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Modernization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及其价值意蕴

    曹芳陆卫明
    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明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传承创新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与新时代实践要求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系统阐发了中华文明的基本主题、独特价值、发展脉络、精神特质、突出特性、赓续原则及建设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具有严密逻辑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富有创造性和创新性,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思想,为新时代中华文明展现时代风采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

    中国共产党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时代治港治澳方略:"一国两制"的坚守与发展

    谢佩宏饶戈平
    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治港治澳方略是对"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守与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一国两制"实践的科学总结和规律性认识,集中体现为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性、辩证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的理论特质,是新时代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为"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代治港治澳方略"一国两制"法治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集成方法

    张明军李天云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以贯之的重要方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一体推进和协同发展,在改革中不断提升系统化、集成化水平,日益呈现系统集成趋向.同时,继续以系统集成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也面临诸多突出矛盾和现实挑战.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聚焦推进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沿着系统集成方向稳步行进、提质增效.

    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协商民主

    严强胡玥胡宁生
    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具有多种模式与机制.历史表明,适应历史发展大势、确保民主价值彰显、制度日益完备和机制优化顺畅的民主模式,将占据民主制度与文化的制高点.民主机制是基于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而生成的民主运行方式,它是将民主模式与民主实效联结起来的桥梁.民主机制经历了从直接民主向间接民主的转变,而一种新的、更强大而富有生命力的机制即协商民主机制正在成长,促使间接民主机制向协商民主机制转变.新时代以来,党领导人民不断提升民主实践的创新能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它既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路径.

    民主模式民主机制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

    政策分析视角下的共同富裕研究

    雷明罗瑞郭文强
    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梳理和分析共同富裕相关政策,对理解和推进共同富裕实质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 61 份有效政策文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共同富裕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构建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二维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在当前乡村振兴进程中,人们对政策工具的选择趋向多元,但也存在使用比例失衡、内部结构不够协调的问题;政策目标单元基本覆盖,但乡村振兴目标与工具关系互不相嵌,关联性较弱.未来政策优化应当集中关注政策工具的组合配置调整及均衡目标覆盖,并适当增强乡村振兴目标与政策工具之间的二维关联.

    共同富裕政策工具文本分析乡村振兴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对策与意义

    孔涛陈少波
    7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重要目标.新时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布结构正在由金字塔型逐渐向橄榄型变化,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不断增长.但我国大部分人口仍为低收入群体,橄榄形社会结构尚未完全形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扩大消费的重要途径,是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稳定的必要环节,是保证机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动态过程,"提低"和"稳中"是两个关键着力点,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重点群体分群施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体现了协调和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是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等收入群体共同富裕"提低""稳中"分群施策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设研究

    王延中
    9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本文围绕如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从必要性、紧迫性、建设内容及主要举措等方面展开阐述,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学科建设

    黄河文化的内在价值和实践进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

    王成齐舒瑜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凝结着各民族共同的悠久历史,见证了各民族共同的文化交融,塑造出各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指引着各民族共同的生活实践,其内蕴的独特"共同性"价值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高度契合,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义深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积极探索传承黄河文化、传播黄河文化、保护黄河文化、发展黄河文化的实践路径,实现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各族人民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黄河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价值实践进路

    国家形态的现代转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为叙事中心

    殷冬水
    11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国家是国家的一种特殊形式,国族构建是中国国家形态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提升社会成员的国民意识、国家意识、国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是国族建设的核心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团结,彻底结束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将新中国塑造成一个具有内聚力和向心力的政治共同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国家的集体行动难题,使国家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力量来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基于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国家领土空间范围内有效调配不同类型的资源,统筹多元利益.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国家形态现代转型尚未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仍将持续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国家形态现代转型新型现代国家

    从国家现代化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谷苞边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王建新
    13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讨论,始于清末民初外敌入侵的危机时期,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讨论则始于20世纪中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初期探索中,谷苞是为数不多的扎根西部边疆、毕生致力于边疆民族社会文化研究的学术先驱者之一.他在不同时期提出和创制的边疆研究理论方法,彰显了他对国家政策法律的深刻理解,历史站位高且原则性极强,为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系统梳理谷苞先生思想脉络、研究方法和发展进程,揭示谷苞边疆研究的独特性及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的学术贡献.

    谷苞边疆研究国家现代化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