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贸易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

钱建初

月刊

1002-4999

intertrade_guo@vip.shina.com

010-64269332;64241423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

国际贸易/Journal Intertrade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对外贸易专业刊物。宣传和阐述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趋势动向。读者对象为:对外经济贸易主管和决策人员、业务人员、理论研究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据主权视阈下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合作及中国因应

    文铭谭榕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业务目的数据跨境"与"执法司法目的数据跨境"的互动关系使得全球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呈现出分治和协同并存的特征,美国"长臂管辖"和欧盟"充分性判定"的规制模式均忽略了该特征,造成数据跨境监管协作不充分,发达国家实际上掌握着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的话语权.鉴于此,文章以数据主权为视角,梳理了中国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的基本思路,剖析各国数据主权战略对两类数据跨境流动监管规则的影响及动因,旨在寻找全球数据跨境流动的共同关切.以此为依据,文章从规则体系与实施路径两个层面提出了构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合作的中国方案.

    数据主权执法司法目的数据业务目的数据监管合作

    全球数据监管竞争下我国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研究

    梅傲谢冰姿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产生于全球数据跨境流动监管竞争加剧的时代,是一种重要的数据跨境监管工具,并为国际层面提供了具有可互操作性的数据跨境流动模式.通过梳理历史沿革、剖析制度现状可以发现,我国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秉承着以数据安全为基础的数据自由流动的价值取向,是结合行政监管和企业自治的创新型数据监管工具,旨在保护合同外第三方受益人并监管数据出境全过程,以合同权利义务固定化数据监管标准.作为我国加入全球数据监管竞争的重要手段,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制度在时代趋势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各方面细节也在逐步完善,但在规范结构、条款规范和持续监管等方面尚存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破解.我国应当从立法重心、结构重塑、监管内容等三个方面夯实制度基础以促进中国参与全球数据竞争.

    数据监管数据跨境流动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

    日本跨境数据流动监管的制度实践及中日合作展望

    薛志华曾德华孟奇勋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性的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体系尚未形成.为实现数据有序流动与安全发展的目标,积极参与国际数据治理规则制定、推动国内数据管理立法成为各国共通的做法.日本的跨境数据流动监管模式在借鉴欧美等国家数据治理经验,融合多元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协调性特色".这表现在日本坚持多边主义理念,对内不断完善数据治理立法,对外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国际规则的制定,并进一步提出数据安全流动全球性倡议.基于Line案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中日之间开展跨境数据流动监管合作拥有广阔前景,但在具体规则制度协调中仍面临挑战.为此,中日两国可通过推进规则协调、优化机制建设方式,积极探求两国在跨境数据流动监管领域的合作空间,提升监管治理效果.

    跨境数据流动数据监管数据安全中日合作

    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测度与评价:指数构建及其耦合解构

    李小牧阮敬牛雨佳
    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产业、贸易和投资对金融服务的推动作用为基础,创造性地从贸易现状和贸易潜力两个方面构建跨国可比的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测度与评价体系,运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指数,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分析金融服务贸易发展动态特征及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因,并基于灰色关联度和因子探测方法对这些内在动因进行解构.以中美日三大经济体为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日两国金融服务贸易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金融服务贸易现状指数普遍领先金融服务贸易潜力指数,中国近几年总指数连续下滑,但具备明显的金融服务贸易潜力优势;货物贸易发展对中美日金融服务贸易潜力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中美日贸易现状与潜力耦合协调度变动范围在轻微失调与基本协调之间,逐渐摆脱无序状态并向良性互动演变.

    金融服务贸易指标体系耦合协调度动因解构

    国际自贸区新实践、新规则与我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廖佳黄建忠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历十载,综合比较国际自贸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认真研究和落实国际经贸规则对自贸区建设的相关要求,对推动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首先对国际自贸区研究的学术文献脉络进行了简要梳理,随后总结归纳了国际主要自贸区的最新实践,阐明了国际经贸规则的创新演变.指出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总体上偏重于贸易便利化框架下的制度改革,与投资便利化相关领域的制度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制度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未来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明确等问题.并提出从投资者视角调校自贸试验区建设方向、从可持续发展和新产业技术革命趋势要求出发促进我国自贸试验区(港)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自贸试验区国际经验国际经贸规则高质量发展

    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挑战及应对之策

    施贞怀龙飞扬雷新华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大变局下,全球经历了疫情冲击、地缘冲突、通胀高企、债务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全球经贸关系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贸易格局的重大调整正进入深水区.中国外贸总量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但未来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中国"新三样"出口实现突破性增长,引领绿色国际贸易新趋势;中间品贸易地位凸显,有望成为外贸"质升量稳"的压舱石;跨境电商逆势增长,引领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由于国际局势动荡,中国外贸面临诸多新挑战:外贸出口即将面临"碳关税"征收问题,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趋势明显,数字贸易关键规则和议题较难达成共识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为此,文章提出推动绿色低碳贸易高质量发展,通过做优中间品强韧产业链供应链,利用数字技术持续推动贸易方式创新以及提升经贸规则话语权等中国方案,以期为助力中国外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外贸高质量发展绿色贸易中间品贸易友岸外包

    中国与RCEP伙伴文化产品贸易:机遇、挑战与对策

    王世鹏刘艺卓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文化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实现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伙伴的文化产品贸易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RCEP其他成员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RCEP全面实施、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以及贸易合作平台的日益丰富,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带来新机遇.与此同时,中国高科技和高附加值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偏弱,与RCEP伙伴文化产品贸易结构不均衡,数字贸易仍需提质升级.新发展阶段,中国应充分利用RCEP 实施的重大契机,提升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拓展文化产品贸易合作渠道,推进文化产品贸易的数字化进程,促进中国与RCEP伙伴文化产品贸易健康持续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华文化力量.

    RCEP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数字化

    渠道商加成:一种潜在的贸易壁垒

    田巍吴心泓
    73-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发现虽然在贸易理论中很少提及出口产品的销售渠道,但实际上我国出口商对出口目的国当地渠道商的依赖性很强,探讨当地渠道商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疏通国际大循环,并实现价值链下游的升级.因此,文章引入渠道商加成的概念来定量描述出口目的地渠道商成本和市场规模大小.首先,介绍了渠道商加成的定义、测算方式,并分别从国别、行业、年份层面呈现渠道商加成的特征事实,并通过对其进行分解来寻找渠道商加成的相关影响因素;其次,将渠道商加成与出口份额、出口价格联系起来,从而论证渠道商加成可以视为一种潜在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最后,提出出口商可以通过贸易服务型投资来规避这种贸易壁垒,但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和成本,相较而言,跨境电商可能是一种更高效的方式.

    渠道商加成非关税壁垒贸易服务型投资

    制度型开放背景下国际国内外资征收与补偿规则的冲突与协调

    刘璐钊阳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国内法与国际规则的协调是制度型开放的应有之义和实现路径.这种"协调"并非盲目趋同,而是必须植根于本土,认识到国内法对国际法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国际法对国内法改革不可替代的推动效果.征收与补偿规则是国际投资争端中最常被投资者援引的条款之一,但国际国内征收与补偿规则存在规范冲突与适用差异.一方面,国内法中的征收制度未能囊括间接征收类型;另一方面,表述类似的补偿标准在国际法与国内法中的适用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协调国际国内征收与补偿规则的冲突与差异,我国应适当扩张国内法中的征收概念,在宪法性规范对国际条约的国内适用问题作出规定前,国内法院可参照"一致性解释"规则适用国际投资协定裁判案件.

    征收补偿投资仲裁国际投资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