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FIRRE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赵晓霞李晓梅桑义许从磊...
    3351-3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FIRRE在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地点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部分:FIRRE在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A54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低分子肝素钙组采用5 IU/ml低分子肝素钙,LPS组采用10 mg/L LPS,LPS+低分子肝素钙组采用10 mg/L LPS+5 IU/ml低分子肝素钙;处理24 h。采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FIRR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第二部分:FIRRE在LPS诱导C57BL/6J小鼠ALI中的作用研究。将24只健康清洁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体质量25~30 g,6~8周)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ALI组注射5 mg/kg LPS诱发ALI,低分子肝素钙组腹腔注射5 mg/kg LPS诱发ALI+低分子肝素钙5 AXa IU/kg。分别于6 h、12 h评估各组小鼠毛色、反应能力、对抗外界阻力等变化;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损伤程度,并进行肺损伤评分;腹主静脉取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IL-6、IL-10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IL-6、IL-10含量;采用RT-PCR检测FIRR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Dunnett-t检验。结果 第一部分:LPS组A549细胞活性低于对照组,LPS+低分子肝素钙组A549细胞活力高于LPS组,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25,P<0。05)。LPS组、LPS+低分子肝素钙组IL-6、IL-10、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组,LPS+低分子肝素钙组IL-6、IL-10、TNF-α水平均低于LPS组(均P<0。05)。LPS组、LPS+低分子肝素钙组A549细胞FIRRE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PS+低分子肝素钙组低于LPS组,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2。23,P<0。001)。第二部分:ALI组及低分子肝素钙组小鼠反应能力、对抗外界阻力能力均低于对照组。LPS注射后6h、12 h,ALI组HE染色肺组织切片显示,肺泡腔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塌陷肺损伤评分为4分;低分子肝素钙组HE染色肺组织切片炎性损伤低于ALI组;ALI组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分子肝素钙组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IL-10水平均低于ALI组(均P<0。05);ALI组、低分子肝素钙组FIRRE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组低于ALI组,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23、6。51,均P<0。05)。结论 第一部分:低分子肝素钙可能通过抑制FIRRE基因的表达,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减轻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第二部分:低分子肝素钙可能通过抑制FIRRE基因的表达,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减轻LPS诱导C57BL/6J小鼠ALI。

    急性肺损伤脂多糖FIRRE低分子肝素钙细胞损伤动物实验

    芦荟大黄素联合靶向抑制FOXC1基因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姜卓君朱淑霞张越华王宁宁...
    3356-3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芦荟大黄素(AE)联合siRNA-FOXC1靶向沉默FOXC1基因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对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地点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实验中心。选择靶向沉默FOXC1基因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FOXC1-siRNA-2102),采用脂质体法转染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E对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值(IC50)。CCK8法检测转染后24 h、48 h、72 h、96 h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E组、siRNA-FOXC1组、AE+siRNA-FOXC1组,采用Annexin V-PE/7-AAD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qPCR法检测各组FOXC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FOXC1、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F检验。结果 随着AE剂量的增加,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抑制率增高[对照组为(0。04±12。86)%,30 μmol/L组为(24。45±6。96)%、60 μmol/L组为(48。41±5。67)%、90 μmol/L组为(60。63±9。96)%、120 μmol/L组为(78。23±13。34)%],AE 在 U251 细胞的 IC50 值为61。43 μmol/L。随着时间延长,siRNA-FOXC1组、60μmol/L AE组、AE+siRNA-FOXC1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AE+siRNA-FOXC1组最高;siRNA-FOXC1组、AE组、AE+siRNA-FOXC1组的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AE+siRNA-FOXC 1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siRNA-FOXC1组、AE组、AE+siRNA-FOXC1组的FOXC1 mRNA表达水平及β-catenin、C-myc、FOXC1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其中 AE+siRNA-FOXC1 组最低(均 P<0。05)。siRNA-FOXC1 组、AE组、AE+siRNA-FOXC1 组细胞迁移能力均低于对照组,其中AE+siRNA-FOXC 1组最低[对照组迁移细胞数为(193。00±14。17)个,AE组为(84。00±14。22)个,siRNA-FOXC1 组为(80。67±5。69)个,AE+siRNA-FOXC1 组为(36。33±11。5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55,P<0。05)]。结论 AE能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OXC1基因、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胶质瘤FOXC1芦荟大黄素Wnt/β-catenin通路C-myc

    circMBOAT2靶向miR-526b-3p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谌登珍马强
    3363-3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ircMBOAT2是否通过靶向miR-526b-3p影响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7份新鲜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qRT-PCR)测定肺癌组织中circMBOAT2和miR-526b-3p表达。肺癌A549细胞分为 Con 组、si-NC 组、si-circMBOT2 组、pcDNA 组、pcDNA-circMBOAT2 组、miR-NC 组、miR-526b-3p 组、si-circMBOAT2+anti-miR-NC 组、si-circMBOAT2+anti-miR-526b-3p 组。运用CCK-8、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测定细胞增殖、凋亡与Ki-67、Bcl-2、Bax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circMBOAT2与miR-526b-3p靶向。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SNK-q检验。结果 肺癌组织中circMBOAT2表达高于癌旁组织[(4。25±0。22)比(1。00±0。05)],miR-526b-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0。33±0。04)比(1。0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76、56。97,均P<0。05)。干扰circMBOT2或过表达miR-526b-3p能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Ki-67、Bcl-2蛋白表达,并增加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均P<0。05)。circMBOAT2靶向调控miR-526b-3p的表达,抑制miR-526b-3p表达逆转了干扰circMBOAT2表达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 circMBOAT2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通过靶向调控miR-526b-3p表达,促进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抑制凋亡。

