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具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具技术
工具技术

辛节之

月刊

1000-7008

toolmagazine@chinatool.net

028-83242219

610051

成都市府青路二段24号

工具技术/Journal Tool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切削与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金属切削基础理论研究,新型刀具研制及应用,数控工具系统、新型刀具材料、涂层技术、刀具CAD/CAM,新材料及难加工材料的切削与刀具技术,新的测量技术研究与新型量具量仪开发,精密测量技术与质量控制系统技术,加工过程中的自动测量与精度控制,加工误差补偿技术,电子数显量具开发与应用,工厂技术革新和实用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槽砂轮磨削硅棒时的有限元模拟及磨削实验

    武聪豪高伟姜红飞单冬冬...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端面砂轮磨削硅棒时,砂轮高速旋转并在硅棒表面形成一定压力的空气附面层,阻碍了磨削液进入磨削区参与有效冷却,为此设计了一种在磨料环内侧沿半径方向开设非贯通槽的新型砂轮结构,对该结构下的磨削情况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气液两相流流场分布,并开展磨削实验,多方面评估开槽砂轮的磨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开槽砂轮磨削后的硅棒表面粗糙度平均值为 0.095μm,比未开槽砂轮约低 10%;磨削过程中最大电流平均值为9.5A,降低约21%;修刀间隔平均值为18700mm,提高约 38%;开槽砂轮表面清洁且无明显的发黑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开槽砂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气障层,增加磨削区磨削液的体积分布,改善磨削区的清洗和冷却效果,提高砂轮的自锐性和锋利性,从而提高磨削质量和磨削效率.

    开槽砂轮端面磨削硅棒断续磨削有限元模拟

    基于EFAST方法的三坐标数控机床几何精度灵敏度分析

    高义然牛兴华牛俊青黄梦翔...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床几何误差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几何精度灵敏度分析、筛选关键几何误差等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三坐标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求解机床空间位置误差表达式.使用雷尼绍XL-80 激光干涉仪对三坐标数控机床进行几何误差测量试验,将测量结果导入九线法误差辨识模型,辨识三坐标数控机床的21 项几何误差.应用Simlab软件中的拓展傅里叶幅值灵敏度检验方法(EFAST)对三坐标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进行灵敏度分析,并筛选出影响三坐标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关键几何误差.此外,以关键几何误差为基础,建立三坐标数控机床的简化几何误差模型,与三坐标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合理经济地提高三坐标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及几何误差补偿.

    机床几何误差三坐标数控机床灵敏度激光干涉仪空间位置误差

    机器人加工误差分析及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

    孙健冬席文明黄沅松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人本体误差和工具误差最终都传递到工具末端形成加工误差,为提高加工精度,对机器人本体进行各类误差的解耦标定,再标定安装于机器人末端的工具.利用轴旋转法对机器人本体进行标定,并分析初始零位值对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精度的影响.采用新MDH法建立运动学模型,对位置和姿态关节进行解耦,利用解析法求取位置关节角,用牛顿迭代法求取姿态关节角.在工具标定时,建立机器人加工装备的数字化模型,利用实际装备与数字化装备的映射一致性,求取工具的安装与制造误差.采用新MDH法可方便设置基坐标系,易于计算初始零位值.实验结果表明,初始零位值补偿后,机器人本体和工具标定后的轨迹精度可以达到0.28mm.

    机器人加工精度本体与工具标定初始零位值新MDH法映射一致性

    渐开螺旋面的数字化曲面及其计量特征

    吴祥卢春霞王建华张欢...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实齿面的数字化重建是虚拟仿真与测量的重要基础,提出了基于几何线特征的渐开线齿轮齿面的数字化曲面构造方法,根据渐开线齿轮齿面的渐开线、螺旋线和接触线三条特征线之间的相交关系划分齿面网格点,分别构造出三角面片组成的渐开螺旋面和双三次NURBS渐开线螺旋面.与三角面片集拟合得到的曲面进行面型拟合特征与拟合精度、特征线拟合特征与拟合精度的比对分析、特征线拟合精度与光顺性的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数字化曲面具有明显不一样的特征,NURBS渐开螺旋面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光顺性.

    真实齿面数字化三角面片NURBS

    基于构造绝对值三角函数的光栅信号细分

    任东旭牛奚周梦园李彬...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光栅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需要对信号进行细分,但光栅莫尔信号的细分精度取决于信号的质量.本文利用归一化并结合CORDIC的方法补偿了直流、幅值、相位等误差,利用补偿后的信号构造绝对值三角函数,实现一个完整周期信号的16 倍细分,并通过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光栅传感器补偿细分MATLAB

    基于机器视觉的回转体表面微孔数量在机检测方法

    李秀鑫程雪峰王磊顾菘...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滤是液压系统油路中的一个重要零件,油滤上通孔数量是油滤零件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由于其尺寸较小,微孔数目大,难以用人工检测的方式进行统计,因此针对数控加工工序后的油滤零件建立了一种回转体零件表面微孔数量统计的在机检测系统,该系统在数控加工后可以直接对加工零件进行在机检测,避免了零件二次装夹产生的加工误差.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不需要预先建立匹配模板、通用性较强的回转体零件表面微孔统计方法,可以自适应地统计各种回转体表面微孔数目.其中,扫描线自适应定位和周期估计算法保证了孔数统计的精确度.结果证明,提出的实际孔数标定方法为孔数统计算法的性能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油滤机器视觉回转体微孔在机检测

    自动定位测量的L角间隙视觉检测方法

    陈添仪姜春英陶广宏丁美杰...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型破甲弹摆帽安装L角间隙人工测量一致性差、效率低以及机器视觉测量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多特征融合模板匹配定位方法和利用NMS-OTSU非极小值抑制算法进行间隙边缘特征提取的机器视觉复合检测方法,实现了L角间隙的自动识别定位与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精确定位到间隙区域,并可精准检测0.05~0.3mm的间隙宽度,测量误差小于0.02mm,可以实现复杂工况下L角间隙的精确测量,满足实际自动化装配生产需求.

    机器视觉多特征融合支持向量机边缘检测间隙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