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5E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温俊萍周艳颜彭晓辉
    793-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5E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5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56.54±10.15)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58.85±10.04)岁,应用5E护理模式中的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价5个方面的技巧.于12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效果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躯体相关生活质量得分(PCS)及心理相关生活质量得分(MCS).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9.86±18.05)分比(50.48±22.70)分、(66.91±19.21)分比(54.17±21.30)分、(70.46±32.40)分比(51.85±36.38)分、(61.21±26.15)分比(45.98±15.19)分、(61.31±15.51)分比(48.96±18.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0、3.280、2.822、2.948、3.764,均P<0.05).两组患者P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S高于对照组[(43.15±7.23)分比(33.82±1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5,P<0.05).结论 5E护理模式可以通过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价5个方面的技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5E护理模式生活质量

    PTBP3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吕莹郝明硕钱阳王蕊...
    797-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嘧啶束结合蛋白3(PTBP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例ESCC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与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测定组织及细胞中PTBP3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ESCC细胞活力情况;划痕试验测定ESCC细胞迁移能力.通过检索UALCAN数据库、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PTBP3的表达差异及PTBP3与miR29家族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ESCC组织中PTBP3基因表达量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qRT-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病毒组相比,3种ESCC细胞(KYSE30、EC A109、KYSE150)的 PTBP3 敲低组中 miR-29a-3p 与 miR-29c-3p 表达水平均下调(t=29.007、7.057、4.844、12.625、15.612、18.861,均 P<0.05).ESCC组织中 miR-29a-3p 和 miR-29c-3p表达量与PTBP3表达量相关.结论 PTBP3是ESCC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可为ESCC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食管癌鳞状细胞癌PTBP3肿瘤转移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对老年全麻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条件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何花丽朱明霞赵一凡单兆亚...
    802-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对老年全麻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条件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30例择期行骨科全麻手术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丙泊酚组(P组)与依托咪酯组(E组),各65例.P组麻醉诱导给予2.0 mg/kg丙泊酚,E组麻醉诱导给予0.3 mg/kg依托咪酯,分别联合舒芬太尼0.50 μ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插管完毕后立即采用Viby-Mogensen插管条件量表评价插管条件;记录麻醉诱导前(T0)、丙泊酚/依托咪酯注射即刻(T1)、喉镜置入后(T2)、气管插管后1min(T3)、气管插管成功3 min(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心率压力乘积(RPP);比较T0、T2、T4时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血糖水平;比较两组丙泊酚或依托咪酯注射30 s内注射痛发生率、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时间.采用x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ASA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Viby-Mogensen插管条件量表的置入喉镜、声带位置、声带运动、气道反应及肢体反应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T4时,E组MAP均高于P组,HR均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T2时NE[(135.32±30.47)μg/L比(147.54±32.16)μg/L]、Cor[(68.39± 14.12)ng/L比(76.17±14.65)ng/L]及血糖[(5.46±0.64)mmol/L比(6.04±0.76)mmol/L]均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T3时NE[(154.69±33.42)μg/L比(170.35±36.30)μg/L]、Cor[(73.42± 14.59)ng/L比(82.64±16.73)ng/L]及血糖[(6.72±0.95)mmol/L比(8.29±1.03)mmol/L]均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注射痛发生率、注射痛得分均低于P组[17.46%(11/63)比56.67%(34/60)、0(0,1)分比1(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0.3 mg/kg依托咪酯与2.0 mg/kg丙泊酚分别联合舒芬太尼0.50 μ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在老年全麻可视喉镜气管插管中应用,气管插管条件相当,但依托咪酯诱导插管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应激反应及注射疼痛更轻微.

    丙泊酚依托咪酯老年全麻手术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王坤张淳化罗长稳李海...
    808-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微小核糖核酸-124(miR-124)、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1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1例)和B组(30例).A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58.98±10.65)岁,出血部位:丘脑3例、小脑2例、基底节区23例、顶叶1例、额叶1例、颞叶1例.B组男17例、女例13例,年龄(59.20±10.71)岁,出血部位:丘脑3例、小脑3例、基底节区20例、顶叶1例、额叶2例、颞叶1例.A组给予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NEIHE),B组给予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SCPD),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个月治疗效果,术前、术后7d、1个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术前、术后1个月的miR-21、miR-124、sTREM-1、PCT水平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72 h血肿清除率均低于A组[(46.65±42.43)ml比(71.67±44.76)ml、(65 543.54±23 521.06)元比(96 574.76±50 234.54)元、(73.65±12.87)%比(88.09±17.65)%],手术时间短于A组[(0.65±0.32)h比(2.03±0.41)h],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长于A组[(9.65±5.54)d比(2.65±1.7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9、3.073、3.641、14.622、6.696,均P<0.05).术后 1 个月,B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A组的70.9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0,P=0.023).术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B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A组[(16.65±3.65)分比(19.87±3.87)分、(6.54±0.65)分比(13.76±1.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1、21.114,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miR-21、miR-124、sTREM-1、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B组血清miR-21水平高于A组[(3.02±0.45)比(2.37±0.41)],miR-124、sTREM-1、PCT水平均低于 A 组[(5.43±0.45)比(6.98±0.67)、(6.87±0.23)ng/L 比(16.87± 1.65)ng/L、(2.76±0.18)μg/L 比(5.87±0.7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01、10.571、32.879、21.035,均P<0.05).B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14/30),与A组25.81%(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77,P=0.090).结论 在HICH治疗中,NEIHE血肿清除效果较好,有助于缩短ICU住院时间,但SCPD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改善神经功能,调节患者miR-21、miR-124、sTREM-1、PCT表达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神经功能

