学的应用,为天然药物创新实验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色谱技术多糖天然药物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