    肺癌circMBOAT2miR-526b-3p增殖凋亡

    氧化应激相关通路在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中的作用

    李洋程金凤魏景迅崔明丽...
    3369-3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霉素(DOX)是一种强效化疗药物,常用于单独或联合治疗多种癌症,临床应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脏毒性。氧化应激在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DIC)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综述总结了DIC中与氧化应激有关的信号通路,包括Nrf2/Keap1/ARE、Sirt1/p66Shc信号通路,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氮氧化物(NOX)、亚铁离子(Fe2+)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尝试从氧化应激的角度解释DIC的发生机制,并为DIC防治的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或新思路。

    阿霉素心肌病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综述

    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芩-虎杖抗慢性支气管炎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赵博石晓琳李思维薛彩琴...
    3373-3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芩-虎杖抗慢性支气管炎(CB)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黄芩、虎杖为关键词检索潜在的生物活性成分,筛选标准为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为检索词从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收集经人工确认的CB疾病靶点,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24年4月。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互作(PPI)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图、成分-靶点-通路图。结果 通过TCMSP数据筛选及补充关键化合物,共获得黄芩-虎杖活性成分23个,作用靶点258个;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删除重复值后得到668个靶点,得到交集靶点 80个;PPI 网络分析确定 TNF、IL-6、JUN、IL-1β、AKT1、VEGFA、TP53、CASP3、IL-10、CXCL8等为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黄芩-虎杖抗CB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血管生成和细胞自噬;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黄芩-虎杖抗CB的通路可能涉及PI3K-AKT、TNF、IL-17和凋亡信号通路等。反向筛选有效成分结果显示,黄芩中野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苷和虎杖中槲皮素、虎杖苷、大黄素有效成分度值均较高。结论 黄芩-虎杖抗CB潜在活性成分涉及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素、虎杖苷和大黄素等,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TNF、IL-17和凋亡信号通路,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发挥治疗作用。

    慢性支气管炎黄芩-虎杖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项来自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

    万仁平廖洪亮
    3380-3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粤北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至少4个周期抗肿瘤治疗的不可切除NSCLC患者48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E+ICI组85例中男58例、女27例,年龄68(61,76)岁,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ICIs治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每次210 mg持续化疗泵输注维持3d,每3周注射1次;ICIs的使用参照说明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ICIs不允许降低剂量。C+ICIs组351例中男256例、女95例,年龄61(51,70)岁,接受化疗+ICIs治疗,化疗药物包括卡铂(AUC=5)或顺铂75 mg/m2,吉西他滨1g/m2,多西他赛75 mg/m2,培美曲塞500mg/m2或紫杉醇175 mg/m2,根据临床常规对化疗药物进行剂量调整,排除低于75%标准剂量患者。ICI组48例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72(68,78)岁,接受ICIs单药治疗。4~6个周期姑息治疗后,E+ICI组以相同剂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及ICIs维持治疗,C+ICI组和ICI组以ICIs维持治疗,每个月注射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耐受毒性反应。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和高龄亚组的PFS和OS。采用x2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Log-rank检验。结果 E+ICI组与C+ICI组具有相似的PFS(mPFS:8。12个月比 8。96个月,P=0。131)和OS(mOS:16。32个月比 17。28个月,P=0。160),E+ICI组的PFS、OS均长于ICI组(mPFS:8。12个月比6。16个月,P=0。009;mOS:16。32个月比 10。10个月,P=0。001)。E+ICI组、C+ICI组和 ICI 组的 ORR 分别为 52。94%、48。43%、3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E+ICI组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s)发生率低于C+ICI组。E+ICI组、C+ICI组、ICI组就诊时年龄≥70岁患者分别有41例、111例、27例。在高龄(≥70岁)患者中,E+ICI组的mPFS、mOS均长于ICI组(10。08个月比6。16个月,P=0。003;16。68个月比10。03个月,P<0。001)。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ICIs治疗NSCLC耐受性良好,疗效与化疗联合ICIs治疗相当,但优于ICIs单药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真实世界研究

