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砌体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索

    池斌蔡新江陈鑫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砌体结构在土木工程行业中仍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其相关教学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于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该文首先概括砌体结构课程的内在特点,并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手段三方面总结现阶段课程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角度出发就以上三方面分别提出将教学内容融入前沿性、教学设计增强整体性、教学手段强调多样性的改革方案,同时相关建议也可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砌体结构新工科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结合机器人应用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刘爽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对于机电控制方向特别是机器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而言,是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然而,对于大部分机械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该课程理论难度较高,并且课程联系实际应用较差.该文根据作者多年教学经验,概括高校中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特点,结合自身机器人研究方向基础,从教材、教学内容、实验配套、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明确现有课程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改革对策,为非自动化专业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现代控制理论机器人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面向强军新工科的工程技术训练课程改革

    张萌卢耀晖沈莉肖令...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强军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技术训练课程面临的新要求,分析当前工程技术训练课程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基于"两融化"改革的工程技术训练课程建设基本思路,详细阐释教学目标校准、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模式创新等具体的改革措施,对我军军队院校工程技术训练课程精品化建设及强军新工科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工程技术训练强军新工科工程实践教育课程改革改革措施

    促进自主学习的数据结构"四位一体"实验教学改革

    刘忠民陈英段喜龙郑巍...
    144-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结构存在前修课程基础不扎实、学生实验课前准备不充分和实验结果考核困难的问题.该文总结夯实基础、任务驱动、全员考核、强化训练"四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改革.从理论课堂弥补学生编程短板入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明确布置实验编码任务,要求实验课前学生必须完成并提交实验代码,在实验课堂采用覆盖每个学生并要求重写核心算法代码的考核方法,分批次考核学生实验结果,并借助PTA平台对学生进一步强化训练.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措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达成比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据结构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建构主义任务驱动

    基于"立德树人"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王晓瑜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区域经济及通航产业发展需求,落实"突出应用、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彰显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一流本科建设需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基于电子信息大类培养模式下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构建"三平台+二模块"的课程体系和"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学科竞赛,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专业教育教学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紧密结合,达到以行践知的目的,为区域经济及通航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流本科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方案自动化

    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

    张军平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实施的现状及诸多问题,分析并寻求对策.该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 2019-2021 年承担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为例,选取湖北省及新疆的 150 名中高职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培训需求、培训方案、课程设计、培训方式、效果评价、项目特色创新和训后跟踪指导等方面对"素质提高计划"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培训基地的培训需求侧调查分析还不够精确,针对性把脉区域教情、学情,找准区域师资队伍建设及校本研修工作短板亟需提高;培训方案规划、课程设计的设置较为合理,其中部分专题,如实践指导环节有待提升;学员与培训教师深度互动的实效性有待优化;多数学员在选择培训内容倾向于经验引领,学员理论水平亟需提高;学员培训后续跟踪指导环节如同虚设,对学员的训后跟踪指导环节及效果监测工作亟需加强;项目特色创新不够明显.提升"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实施效果,需从学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准培训目标定位,精准设计培训方案;全面掌握学员的专业发展特点,科学、系统性设置培训专题内容;遵循成人和体育教师的生活与学习的特点,精心选择培训方式;采取科学递进式的学员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学员能力提升的自觉性;充分凝聚人力资源,科学组建高水平的培训团队;切实保障培训实施质量与效果,有效建构学员可持续发展的监测机制.

    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课程设计实践指导培训方案

    基于行企校协同育人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岳鹍易艳明高月辉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技术高速迭代、专业融合度强及创新要求高的行业特征,为解决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更新不及时,难以支持产业链的纵深发展的问题,构建行企校多元主体办学的格局,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从专业布局、培养体系、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改革,分级分类培养会装、会飞、能应用和能创新的"两会两能"的全产业链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我国无人机行业发展.

    协同育人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课堂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融合"互联网+"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赵景波杜保帅安淑怡张晓寒...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人才教育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而学生也应该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该文为响应我国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以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为试点,研究基于新工科背景下融合"互联网+"新模式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对高校实践创新本科教学进行发展优化,培养出适应新工科发展变革下的创新应用人才,并形成了"一中心两融合三维度四平台"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新工科应用型人才"互联网+"本科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新工科视域下环境工程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

    国洁安鸿雪段二红
    166-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和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相切合,二者的融合协同作用将对我国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和未来人才培养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仍处在初步建设阶段,尚缺乏清晰的课程思政建设原则和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指导方针.该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依据 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 年)》,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和可行性的梳理,提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构建原则和具体建设策略,为提升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效果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新工科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生态文明

    化工院校有机化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朱晓宇任保轶张雅倩李文泽...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凝练出以学生为本,多方面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慕课、微课等线上资源,将线上课程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融入思政建设,启发思考,开阔思路,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砥砺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立德树人.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改革化工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