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黄丸治疗胃癌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和机器学习探讨

    王励之陈泓西朱康莲
    3937-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机器学习探讨西黄丸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所有数据采集和分析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8月期间进行,研究的各阶段包括数据收集、基因靶点预测、网络模型构建及数据统计分析.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查询并提取西黄丸的化学成分数据,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HERB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靶点.使用Genecard收集疾病相关靶点,并筛选差异靶点.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中的支持向量机进一步筛选疾病靶点基因.西黄丸治疗胃癌的潜在作用靶点是疾病靶点与活性成分靶点的交集.利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潜在靶点的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活性成分与潜在作用靶点导入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拓扑分析获取西黄丸治疗胃癌的核心成分.利用LASSO回归筛选西黄丸治疗胃癌的核心靶点,Cibersort算法对核心靶点进行免疫浸润分析.数据通过R 4.2.1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共选出有效活性成分41个,相关靶点182个,胃癌相关基因2410个,交集基因119个.通过GO富集分析,共识别出2 049个GO条目(P<0.05);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则揭示了 177条KEGG信号通路(P<0.05)."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分析发现,槲皮素是西黄丸治疗胃癌的核心成分.LASSO回归筛选出CD36、GJA1、SERPINE1基因可能是西黄丸治疗胃癌的核心作用靶点.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样本,胃癌患者中GJA1和SERPINE1基因展现出较高的表达水平(均P<0.01),而CD36呈现低表达趋势(P<0.001),且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预后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患者预后状况与核心靶点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即核心靶点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不良.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胃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免疫细胞失调相关,核心靶点CD36、GJA1、SERPINE1可通过调控多种免疫细胞浸润缓解胃癌进程.结论 西黄丸可通过抗炎、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等多方面发挥对胃癌的治疗作用.

    西黄丸胃癌机器学习网络药理学免疫浸润

    基于血液流变学及CGRP研究牡丹皮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潮热的作用机制

    陈雯佳王婕王颖峥王英豪...
    3946-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初步探讨牡丹皮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潮热的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9月至12月,研究地点为福建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研究类型为基础研究.将40只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牡丹皮给药组、清骨散阳性药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去卵巢手术,术后第7天给予L,甲状腺素(92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牡丹皮给药组和清骨散阳性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牡丹皮(2.2 g/kg)、清骨散(7.3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后1h,麻醉大鼠、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GRP,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GRP的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LR)mRNA的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压积、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清CGRP含量、下丘脑RAMP1、CLR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并被牡丹皮显著逆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牡丹皮可以恢复围绝经期大鼠CGRP及其受体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牡丹皮围绝经期潮热血液流变学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超声造影、弥散加权成像和血清MAGEA3、MAGEA4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齐丽李浩吴堡
    3951-3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血清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黑色素瘤抗原A4(MAGEA4)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安康市中医医院影像中心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经病理证实为PTC的80例患者为PTC组[男32例、女48例,年龄(45.84±8.51)岁],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5例、女45例,年龄(44.62±7.50)岁].比较两组的血清MAGEA3、MAGEA4水平和CEUS特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估血清MAGEA3、MAGEA4、CEUS及DWI单项及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这些指标对PTC的诊断价值.采用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TC组血清MAGEA3、MAGEA4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3.68±10.24)ng/L 比(31.40±6.85)ng/L、(33.57±8.94)ng/L 比(28.56±6.2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2、4.12,均P<0.05);PTC组淋巴结肿大、钙化、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和形态不规则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0.00%(16/80)比3.75%(3/80)、60.00%(48/80)比21.25%(17/80)、58.75%(47/80)比 35.00%(28/80)、47.50%(38/80)比 18.75%(15/80)、72.50%(58/80)比 28.75%(2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09、24.90、9.06、14.93、30.63,均P<0.05);PTC组血流分级主要为Ⅱ、Ⅲ级,对照组主要为Ⅰ、Ⅱ级,两组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91,P<0.05);PTC组ADC值低于对照组[(1.26±0.33)×10-3mm2/s 比(1.93±0.6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表明,CEUS、ADC值、MAGEA3和MAGEA4在PTC诊断中的灵敏度分别为83.8%、93.8%、68.8%和53.7%,特异度分别为90.0%、66.2%、91.2%和85.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7、0.819、0.839和0.690.四者联合预测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和93.8%,AUC为0.990.结论 PTC患者血清MAGEA3、MAGEA4水平升高,CEUS、DWI联合血清MAGEA3、MAGEA4在PT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超声造影弥散加权成像黑色素瘤抗原A3黑色素瘤抗原A4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价值

