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李进

月刊

1673-0801

chgdzj@188.com

0591-83612312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古田路2号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Journal xingfu shenghuo zhinan·gaodeng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的会刊,旨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总结、介绍、传播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种先进经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研究高职、宣传高职、服务高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者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成果的平台;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者理论探索、学术争论的园地;成为社会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窗口;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决策部门的帮手。《高等职业教育》口号:面向未来,彰显未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的研究与实践

    沈瑞山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际操作,文章较为系统的提出了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建设的目的、必要性、功能以及如何运作,真正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整体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效果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企业流动工作站研究与实践

    中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联盟在江苏淮安成立

    13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日,中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联盟在江苏淮安成立。来自新加坡、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共17所食品药品类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领导相聚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行联盟成立大会。

    职业技术学院中国食品教育联盟江苏药品淮安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国大陆

    高职院校做好教师职业发展指导的实践与思考

    陈治华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学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施行者,教师的整体状况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从国家到学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何让教师适应改革不断深入的高职教育教学需要,始终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院教师队伍建设多年实践经验和高职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从教师职业发展指导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做好师资工作进行了探讨。

    教师职业发展指导高职院校

    教育部明确提出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中高职课堂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中简称意见),并明确提出,建立教材质量抽查制度,并向职业院校发布抽查结果,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要把教材选用纳入职业院校评估、示范校遴选、重点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等考核指标体系。

    教材建设不合格教育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高职质量抽查制度考核指标体系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孙立书李学岚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高职教育衔接在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关键环节。调查研究发现,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当、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生源素质和师资力量等存在问题。为此,研究提出,重在改善师资队伍等建议,以顺利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师资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的新思考

    杨永奇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关乎职业教育发展的成败。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方面所产生的一些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提出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思路,即按照岗位业务流程内容的方法来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并结合具体岗位实例,对此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分析和对比,按照岗位业务流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不但能够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更好适应职业岗位对职业人才完整的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岗位业务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研究

    袁明
    152-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为研究对象,按照“企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修改完善”的思路开展研究工作,使课程能适应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为社会培养“首岗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

    工作过程系统化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高职

    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课程为例

    李英何宝文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包括: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以任务为中心构建知识、技能、态度相统一的课程内容;采用理实一体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习性工作任务层次性和学生兴趣点,对不同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学媒体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手段;采用“立体考核、综合评价”的教学评价方案。

    工学结合教学过程最优化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与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

    王峰祥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根据课程开发产品提出了课程建设的“311”模式,并对课程开发的产品和关键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评价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能有效的保证课程开发的质量。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质量监控与评价

    项目教学在高职工学结合课程中的实施分析

    张宗飞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引起了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项目教学在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教学中的实施,首先分析了项目教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然后提出了项目教学实施的方法及对教师的要求,最后通过实施过程表明:项目教学适合于高职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