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民办本科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钟泰林朱金梁陈丹维李珏...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办本科应用型高校,更应注重学生学习的效果与实践动手能力。园林花卉学作为风景园林专业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较高要求。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拟通过探索构建一套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优化体系。内容上,全覆盖本科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教学内容,通过"每周一花""花境实践"等特色专题强化核心授课内容;形式上,由老师主讲渐变为师生互讲学生为主的方式;考核上,将成绩由过程加测验,延伸到成果汇报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经过几年的实践,该优化体系实施进展顺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明显增强、学习兴趣增加、成效显著,实践能力明显提升,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应用型本科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数据驱动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于冬梅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数学建模课程为引领,以适应大数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为抓手,从课程育人目标、模块化高阶提升的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以赛促学的数学建模科研训练体系构建、多维度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探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强化数据驱动,提升建模能力,扩充交叉能力,将数学建模思想、数据思维深度融入数学建模教学改革,为数学建模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数据驱动科研训练创新人才培养新工科

    工程教育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乐英高陈耀丹陈斌禾王术新...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所存在的不足,结合物联网工程的专业特点,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温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设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为参考,结合浙江省及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关于新工科专业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时与当地物联网相关企业密切结合,研究新工科应用型课程的教学体系,探索工程教育背景下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新工科课程改革提供具备实际项目经验的教学改革参考意见,为专业建设的螺旋式上升做好铺垫。

    物联网工程专业认证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力学基础课程多维聚能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彭剑颜世军谢献忠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学基础课程作为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主要研究物体的受力与平衡规律,以及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为合理设计构件提供基本理论与方法。面对新工科背景下的挑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融入、科研协作、评估机制及科技社团等多维度进行聚能发力,构建一种开放式、沉浸式和互动式的多维聚能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多维聚能教学模式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学生不仅在理论学习上取得进步,更在实践和创新能力上显著提高,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创建"力学社"等科技社团,并在课堂教学和系列活动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全面强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力学基础课程多维聚能三阶三享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前沿交叉学科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课程为例

    郝石磊
    145-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通识课程高质量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传统通识课程存在课程设计理念守旧、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程认知误解等一般问题,该文以前沿交叉学科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课程为例,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融合"科学-技术-社会"三维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和提升个性化发展的通识课培养策略,并探讨其落实"通专融合"的教学实践效果,可为其他交叉学科通识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通识课程脑科学教学改革"科学-技术-社会"三融合学科交叉

    论新时代英语专业的科学人文精神培养

    唐建南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致力于人文教育的英语专业有必要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而追踪并利用科技人文领域的国际前沿成果是培养科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以三个领域为例,通过数字人文教育,英语学科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创新专业学习模式;通过能源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洞察文化中的能源依赖症和能源盲视症,以此树立节能意识;通过环境人文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探讨生态社会危机的文化根源和应对策略。一定意义上,凭借语言优势与时俱进地吸纳科技人文领域的国际前沿成果,是英语专业培养科学人文精神、探求新时代求变应变的重要契机。

    英语专业科技人文精神数字人文能源人文环境人文

    "双碳"战略背景下石油院校地质类硕士研究生培养途径研究

    刘之的党伟刘汉香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常规油气能源逐渐向绿色低碳洁净能源领域转型。多以油气勘探为培养目标的石油院校地质类硕士研究生,将面临油气绿色低碳勘查开采、新能源开发利用等特殊技能需求。为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地质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高质量人才模式,提高该领域研究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瞄准"双碳"目标,从培养体系、产教融合、教育路径、师资队伍和国际交流合作等角度阐述石油行业特色院校地质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途径,以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地质类硕士研究人才保障。

    "双碳"战略地质类硕士研究生培养途径石油院校产教融合

    智能终端整机性能测试领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卫民吴永乐韩雪雅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 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终端产业蓬勃发展,智能终端整机性能测试领域的人才需求增加。目前,智能终端整机性能测试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亟需创新性探索和实践。为适应整机性能测试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具体方式为,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改革教学模式;共建师资团队和教学实践平台;产学研深度融合并促进成果转化。智能终端整机性能测试技术人才培养只有实现高校与产业紧密衔接,才能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

    智能终端整机性能测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融合实践教学

    新时代背景下农林高校科研育人探索与实践

    蒋永褚娜范立维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国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对教育赋予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科研育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农林院校科研育人的特殊性,可通过剖析有组织科研活动得到展现。实施科研育人,应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育人体系,促进科教融合,构建优良的科研育人环境,建立优秀导师团队,分类分阶段地进行科学指导。通过新时代背景下农林高校科研育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将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科研教育农林高校研究生导师创新人才新质生产力

    复合材料专业教师促进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讨

    王晓钧李旸
    166-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专业教师是学生专业知识的施教者和专业生涯的启航者,专业教师、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以及它们的融合也是专业建设的新的关注点。该文针对复合材料专业的教育特征和发展特征,提出复合材料专业教师是复合材料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第一策划人、第一实施人和第一见证人。秉持坚定的立场和明确的方向是复合材料专业教师的职责,充实和贴切的内容是复合材料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充实内涵,专业教师在行为和方法上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际发展相结合进行立标和树人,并关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在身边和在未来的效果。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促进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提升。

    复合材料专业教师思政教育专业课程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