    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效果的因素研究

    董有慧张成霞郁美霞徐凯...
    3956-3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67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129例,女38例,年龄25~59(42.04±8.10)岁.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167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中106例治疗有效[63.47%(106/167)],纳入治疗有效组,61例治疗无效[36.53%(61/167)],纳入治疗无效组.治疗无效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0.1、损伤区域Ⅲ区、损伤类型眼内异物、合并眼内炎占比均高于治疗有效组[68.85%(42/61)比49.06%(52/106)、26.23%(16/61)比12.26%(13/106)、52.46%(32/61)比 33.02%(35/106)、54.10%(33/61)比 33.96%(36/106)],手术时机7~14d占比低于治疗有效组[77.05%(47/61)比91.51%(97/106)],伤口长度长于治疗有效组[(4.21±0.42)mm 比(3.96±0.3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17、6.92、7.02、6.48、6.83,t=4.06;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BCVA<0.1[比值比(OR)=2.174,95%置信区间(CI)1.012~4.672]、伤口长度(OR=5.224,95%CI 1.936~14.100)、损伤区域 Ⅲ区(OR=4.064,95%CI 1.517~10.884)、损伤类型眼内异物(OR=3.236,95%CI 1.425~7.350)、合并眼内炎(OR=2.879,95%CI 1.346~6.161)均是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效果的危险因素,手术时机7~14d(OR=0.225,95%CI 0.064~0.788)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术前BCVA、伤口长度、损伤区域、损伤类型、合并眼内炎、手术时机均是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效果的影响因素.

    玻璃体切除术巩膜扣带术开放性眼外伤影响因素

    三参降消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治疗效果

    王露露祁海燕王高雷杭程...
    3962-3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参降消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糖脂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49.04±3.63)岁,糖尿病病程(5.35±0.74)年,脂肪肝轻度12例、中度35例;研究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50.41±3.04)岁,糖尿病病程(5.14±0.75)年,脂肪肝轻度17例、中度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初次口服0.5 g,每天1次;每周对血糖进行评估,血糖仍高者可逐步增加剂量,最高剂量为每次1.0 g,每天2次;血糖控制正常后下调至0.5 g/次,每天2次,并以此剂量维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参降消胶囊治疗,口服,每次6粒,3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肝功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肝脏超声定量参数(肝脏回声衰竭系数、肝肾回声比值)变化情况和安全性.采用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11%(40/47),高于对照组的69.96%(3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3,P=0.03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脂代谢、肝功能、肝脏超声定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糖脂代谢: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7.02±0.73)%比(7.64±0.78)%、(5.49±0.81)mmol/L 比(6.08±0.73)mmol/L、(8.04±1.14)mmol/L 比(9.28±1.17)mmol/L、(1.37±0.16)mmol/L 比(2.41±0.36)mmol/L、(1.24±0.27)mmol/L 比(1.86±0.35)mmol/L、(4.10±0.63)mmol/L比(5.17±0.7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1.18±0.24)mmol/L 比(1.03±0.2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功能:研究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3.42±4.12)U/L 比(40.87±5.14)U/L、(34.18±4.05)U/L 比(38.56±5.7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肝脏超声定量参数:研究组肝脏回声衰减系数、肝肾回声比值均低于对照组[(1.01±0.11)dB比(1.20±0.17)dB、1.14±0.15比1.29±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三参降消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效果显著,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护肝功能作用,且安全性高.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三参降消胶囊二甲双胍血糖血脂肝功能

    超声造影联合MSCT诊断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价值

    麻红娟张天赐钟玉琴
    3967-3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联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诊断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7例肝硬化合并局灶性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观察组52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与对照组45例(肝硬化增生结节).观察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45.87±6.74)岁,病灶大小(1.95±0.37)cm;Child肝功能分级:A级43例,B级9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6.91±7.62),病灶大小(1.89±0.35)cm;Child肝功能分级:A级40例,B级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EUS、MSCT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EUS、MSCT及二者联合与金标准诊断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一致性.比较两组CEUS参数、MSCT参数,分析CEUS、MSCT及二者联合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价值.采用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EUS与金标准诊断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628,P<0.05).CEUS联合MSCT与金标准诊断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55,P<0.05).观察组延迟期、门静脉期局部血容量(regional blood volume,RBV)低于对照组[(472.68±49.83)ml 比(745.21±78.16)ml、(1 257.61±138.94)ml 比(1 485.79±186.27)ml,均P<0.05];观察组动脉期局部血流量(regional blood flower,RBF)、RBV高于对照组[(65.96±7.67)ml比(46.12±4.83)ml、(3 472.97±458.21)ml 比(1 526.58±272.30)ml,均P<0.05];两组延迟期、门脉期 RBF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高于对照组(64.81±7.62比53.20±5.45,P<0.05);观察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开始增强时间(arrival time,AT)短于对照组[(28.19±4.65)s 比(63.41±7.93)s、(14.26±4.82)s 比(19.78±5.84)s,均P<0.05].两组延迟期、平扫期 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门静脉期CT值低于对照组(62.45±6.74比83.21±8.95,P<0.05);观察组动脉期 CT值高于对照组(108.49±11.92 比 65.38±7.21,P<0.05).CEUS、MSCT及二者联合诊断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45、0.928,且二者联合的AUC更高(P<0.05).结论 CEUS、MSCT诊断肝硬化合并小肝癌具有一定价值,且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肝硬化小肝癌诊断价值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miR-135b-5p、miR-126-3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仝腊娟徐炜炜马萌王婧...
    3972-3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血清miR-135b-5p、miR-126-3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9例PE孕妇作为研究组[年龄(27.28±2.94)岁,体重指数(22.72±2.45)kg/m2],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89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6.49±2.76)岁,体重指数(22.84±2.12)kg/m2].89例PE孕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8例、重度组31例;根据是否发生宫内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死亡、低体重儿、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组(52例)和不良组(3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miR-135b-5p、miR-126-3p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Pearson相关性分析PE患者血清miR-135b-5p、miR-126-3p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蛋白尿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E程度的因素;重度PE孕妇诊断及不良妊娠结局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血清miR-135b-5p、miR-126-3p水平分别为0.69±0.14、0.65±0.13,对照组分别为1.07±0.23、1.08±0.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血清miR-135b-5p、miR-126-3p水平分别为 0.49±0.11、0.53±0.12,轻度组分别为 0.79±0.15、0.71±0.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结局不良组血清miR-135b-5p、miR-126-3p水平分别为0.53±0.12、0.52±0.11,良好组分别为0.81±0.18、0.75±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135b-5p 与收缩压、舒张压和蛋白尿呈负相关(r=-0.492、-0.612、-0.522,均P<0.05),miR-126-3p与收缩压、舒张压和蛋白尿呈负相关(r=-0.519、-0.481、-0.62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低水平miR-135b-5p、miR-126-3p是重度PE的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ROC分析得知,miR-135b-5p、miR-126-3p联合检测对重度PE孕妇诊断及不良妊娠结局预测的AUC分别为0.948、0.952,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均P<0.05).结论 PE孕妇血清miR-135b-5p、miR-126-3p表达水平下降,与病情发展、不良妊娠结局有关,联合检测对重度PE孕妇诊断及不良妊娠结局预测的价值较高.

