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1005-1422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Journal Guangdo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政教育融入高职新闻专业的六个维度

    李爱玲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工作者是真理的捍卫者,承担着崇高的反应舆论、组织舆论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学生,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能够感知和把握时局的演变进程.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新闻专业教学中,是新闻专业课自觉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过程,是"徳"与"技"的并融合修.在具体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新闻专业教学需要把握好六大维度:一是遵循人才标准维度,把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二是遵循从业资格维度,考取新闻职业资格证书.三是遵循职业道德维度,倡导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四是遵循杰出人物维度,运用新闻行业杰出人物代表的典型示例.五是遵循焦点事件维度,关注社会新闻焦点事件.六是遵循文化传承维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新闻专业:教学设计

    论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与路径

    张建朱成芳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命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亟需补足的一块短板.针对部分大学生不懂得珍惜和爱护生命的情况,高校有必要重视和开展生命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与生命教育有诸多的契合之处,可以通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内容的形式补足高校生命教育的短板.通过分析生命教育在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的缺失,阐述了生命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途径.

    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路径价值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思路探析

    戴卫民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是企业、社会的深度参与和专业特色鲜明.基于高职院校的本质特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课程认识存在误区.二是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三是专题教研相对不足.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教学目标要重视职业素养养成;教学内容要融入行业企业需求;教学方法要强调实践应用环节;师资队伍要注意打造"双师型"人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产教融合

    党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路径研究

    易小芳
    81-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党史教育,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和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党史教育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相契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党史教育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融合.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来提升教师党史素养,通过转换教学话语来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亲和力,运用故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体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不断探索党史教育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融合的有效途径.

    党史教育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校党建模式探析

    林信惠陈艳荣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当前,高校党建工作运用新媒体存在新媒体技术优势发挥不充分、新媒体与学生需求结合不紧密、运用新媒体的工作不系统三大问题.与微信公众号相比,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学生党支部组织实施的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校党建项目具有更强的后台管理功能,可以对加入对象分组、分类,准确地了解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思想动态,并及时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引导.基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学生党支部的"蓝墨云班课"高校党建项目的实践经验,高校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项目的优化:一是分类管理,组建三班课.二是理论学习,创建四模块.三是体制完善,确保五到位.事实证明,"蓝墨云班课"高校党建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自主性,有效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实现了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常态化.

    蓝墨云班课新媒体党建

    高校党建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路径探析

    陈思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党建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路径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层面上的具体着力点.以党建带团建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以党建发展赋予大学生志愿服务新的时代内涵,以知行合一为实践育人的根本原则,将大学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与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有机地整合到大学生志愿服务中,进而保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在基层的有效实现.

    党建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疫情防控常态下"党建+"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周勇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党建+学生管理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启用了企业微信平台."党建+"学生管理,完善党建工作的力量整合与工作覆盖,建立高效便捷的师生联系与诉求解决机制,优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师生自治共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落实精准育人,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构建"党建+"学生管理智能模式.

    疫情防控党建+构建精准育人管理模式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

    叶运黎郑继聪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基层党组织建设趋向规范化,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石.品牌化建设是在新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措施,更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迈向科学化的实践道路.不少民办高校在品牌化建设的路上积极探索,从品牌化设计、品牌化实践、品牌化优化等多方面提供了宝贵参考经验,不仅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也更加突出了党建育人的实际效果.民办高校现在开展的党建工作更多是趋于规范化建设,在品牌化建设上呈现时间短、研究少的现实情况,基层党建工作不足时有出现,在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研究和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思考,突出顶层设计,融入校本特色,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借助新媒体载体,更新党建工作品牌理念,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促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迈向一个新阶段.

    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化

    高校工科女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价值、问题与对策

    张立俊舒蒙林丽香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工科女大学生自身特点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根据自身实际设置择业期望值以及促进工科女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高校职业指导的重要价值.然而,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存在对工科女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工科女大学生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针对工科女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体系内容不健全等问题.加强工科女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建设、对工科女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注重采用精准化方法、增强工科女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精细化建设、对工科女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加大对工科女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创业教育是提升高校工科女大学生职业指导效果的重要途径.

    高校工科女大学生职业指导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机制探析

    孟国明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评价改革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传统的范式评价模式多以考核、奖惩为目的,标准过于统一,考核倾向检查,注重外在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作用.推进新时期教师评价改革可以从组织架构、职能属性、工作机制等方面,探讨引入第三方,形成教师评价的内外合力,从制度建设、闭环监控、信息反馈、教师培养等方面探讨教师评价与教师发展联动的运行机制,实现以教师评价为牵引,统筹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改革思路.

    教师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第三方评价教学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