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1005-1422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Journal Guangdo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三维三微"模式

    吴桂碧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堡垒.形成"四环衔接"系统学、"三阶递进"真切悟、"五维融通"育新人的三维合力和构建"微党课、微创作、微服务"的三微模式,有利于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润心,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效果,进而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学史力行办实事.

    学生党支部三维三微党史学习教育

    接受理论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张文风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受理论关注接受过程有效要素研究,强调受众的主体作用以及和传导者进行双向互动.在借鉴接受理论对增强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主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教育者综合素养、尊重学生主体需求和接受心态、优化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体系、完善党史学习教育传导渠道等对策,并对确保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接受理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路径

    新媒体构筑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矩阵"的路径

    陈旭华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党支部是由学生党员组成的群体,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头雁,更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支部建设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三型党支部建设的必然落脚点,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举措.与此同时,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的重要"聚集地",网络化生存状态已是大学生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学生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在现代传播领域中的优势,形成"浸润式"党史学习教育课堂.以江门红色文化为例,新媒体构筑学生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矩阵"分为四条路径:一是利用新媒体多元化的讲述方式,让红色故事激励人心.二是利用新媒体全方位的呈现方式,让红色人物鼓舞斗志.三是利用新媒体无缝隙的参与方式,让红色记忆浸润人心.四是利用新媒体可还原的体验方式,让红色印迹启迪智慧.

    学生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矩阵江门红色文化

    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深度融合

    邓奎伟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协同的问题,分析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度融合的重要现实意义,解读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度融合的内涵要义,阐明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目标的高度契合性,创造性地提出实现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为新时期民办高校抓好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助力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度融合

    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史文化标识设计比赛的价值与路径——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尹国胜刘潇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文化标识设计比赛是高职院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文章分析了开展党史标识比赛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通过准确把握主题、科学制定规则、加强动员宣传、丰富活动形式深入探讨了开展比赛的路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职院校开展比赛的机制.通过比赛,创新了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提升了广大师生的信仰信念信心、实现了党史教育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

    高职院校党史文化标识设计路径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杜德省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普泛化",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内容"草根化",传播效应"快速化"."媒介化生存"已成为时代表征,更成为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基本样态.媒介素养成为个体在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已日益紧要和紧迫.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育媒介素养认知、陶冶媒介素养情感、规范媒介素养实践.高校应深刻把握自媒体时代特征与大学生身心特点,建立健全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配齐配强媒介素养教育工作队伍,搭建优化媒介素养教育载体平台,构建完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机制,强化夯实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

    自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践路径

    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

    赵欣李科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是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骨干力量,对大学生的综合国防素质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综合国防素质总体而言是较为良好的,但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和国防行为还有待加强和引导,国防技能和国防创新能力亟需下大力气教育培养.因此,高校可通过拓宽国防知识的学习渠道、增强国防精神教育力度、加强国防理想信念教育、保障国防技能训练条件、重视国防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国防教育实践平台等六方面有效提升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国防教育

    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现状与提升策略

    林瑶谭毅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助育人工作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经济困难情况,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和开发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进而实现育人目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研究抽取广东某所高校的304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和一般健康量表,了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现状.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一般健康情况均低于普通学生;第二,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情况在父母的教养方式、学生的成绩和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鉴于研究结果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提升可以从转移关注焦点,转换个人思维,转变课程理念和转向课外活动实践四个方面加以展开.

    资助育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资本

    陪伴学习型直播构建的符号基础、动机归因与价值反思

    温斐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陪伴学习型直播是以学习为话题、主体间进行对称性交流的一种社会交往模式.陪伴学习型直播以场景、文字、音乐等特定符号为构建基础,基于物质生产推动交往形式变革的物质性动机、强化观看者社会属性的社会性动机和满足观看者多元精神需要的精神性动机,构建起满足观看者学习需要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场景.从正负价值对陪伴学习型直播进行价值反思发现,陪伴学习型直播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观看者"自习难"问题,但不可避免地出现其虚拟网络社交的特殊性与学习价值本位相悖的情况.

    陪伴学习型直播社会交往价值反思

    "中国红"故事的符号叙事研究

    郭娟娟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符号学维度考察,"中国红"是具有色彩标识的红色文化符号系统,具有能指维度的物质具象性与所指维度的精神隐喻性."中国红"在能指上展现为国家形象、历史遗存、社会生活中感性直观、鲜活生动的物质具象;在所指上表征苦难记忆、主体界分、复兴使命中崇高深远、宏大抽象的精神隐喻,通过"物质具象-精神隐喻"的符号叙事镜像渗透性地建构受众思想认同.因此,教育主体应构建社会、校园与网络三重场域的红色符号叙事矩阵,从实践层面讲好"中国红"故事,从而坚持以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红色红色符号中国红符号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