    子痫前期miR-135b-5pmiR-126-3p诊断妊娠结局

    老年重症患者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刘启波蔡栋昊梅闯闯李晓君...
    3978-3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患者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148例CRPA感染的重症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脑梗死等基础病,感染24 h内降钙素原、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尿素、血肌酐、血葡萄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总胆红素等实验室数据.根据患者年龄分为年轻组(44例)和老年组(104例).年轻组年龄18~65(51.0±13.0)岁,老年组年龄≥65~103(79.8±8.0)岁.采用x2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评价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标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结果 合并心功能不全、脑梗死,感染时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降低、血尿素、血肌酐、血糖、降钙素原是老年重症患者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合并脑梗死(OR=5.537,95%CI2.226~13.769)、血小板计数降低(OR=0.994,95%CI0.991~0.998)是老年重症患者 CR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ASSO回归筛选脑梗死、血小板计数两个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AUC为0.784;校准曲线显示呈45°角,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在60%~90%治疗阈值概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净收益.结论 构建模型的变量简单有效.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及准确性,对老年重症患者CRPA感染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对高危人群及时干预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收益.

    老年重症患者CRPA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列线图

    纳布啡复合芬太尼全身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马亚芳陈治富闫岸军
    3983-3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纳布啡复合芬太尼全身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61.56±4.21)岁;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35例,Ⅲ期13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31例,Ⅲ级15例.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60.49±4.37)岁;TNM分期:Ⅰ期18例,Ⅱ期32例,Ⅲ期10例;ASA分级:Ⅰ级19例,Ⅱ级30例,Ⅲ级11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生理盐水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纳布啡复合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生命体征、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取x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48 h,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醛固酮、皮质醇、肾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95.71±5.30)U/ml比(97.95±5.52)U/ml、(86.18±5.26)ng/L 比(88.36±5.43)ng/L、(22.41±2.35)pg/L 比(23.38±2.49)pg/L、(0.75±0.17)μg/L 比(0.83±0.2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7、2.234、2.194、1.995,均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82.67±3.34)mmHg(1 mmHg=0.133 kPa)比(81.43±3.25)mmHg、(82.89±3.32)次/min 比(81.67±3.21)次/min、(90.32±3.43)%比(89.09±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1、2.046、1.999,均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7个项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34、2.263、2.254、2.383、2.401、2.214、2.509,均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F=21.701,P组间<0.001;F=67 557.071,P时间<0.001;F=7.953,P交互<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2/60)比15.00%(9/60),x2=4.904,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中采用纳布啡复合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不仅能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减轻应激反应,还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全身麻醉纳布啡芬太尼复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疼痛程度睡眠

    小柴胡汤治疗少阳失枢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刘琪亮李碧娥邵海宾冷嫦娥...
    3988-3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治疗少阳失枢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于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少阳失枢轻型ROU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41.42±0.41)岁,病程(2.53±0.26)年,采用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男22例、女38例,年龄(39.78±0.66)岁,病程(2.11±0.71)年,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7 d后溃疡愈合时间、激惹疼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53/60),高于对照组的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8,P=0.022).观察组口腔溃疡激惹疼痛持续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67±0.34)d比(4.55±0.61)d、(4.24±0.21)d 比(7.68±0.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52、29.773,均 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差值为(5.66±0.82)分,低于对照组的(8.41±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73,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为41.67%(25/60),低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02,P<0.001).结论 小柴胡汤能有效治疗少阳失枢轻型ROU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降低复发率.

    复发性口腔溃疡少阳失枢小柴胡汤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