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1005-1422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Journal Guangdo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王慧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实现的必然路径.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各阶段课程目标定位缺乏系统性规划、各阶段思政课教师缺乏交流、各阶段思政课教材内容不够合理等三个方面.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不同学段教师沟通、交流、研讨的长效机制;重视顶层设计,加大思政人才培养力度.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问题对策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

    张少华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必要方式和有效路径.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三全育人"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是高校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逻辑.岭南师范学院充分挖掘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功能,探索了一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三全育人"路径的新模式,即抓好"四个聚焦",加强完善育人体系融入全方位育人;打造"四个课堂",加强完善育人阶段融入全过程育人;创新"实践平台",加强完善育人队伍融入全员育人.

    党史学习教育三全育人创新路径

    新时代高校海外引进人才统战工作策略创新研究

    张立俊林超辉许灿祺詹皓麟...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海外引进人才统战工作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梳理做好高校海外引进人才统战工作的现实意义,并从统战工作视角分析高校海外引进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创新策略,包括加强海外引进人才统战工作的统筹规划、搭建和利用各类统战平台、创新统战工作方式、加强统战工作宣传和理论研究、帮助海外引进人才融入国家和地方的改革发展等.实践发现,以上举措能够有效发挥高校统战工作对海外引进人才的正向促进作用,从而推动高校统战工作和人才政策的日臻完善.

    高校统战工作海外引进人才策略新时代

    高校德育学分制融入大学生党建的育人模式探析

    刘波周杰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高校需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委的领导方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效地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把德育学分制融入学生党建工作,为学生教育管理打开新思路,探索党建工作育人模式.大学生党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将高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两者相融合,互相影响、互相关联、互相促进.

    德育学分制大学生党建育人模式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乔伟丽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视角,引入高校党员教育变量,提出了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以广州市十所高校的大学生党员为调查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中介效果分析、T检验、ANOVA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行为态度在调节入党动机对行为控制感知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二、行为控制感知在调节行为态度和学校教育两者对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影响中均发挥中介作用;三、党员教育是对党员发展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四、入党动机通过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知等中介变量影响党员发展质量;五、党员教育要加强对入党动机和主观规范的重视;六、父亲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而大学生的性别、专业类型、年级、家庭住址(城市、乡镇或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无显著影响.基于此,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这对于丰富高校党建理论和弥补国内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影响因素模型

    成长型资助育人体系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对策研究

    刘斌余俊渠杨光群谢锐凌...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里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特殊学生群体,其经济方面的压力加上自卑和内向的性格特点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对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良性发展以及促进学生个人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立足于成长型资助育人体系的视角,分析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政府、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入手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从而全方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

    成长型资助育人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探析——基于质性研究的分析视角

    高晴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对15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个案的深度访谈和对质性材料的分析性归纳,对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进行了探讨.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的一般流程对文本进行三级编码,最终形成关于友善的内涵、结构和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特征的核心编码.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友善价值观呈现出认知上的深层次性,情感上的高需求性,行为上的奉献性等特点.基于质性结果的分析,研究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实证参考.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质性研究扎根理论

    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实践路径

    陈静张春光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工作,破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工作的难题,已经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应当遵循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工作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规律,明确在开展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所需遵循的原则与规范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改进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方式和方法的问题,不断拓宽工作思路,积极探求科学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实践理路.

    责任意识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主体实践路径

    自我评价、应付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王煜董丹婷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评价和应付方式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及自我评价在应付方式与自杀意念关系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个人评价问卷》(PEI)、《应付方式问卷》对21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低自杀意念大学生自我评价高于高自杀意念组、积极应付方式多于高自杀意念大学生、消极应付方式少于低自杀意念大学生(ρ<0.001);自杀意念与个人评价及应付方式各因子相关极其显著(ρ<0.001);解决问题、自责2个变量进入高自杀意念回归方程(ρ<0.001);自我评价在应付方式(除求助)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比例在3.9%—10.5%;自我评价在应付方式(除求助)与自杀意念关系中也存在调节效应,改变量△R2的显著性ρ<0.001.结论 自我评价、应付方式与自杀意念相关显著,自我评价在应付方式与自杀意念间起到部分中介和调节作用,提升大学生自我评价、有针对性进行抗压力挫折教育是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有效途径.

    自我评价应付方式自杀意念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大学生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的原则要求与实现路径

    徐永利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核心工程,大数据是推动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智慧教学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要素.大数据运用于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是解决传统考评方式方法、基本逻辑和常规路径的新尝试和新趋向.因此,在实践中,新时代构建大数据视域下立德树人考评体系,需要坚持目标考评与效果考评、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普遍考评与特殊考评、层次分析与因子分析、过程考评与反馈调节的有机统一五大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考评指标要素数据库、运用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和加强长效化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解决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总体图谱",为构建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大数据立德树人考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