    2013-2022年某医院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许超王笑尘田磊
    814-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3-2022年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送检的36 233例肺泡灌洗液标本,从中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11 801株.使用WHONET5.6版软件对培养及体外药敏试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1 80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9.75%(8 231/11 801),革兰阳性菌占11.68%(1 378/11 801),真菌占18.57%(2 192/11 801).肺炎克雷伯菌(KPN)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替加环素敏感性超过70.00%,铜绿假单胞菌(PAE)对除复方新诺明和米诺环素外大多数抗生素敏感性超过40.00%,鲍曼不动杆菌(ABA)对除米诺环素外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性超过75.00%.在最主要致病菌KPN中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N)占比增高的同时耐药性增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比较高,且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肺炎链球菌(SPN)中绝大部分为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结论 2013-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肺泡灌洗液标本分离病原菌主要包括KPN、PAE、AB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等,且CRKPN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需合理用药以降低其耐药性.

    病原菌耐药性肺泡灌洗液细菌药敏试验

    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效果

    郑伟刚
    82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德州市立医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3例.常规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8~82(59.85±10.25)岁;研究组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47~81(59.52±10.01)岁.常规组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吞咽功能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及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52.14±10.02)min 比(56.87±10.14)min],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12.14±2.85)ml 比(15.74± 3.0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6、5.695,P=0.032、<0.001).术前,两组S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SSA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常规组[(18.12±1.11)分比(21.58±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4.65%(2/43)比18.60%(8/43),P<0.05].结论 相比于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甲状腺结节口腔前庭入路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本刊优先处理、录用课题论文的启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编辑部
    824页

    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黄幼芳蓝惠华林一张玲...
    825-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的489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 886例、女2 010例,年龄1 d~102岁.分析患者血清MP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和CP-IgM抗体检出情况,并对比MP和CP感染类型、人群及季节分布特征.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 2021年至202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IgM抗体和CP-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4.48%(709/4 896),其中MP阳性率为12.58%(616/4 896),CP阳性率为1.63%(80/4 896),MP+CP阳性检出率为0.27%(13/4 896),以单一 MP感染为主.女性MP阳性率高于男性[17.31%(348/2 010)比 9.74%(281/2 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48,P<0.001);不同性别C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0,P>0.05).MP、CP在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7.938、55.070,均P<0.05),MP以0~14岁儿童为主要感染对象,CP以6~40岁为高发年龄.夏季总MP阳性率[15.30%(268/1 752)]、总CP阳性率[2.40%(42/1 752)]均高于其他季节;不同季节总M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47,P<0.001),MP感染高发于夏秋季;而不同季节总C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114,P=0.249).结论 MP、CP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其中以MP感染为主,呈现季节、性别和年龄差异.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急性呼吸道感染IgM抗体流行病学特征

    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孟雅静任俊屹
    829-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2例拟行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151例.对照组年龄(28.69±3.77)岁,孕周(39.14±1.15)周,使用硬膜外麻醉;研究组年龄(28.72±3.81)岁,孕周(39.16±1.10)周,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相关指标、应激指标、分娩结局等,采用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麻醉起效时间、肠道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初乳时间均较短,产后2 h出血量较少,麻醉持续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妇第二、三产程与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娩成功后Bro-mage评分较低,产后24 h泌乳量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产后 24 h 对照组与研究组血清皮质醇(COR)水平[(33.66±4.53)mg/L、(18.44±3.61)mg/L]、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158.16±16.54)ng/L、(142.35±15.48)ng/L]、前列腺素 E2(PGE2)水平[(99.36±8.62)ng/L、(90.12±8.47)ng/L]、P 物质(SP)水平[(4.12±0.58)mg/L、(3.47±0.45)mg/L]、泌乳素(PRL)水平[(245.63±24.12)μg/L、(276.30±25.78)μg/L]均高于产前,对照组血清 COR、NE、PGE2、SP水平变化更明显(t=32.288、20.106、9.395、10.880,均P<0.001),研究组血清PRL水平变化更明显(t=10.675,P<0.001).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无痛分娩产妇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应激指标、致痛因子表达,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泌乳功能,且分娩结局良好.

    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致痛因子泌乳功能

    葡萄球菌相关P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王海峰吴照锋侯中玉李亮...
    834-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葡萄球菌相关化脓性脊柱炎(PS)患者的病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葡萄球菌相关PS患者,统计PS患者基本资料、病变节段分布、实验室指标、CT与MRI影像学特征、预后.结果 80例葡萄球菌相关PS患者中,男36例,女44例,≥50岁63例,均存在一定程度腰背疼痛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7.38±0.23)分;病变节段主要分布在T8~T9(15例,18.75%)、L3~L4(12例,15.00%)、L2~L3(10例,12.50%);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铁蛋白、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下降.CT检查显示PS病变椎体骨质受损,周围软组织出现肿胀;CT增强扫描显示中心液化坏死区无强化,椎旁软组织边缘强化.MRI检查显示病变椎体异常信号灶,椎旁软组织肿胀,椎间盘破坏区异常信号灶,呈T1WI低信号、T2WI压脂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T2WI压脂高信号.经系统治疗后,所有PS患者VAS评分明显下降[(2.41± 0.17)分],预后良好.结论 葡萄球菌所引起PS均伴有不同程度腰背疼痛症状,病变节段以T8、T9及L3、L4为主,CT、MRI及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可作为诊断PS的有效辅助检查,及时给予相关治疗可有效减轻疼痛,达到治愈效果.

    化脓性脊柱炎葡萄球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临床特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