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

刘亚

双月刊

1002-4034

010-64492401 64492403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 /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报,也是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本刊是以国际经济贸易为主要内容,全面展示国内外学者在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法律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反映我校学术前沿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主要栏目有:国际贸易、经济学研究、金融科学、法律、管理学、国际投资、学术动态等。本刊注重对国内外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平台公司反垄断规制体系转型及其影响

    戴长征况宇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是世界上平台公司市值最高的国家,平台公司在关键领域利用垄断地位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作为世界上拥有反垄断规制历史最长的国家——美国,近些年对平台公司频繁规制但未取得良好成效.为何美国无法对平台公司进行有效规制?本文从美国国家内部规制体系转型的视角对此进行解释.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设置目的在于保持政治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但当三权立场和利益不可协调时,政策的不连续和联邦权力的内耗就成为必然.具体到美国联邦规制体系而言,表现在联邦贸易委员会面临国会反对、司法部反垄断局结构改革导致权力偏移、法院系统掣肘行政部门等三个方面.这意味着正常的反垄断规制进程被打破,平台公司可以借机利用逐渐放松的规制环境,不断拓展自己的商业利益.美国反垄断规制的失败教训值得反思.当前,中国正在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数字化平台公司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形式必将得到很大发展,但如何在促进其发展的同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制,需要认真探讨.

    平台公司规制体系反垄断规制失效

    数字贸易国际监管合作与类型选择——以"成本—收益"为视角的分析

    蔡楠徐崇利
    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贸易监管措施及其差异对数字贸易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各国高度重视数字贸易谈判中的国际监管合作议题.当前,国际监管合作的形式多样,但类型划分尚有不足.鉴于国际监管合作与贸易协定的紧密联结,本文将监管合作方法与贸易协定置于统一的类型框架中,将数字贸易国际监管合作类型化为"合作方法+制度结构"的不同组合.在类型化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引入"成本—收益"的分析工具,从监管同质性、监管偏好和交易频率三个变量出发揭示国家对数字贸易国际监管合作选择的原理,同时测量数字贸易监管规则的趋同化程度.本文研究对中国参与数字贸易国际监管合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

    数字贸易国际监管合作类型选择"成本—收益"分析监管趋同

    贸易数字化与企业出口新空间——基于"多重平台"大数据的经验研究

    余号殷凤
    3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贸易主体数字化转型与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是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识别企业是否应用"多重平台",探究贸易数字化对企业开拓出口新空间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贸易数字化有利于企业进入新出口市场,拓宽出口市场的广度,以及挖掘出口市场的深度;贸易数字化企业能够克服与出口信息相关的固定贸易成本,并通过向新市场、更小规模市场出口以及培育创新能力拓宽出口市场的广度,也能够克服与出口距离相关的可变贸易成本,并通过提高交易效率、产品质量以及退出竞争力弱的旧市场挖掘出口市场的深度;全面、动态地考察企业使用数字技术的情况是解开"目的地集约边际增长之谜"的关键.

    贸易数字化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出口市场数字贸易

    全球价值链攀升与本地市场规模

    朱廷珺雒川雅刘子鹏
    5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价值链"微笑曲线"角度,采用匹配后的中国海关-工业企业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攀升对本地市场规模扩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全球价值链攀升能显著促进市场规模扩大;供应链上游化能显著促进内陆、以制造业为主或以一般贸易为主城市的市场规模扩张,需求链下游化能显著促进以一般贸易为主城市以外地区市场规模扩张;供应链上游化和需求链下游化分别通过带动产业集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本地市场规模扩大;市场一体化在全球价值链攀升促进市场规模扩张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经验.

    全球价值链攀升市场规模产业集聚市场一体化

    人工智能与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提升——兼论技术距离的调节效应

    周宏伟庞素勤刘曙光
    7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是中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本文构建了人工智能影响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理论机制,利用2005-2018 年45 个国家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分析技术距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人工智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但对发展中国家的提升效应更强;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人工智能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人工智能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但对外资企业的提升效应更强.机制检验显示,人工智能主要通过加速劳动力替代和释放国内消费潜力促进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提升.拓展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正向影响并不存在"低端锁定"效应,但会受到技术距离的负向调节,且该调节效应在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内资企业中更强.

    人工智能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技术距离调节效应

    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与国际技术贸易——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经验证据

    李光勤李佳欣
    10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09-2019 年中国城市国际专利转让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可以显著促进国际技术贸易.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自贸试验区通过改善金融制度和政府效率两个维度的营商环境来促进国际技术贸易;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省会城市国际技术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国际技术的转移具有溢出效应,即邻近自贸试验区的城市通过学习效应进行制度创新可以促进国际技术的转入和转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制度创新与国际技术贸易的融合,为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制度创新营商环境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技术贸易溢出效应

    谁的对外直接投资更绿色——中美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碳足迹的测度与比较

    闫云凤李雪梦潘安李禧源...
    12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活动引发的环境威胁论,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下,构建区别企业异质性的全球投入产出模型,测度和比较中美两国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美国,中国OFDI活动凸显"绿色"特征,其OFDI活动的碳足迹低于美国,且集中在服务业,而美国OFDI活动的碳足迹集中在制造业;两国OFDI碳足迹的分布和区域价值链分工密切相关;全球价值链后向追溯视角下,中国OFDI活动存在"母国碳增排效应",而美国存在"污染天堂效应".具体到中美双边投资,中美两国间OFDI活动的碳足迹差额不断缩小,美国在中国OFDI活动的碳足迹集中在制造业,且由中国企业生产.为此,中国应坚持绿色投资发展战略,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国际合作,重视全产业链碳排放管理.

    对外直接投资全球价值链全球投入产出模型跨国公司碳足迹

    返璞归心:扎根感对消费者自然产品偏好的影响研究

    孙瑾刘瑞凝
    13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重点关注消费者在扎根感状态下对自然产品的偏好,并从心理联结视角探究其背后的心理机制.通过四个实验,研究发现处于高扎根感状态下的消费者更偏好自然产品.自然联结、社会联结和个人过去连续性在此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而此效应受到消费者本体安全感威胁的调节,即当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时,扎根感能引发消费者对自然产品的偏好;当本体安全感未受到威胁时,扎根感对消费者自然产品偏好的影响会削弱.本文研究了影响自然产品偏好的个体心理感受因素,可为企业推广自然产品的营销策略提供借鉴.

    扎根感自然产品心理联结本体安全感威胁

    主编寄语

    邢小强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