    伏美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李超来静杨俊
    3387-3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伏美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4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NSCLC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试验组男45例,女37例;年龄(63。28±6。75)岁。对照组男45例,女37例;年龄(65。02±7。19)岁。基础治疗:静脉滴注培美曲塞500mg·m-2,间隔21 d治疗1次,21 d为1个治疗周期。对照组口服甲磺酸伏美替尼片40 mg·次-1,2次·d-1。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3 mg·kg-1,间隔21 d治疗1次,21 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CD4+、CD4+/CD8+。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生存预后。采用x2检验、t检验。结果 治疗期间试验组失访5例,收集试验数据77例;对照组失访8例,收集试验数据74例。治疗3个周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 CYFRA21-1 分别 为(5。18±1。62)μg·L-1和(7。03±1。89)μg·L-1,CA-199 分别为(36。71±6。93)U·ml-1 和(49。46±8。02)U·ml-1,CD4+分别为(39。06±5。32)%和(31。92±4。15)%,CD4+/CD8+分别为(1。48±0。53)和(1。05±0。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67、10。465、9。171、5。219,均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8。31%(68/77)、75。68%(5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3,P=0。043)。截至随访结束,试验组死亡30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9个月,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OS);对照组死亡35例,中位PFS 15个月,未达到中位OS;两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x2=2。608,P=0。031)。结论 伏美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NSCLC,能够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肿瘤标志物CYFRA21-1、CA-199水平,延长PFS,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伏美替尼特瑞普利单抗

    LECT2水平与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发生坏死性肺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黄美子杨军张苗
    3393-3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水平与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发生坏死性肺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高新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4例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坏死性肺炎,将患儿分为坏死性肺炎组(49例)和非坏死性肺炎组(55例)。坏死性肺炎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7。62±2。58)岁;非坏死性肺炎组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7。18±2。03)岁。比较两组患儿的LECT2水平、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以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分析LECT2水平与坏死性肺炎的关系及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发生坏死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建立坏死性肺炎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采用x2检验、t检验。结果 两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有无胸腔积液、是否胸膜增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坏死性肺炎组患儿LECT2、CRP、LDH和PCT水平分别为(28。36±4。46)mg/L、(91。47±7。48)mg/L、(462。27±61。44)U/L、(0。25±0。10)μg/L,非坏死性肺炎组分别为(26。07±5。17)mg/L、(77。65±7。59)mg/L、(346。85±48。93)U/L、(0。11±0。0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4、9。332、10。649、9。564,均P<0。05)。LECT2、CRP、LDH和PCT均是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继发坏死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均P<0。05)。预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发生坏死性肺炎的各指标中,LECT2曲线下面积为0。636,各指标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988,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LECT2水平与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发生坏死性肺炎密切相关,其水平的升高可能增加患儿发展为坏死性肺炎的风险。因此,LECT2可作为预测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发展为坏死性肺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早期阶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肺炎链球菌肺炎坏死性肺炎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早期诊断儿童

    植入式钛钉颌间牵引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周谦拓瑞呼延静田莹...
    3398-3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植入式钛钉颌间牵引联合钛板内固定对下颌角骨折患者疼痛、咀嚼和张口受限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下颌角骨折患者10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46。21±5。03)岁,骨折部位:左侧26例,右侧28例,接受植入式钛钉颌间牵引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45。79±6。18)岁,骨折部位:左侧29例,右侧25例,接受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外固定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咀嚼功能、张口度、下颌活动度变化,并评估两组术后3个月时愈合情况。采用x2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03±0。86)分比(2。49±0。71)分、(0。22±0。05)分比(0。29±0。07)分](t=3。031、5。980,均P<0。05);两组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5。76±1。13)分比(5。02±1。07)分、(8。65±0。67)分比(8。23±0。59)分](t=3。494、3。457,均P<0。05);两组张口度、下颌前后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一期愈合29例、二期愈合23例、三期愈合2例,对照组一期愈合22例、二期愈合21例、三期愈合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71,P=0。046)。结论 植入式钛钉颌间牵引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咀嚼功能和张口受限程度,促进骨折愈合。

    下颌角骨折植入式钛钉颌间牵引钛板内固定疼痛咀嚼张口受限

    血清CCL11水平与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

    王晨鸽李艳萍
    3402-3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11(CCL1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46例,按照是否合并CAD分为合并CAD组(CAD组)70例及单纯T2DM组(T2DM组)76例。CAD组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61。53±8。24)岁;T2DM组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59。30±6。86)岁。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CL11水平及相关代谢指标。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CAD组T2DM病程长于T2DM组[(7。41±3。12)年比(6。08±2。58)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 CCL11 水平均高于 T2DM 组[(3。06±1。01)mmol/L 比(2。60±0。78)mmol/L、(65。53±21。28)ng/L 比(46。47±18。3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5、3。094、5。807,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长、高LDL-C和血清CCL11水平均是T2DM合并CAD的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血清CCL11水平诊断T2DM合并CA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1,灵敏度为65。7%,特异度为78。9%,约登指数为0。446。结论 T2DM病程长、高LDL-C和血清CCL11水平均是T2DM合并CAD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CL11水平对预测T2DM合并CAD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CL11相关性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