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顾海良

月刊

1672-4038

xuebao@naea.edu.cn xuebao2011@163.com

010-69248888-3120/3122

102617

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是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在全国教育管理研究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刊物,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7年创办以来,本刊以"交流教育管理研究成果、推动教育管理研究、促进教育管理改革、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为宗旨,充分发挥我院作为全国高级教育管理人员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芸萃知名学者和有关官员来院讲学的精彩报告和最新研究成果:广泛交流教育管理改革的新经验、新认识及有关社科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力推介教育管理改革的成功范例:关注教育管理改革的热点、难点,有计划地组织专题研究,引领教育管理研究的前行方向,使刊物成为了教育管理研究等领域学术争鸣的园地,教育政策宣传、解释、咨询的渠道,研究者与实践者对话的平台,教育决策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构建双向互动关系的桥梁。全体编辑同仁正在为打造学术名刊而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纵深推进高校分类发展全面增强教育强国龙头战略引领力量

    吴正国
    3-6页

    新时代统筹推进高校育人方式改革的原则与路径

    顾红亮
    7-10页

    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许建领
    11-13,20页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徐孝民刘冬青杨恬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师风建设事关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高校要坚持以教育家精神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不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部分教师意识不足、参与不够、形式单一、制度氛围不浓等现实困境.对此,应当采取加强政治建设、健全基层组织、织牢制度"笼子"等措施,保证师德师风建设的政治性、方向性,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高校党建师德师风高质量

    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教育逻辑

    鲁子箫
    21-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关于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探讨多依循其经济逻辑,教育的价值关注聚焦人的资本属性和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进而以创造性劳动不断创造"增量"并对快速发展中的"掉队者"实施补偿,以促进共同富裕.过去,教育依循经济逻辑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发展阶段,片面依循经济逻辑无法从根本上保障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共同富裕,也无助于教育的实质公平.故此,未来关于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探讨应强化教育逻辑的主导性.从教育逻辑出发,精神共同富裕是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教育立足守护人的主体性来促进共同富裕,通过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促进精神共同富裕,以实质公平促进本质意义上的共同富裕.依循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教育逻辑,要坚持知识教育的生命立场,重视学生个体成人的精神之维;坚持教育改革的系统观念,促进教育各方面整体协同发展;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确保教育各层次健康有序发展;营建"美美与共"的教育发展生态,提升全民教育获得感,以回归育人本质的高质量教育推动共同富裕的高水平实现.

    教育共同富裕经济逻辑教育逻辑

    智能革命影响教育的哲学意蕴探析

    梁靖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驱动力量,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智能革命中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等技术集群,通过对人类智能不断模拟、拓展,使其类人属性和自主性极大增强,带来技术意识形态论抬头、教育主体同一性割裂、教育价值观异化等现实困境.为了让智能革命更好地推动教育文明进步,教育未来发展的着力点要深度剖析智能技术意识形态论的误区,端正对智能技术影响教育本质的认识,防范智能技术意识形态论的入侵;维护人的教育主体地位,提升智能技术的治理水平,促进人类智慧综合性进化,以教育智慧引领技术智能的发展;赋智人文教育的技术内涵,强调智能技术的人文关切,建构智慧型科学人文教育形态,最大化发挥智能文明的育人价值.

    智能革命技术控制主体维护教育智慧

    美国经验对我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的启示——基于美国《2024年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解读

    唐瑗彬仪慧珍牟向伟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鸿沟的治理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系统梳理美国《2024年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出台背景和演进历程,采用内容分析法深度阐释其主要内容,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化教育教学设计以及数字教育技术使用领域等角度提炼规划中治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鸿沟的具体措施.并从教育内容、教师、学生角度提出构建全面兼容的智慧校园,弥合数字访问鸿沟;持续推进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弥合数字设计鸿沟;实现对学生能力标准化评估与个性化监测,弥合数字使用鸿沟的数字鸿沟治理对策.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数字访问鸿沟数字设计鸿沟数字使用鸿沟教育数字化转型

    研究型大学如何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基于德育共同体的视角

    吕成祯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题中之义.当前,研究型大学立德树人面临"思政引领"效果与"担当大任"期待存在落差、"德育动力"现状与"育人育才"要求不相匹配、"协同育人"理念与"各自为政"思维存在矛盾等方面的困境.德育共同体视角的引入,有利于研究型大学从整体性出发去完善立德树人机制,进而实现理念同向、关系同构、行动同频.在立德树人实践中,要以价值共同体为依托,完善思政引领机制;以关系共同体为基础,完善德育动力机制;以实践共同体为支撑,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立德树人机制德育共同体思政引领机制德育动力机制协同育人机制

    思政课教学中"两个用心"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要求

    邓喆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为思政课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指明了着力方向."老师要用心教"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学生要用心悟"是上好思政课的根本,把握"两个用心"相互关系是上好思政课的遵循.老师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方式方法,切实做好"用心教",要遵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抓住重点,把道理讲深;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问题,把道理讲透;要遵循面向学生的因材施教规律、用好资源,把道理讲活.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做到"用心悟",要发挥思考的主动性、勤学好问,达到沟通心灵;要发挥阅读的主动性、读书明理,达到启智润心;要发挥实践的主动性、知行合一,达到激扬斗志.

    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心教用心悟主导性主体性

    纪检监察学人才培养体系:价值、要素与路径

    喻少如唐成余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构建纪检监察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回答好"育人三问".在"为谁培养人"上,纪检监察学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纪检监察事业发展、学科发展及企业廉洁合规建设,致力于打造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专业化纪检监察教学科研队伍、职业化企业廉洁合规师队伍.在"培养什么人"上,纪检监察学人才培养应将政治性与规范性、综合性与独立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性与国际性四对目标要素相统一.在"怎么培养人"上,可以从完善纪检监察学教材开发及课程设计、建立多元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可持续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重点突破.

    纪检监察学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建设自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