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土木与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东土木与建筑

曹华先

月刊

1671-4563

020-87252521 87252633

510500

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

广东土木与建筑/
查看更多>>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涉及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刊登应用性研究和实践经验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建筑与结构设计、设备应用、材料试验研究及应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分析与事故处理、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桩抽样检测中的漏检漏判风险及对策研究

    黄良机李明
    40-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现行基桩抽样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漏检漏判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分析了漏检概率,以大量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各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漏判风险,并以工程事故实例分析了漏检漏判的危害性,最后给出了基桩检测方案的改进策略:①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应采用高应变法同时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时不应少于20根,乙级时不应少于15根,丙级时不应少于10根;土方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还应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②混凝土灌注桩工程应全数预埋声测管,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对端承型灌注桩,还应全数预埋钻芯管,采用钻芯法检测桩底沉渣和桩端持力层.

    基桩抽样检测漏检漏判概率基桩检测方案

    次固结系数的集成机器学习预测模型

    刘延昭汪洋张明苏秉强...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实践中的长期沉降问题由次固结系数控制,但是现有的次固结系数经验模型存在着考虑因素不周、研究对象不足等诸多问题,不够可靠.与以往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研究提出了一种预测次固结系数的集成机器学习模型.新的模型采用了随机森林、自适应提升法、梯度提升回归树、极致梯度提升法4种集成学习方法,并采取网格搜索法和k折交叉验证法优化模型的超参数.文章建立起了4个输入变量(液限、塑性指数、孔隙比、黏土含量)和1个输出变量(次固结系数)之间的复杂关系.此外,分析了特征的相对重要性,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释性.研究结果发现,极致梯度提升法的预测效果最好,随机森林的预测效果最差.孔隙比是4个特征中最重要的,黏土含量的相对特征重要性最低.

    软黏土次固结系数蠕变集成学习机器学习

    横琴马骝洲海域软土区加固土桩试桩特性研究

    张俊伟李蒙杰曾岳平苏栋...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横琴马骝洲海域盾构隧道的加固效果,对盾构掘进前的深厚海相软土地层所采用的3种加固桩进行了试桩施工,对该3种加固桩试桩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试桩验证了MJS工法桩、DCM工法桩及三轴搅拌桩试桩结果强度代表值均满足设计要求,可以得出适合该工程的不同加固工法的最佳水灰比、注浆压力取值及施工工艺;且试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后续工程的正式施工起到预警作用.

    软基加固盾构隧道加固桩试桩MJS工法桩DCM工法桩

    《广东土木与建筑》关于投稿方式的通知

    55页

    不同级配特征花岗岩残积土碾压特性研究

    刘清华翟永红夏强陈宾...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广东省西北部某互通路段,利用离散元对不同级配特征花岗岩残积土的碾压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设置细观力学参数,如摩擦系数、刚度、粘滞阻尼系数等,模拟了两种不同级配土样,并分析了其在振动压路机作用下的表面累积沉降率,位移,空隙率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表面累积沉降率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通过振动完成后的位移云图可以看出位移随深度衰减,并且浅中部以向下的竖向位移为主导,深部以水平位移为主导.空隙率随碾压遍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在碾压过程中,滚轮沿深度方向传播的压实能存在应力响应滞后的现象.综上所述比较了两种级配土样的指标变化情况,发现在相同施工参数下振动碾压8遍后,含砂低液限黏土相较于粉质砂土的压实效果更好,并且振动碾压后的影响深度也更大.

    级配花岗岩残积土碾压数值模拟

    盾构渣土固化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刘泾濒刘非凡何冲郑晓强...
    61-6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含水率渣土,其中部分经固化处理后在消纳场堆积,针对其边坡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已有对渣土固化土的三轴剪切试验显示该类固化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采用应变软化Mohr-Cou-lomb本构模型对其进行建模.边坡的稳定性系数计算采用强度折减法,其中对强度参数随塑性应变的软化关系采用了整体同步折减的处理方法,计算显示边坡的破坏滑动面受强度参数与本构模型的影响较大.对边坡坡率、排水条件、强度参数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增大坡率和边坡饱和程度均明显降低边坡安全系数,考虑土体应变软化得到的边坡安全系数处于直接采用峰值和残余土体强度两种情况之间.采用文章方法有利于准确预测渣土固化土边坡的安全系数和破坏滑动面位置.

    盾构渣土固化土应变软化边坡稳定性系数滑动面

    不锈钢-木组合梁不锈钢螺栓连接件抗剪性能研究

    范敬钊徐克龙杨璐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锈钢-木组合梁不锈钢螺栓连接件的抗剪性能,设计4个推出试验试件并开展了试验研究,得到了连接件的破坏模式以及相关力学性能.将试验结果分别与《木结构设计标准:GB 50005-2017》和《EN 1995-1-1:2004+A1:Eurocode 5:De-sign of timber structures.Part 1-1:General Common rules and rules for buildings》中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木组合梁不锈钢螺栓连接件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木材劈裂破坏,产生沿螺栓间距方向的纵向贯穿裂缝,不锈钢螺栓发生受弯变形并屈服.螺栓间距的增大能够提高初期刚度、延性与极限承载能力,但会使试件更早进入屈服状态,且在达到80%极限承载力时剪切滑移刚度发生大幅度退化.GB 50005-2017的计算结果偏于保守,EN 1995-1-1:2004+A1在考虑抗拔效应后计算结果接近试验值的80%,可作为不锈钢-木组合梁不锈钢螺栓连接件抗剪承载力设计参考.

    不锈钢-木组合梁抗剪连接件推出试验剪切滑移刚度抗剪承载力

    交通枢纽导向下的地下空间结构设计研究

    安炜佳任同瑞郭亮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修正地下结构合仓联合设计抗震方法和避免因设计流程不清而导致的工程事故,对合仓联合设计下的地下结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应位移法理论的抗震设计方法,此方法充分考虑土体对结构产生的强制位移、周圈剪力和结构惯性力等影响.通过ETABS获取等效地震作用,而后将此作用加载至常用设计软件中,此操作方法符合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简单便捷,且计算结果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适于工程师应用选择;同时,对合仓联合设计下传统部门的常用设计事项进行详细的对比论述,提出了合仓联合设计下的设计流程,使多部门间更好的协同和设计交流,达成合仓联合设计的目的.

    TOD建筑地下结构反应位移法合仓联合设计

    广东建科院成功入选2024年广东省"诚信兴商"典型案例

    广东建科院微信公众号
    76页

    嘉善某文化中心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蒋涛王凯
    77-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嘉善某文化中心高层建筑采用清水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存在剪力墙超长、平立面不规则等不规则因素,属于超限高层建筑.采用YJK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作用下的等效弹性分析,采用ETABS进行了模型对比分析,采用SAUSAGE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向指标均满足预期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关键构件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以确保大震下的安全性能.

    超限高层结构清水混凝土弹塑性时程分析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