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1005-1422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Journal Guangdo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1页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传统民本思想渊源及其新时代意义

    游庆括
    4-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习近平人民群众观有着三个层面的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论;人民主体论;群众路线的方法论.这三个层面的内容有着鲜明的传统民本思想渊源,分别对应的是立君为民、养民教民;天从民欲、天下为公;顺应民心、君民一体.探讨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传统民本思想渊源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两创",树立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强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民本思想

    高职院校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探索和运用——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

    钟丽红
    9-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承担着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如何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是不可回避和亟需回答的问题.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母体,所蕴含的政治导向价值、育人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故立足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现状,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外部环境三个层面出发,探索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从而塑造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红色文化资源探索运用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能力提升策略

    赵晓芳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推动下,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传播及时、共享且碎片化的时代.互联网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逐渐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原住民,无论在思想意识形态上,还是在生活、学习上都呈现出了新的特征.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呈现出来的新变化,面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从提高对学生的综合教育能力,搭建健康网络平台,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提升辅导员职业素质等多种途径,积极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能力.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能力策略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的优化

    李晓春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基地,自当以培养一批政治品格好、家国情怀深、理论功底实、国际视野广、能力素质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己任.面对十余载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经验与困境,可以尝试以时代发展之需,即从固本培元维度创新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从铸魂育人维度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师资队伍育人合力;从完善机制维度增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长效化,来实现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的优化.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优化

    高校"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陈文贵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遵循的重要原则.基于工作实际,构建了一套高校"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模式,即以育人目标体系为价值引领,通过强有力的工作研究和组织领导体系,着力抓好"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及育人活动基础性主体工作,同步加强督导检查与调整优化、工作考评与激励约束两方面制度举措予以保障落实.同时,提出了构建和运行"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高校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高校"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机制探析

    雷洪鸣张馨月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三者之间实现协同育人,共同构建"大思政"局面."三个思政"的协同是由优势互鉴、短板互补的目标指向与育人理念、育人原则、育人场域等条件保障两个维度共同实现的.当前"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的主要难点是目标指向维度与条件保障维度间无法对齐,具体表现为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育人渠道不通畅、育人路径不明确三个主要现实困境.因此,必须以协同育人机制激活主体动力、以育人平台建设优化沟通渠道、以育人环境营造明晰路径选择,从而打造高水平的育人共同体、构建高效度的信息资源库、涵养高质量育人生态圈.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张永芳郑丹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深的两支主要教育力量,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二者归属不同部门,互相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直接影响了高校协同育人的效果.因此,从"课程思政"角度分析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联动线上线下协同育人路径,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尤其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实际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以实现"教书"与"育人"相互融合,期望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协同育人

    论新时代高校宣传者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设

    刘英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育人功能,实现其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健全"三全育人"机制,为高校培养时代新人作出应有贡献.加强新时代高校宣传者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设,提升高校宣传在舆论引导和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创建文明校园"育新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新时代高校宣传者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设,包括网络舆情萌发期的警示能力、网络舆情演化期的预判能力、网络舆情发酵期的线上引导能力、网络舆情延续期的线下纾解能力等.因此,高校要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和外部保障机制,使之作为新时代高校宣传者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路径.

    网络舆情治理高校宣传者新时代胜任力建设

    高技能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要素、价值与路径

    王龙华唐慧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技能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要素、价值与路径的把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关键.高技能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指爱国主义素质、思想素质、政治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他们激发精神动力,培养责任意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应对复杂环境,引领社会风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有课堂引导、党建引领、宣传教育、文化熏陶、实践磨炼等路径.

    高校高技能人才思想政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