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
公路

谭昌富

月刊

0451-0712

paper@chn-highway.com

010-52190555 82190535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D座

公路/Journal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出版最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公路》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办单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出版单位是《公路》杂志社。  《公路》杂志的办刊方针是:严格遵守国家出版及相关行业法规;宣传公路行业的科技方针、政策、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报道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为提高公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服务。  《公路》杂志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公路》杂志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盾构管片注浆采用高性能水泥基改性材料试验研究

    纪玉国欧定福王芮文
    309-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隧道施工中管片同步注浆是保证隧道稳定的重要工作,也是保证管片不发生偏移脱落和减少土体塌陷的重要措施.通过试验验证盾构管片采用高性能水泥基改进材料浆液配合比对浆液本身工作性能影响,研究与传统惰性材料在工作性能、流动性能、泌水性能等方面的差别,发现采用同步注浆高性能水泥基改性材料新拌浆液在凝固前工作性能及凝固后强度、抗渗耐久性、抗侵蚀性等性能均较传统材料具有极大优势,确保了管片注浆施工质量.

    隧道工程盾构法管片安装同步注浆水泥基改性材料配合比优化

    复合石灰石粉-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

    解威威胡以婵池浩翁贻令...
    314-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煤灰与石灰石粉复掺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石灰石粉的不利影响,但当前缺少两者复掺时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量化指标研究.通过C20~C50混凝土试验,探讨不同比例复掺及用水量对强度的影响,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复掺时的强度影响系数.研究表明:掺量在15%以内时,石灰石粉会引起混凝土强度降低,但降幅较小,而当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变,降低2%~4%用水量时,掺加石灰石粉对强度基本没有影响,掺量在10%以内时对强度甚至是有利的;研究建立强度影响系数能够定量描述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复掺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为石灰石粉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水泥混凝土石灰石粉粉煤灰强度影响系数力学性能用水量

    基于多源固废的环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机理研究

    杨晓淼黄卫刘晓东罗桑...
    32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废旧沥青混合料(RAP)和废弃钢渣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掺量,实现对天然集料100%替代,研究选用由RAP料抽提得到的旧沥青和EPR(Epoxy for Recycle)环氧体系制备环氧沥青,并利用RAP料、钢渣、70号基质沥青和EPR环氧体系制备环氧沥青再生钢渣混合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环氧沥青的微观结构与改性机理、钢渣和RAP的表面纹理和与沥青黏结界面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体积膨胀性测试检测环氧沥青再生钢渣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长期体积安定性,并探究环氧体系掺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体系的加入可使环氧树脂和沥青形成相交互的结构,并在改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醚键C-O-C和酰胺N-H,提高了环氧沥青整体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钢渣粗糙度、孔隙率和与沥青之间的黏附性均高于RAP和玄武岩.相较基质沥青再生钢渣混合料,环氧沥青再生钢渣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且性能随环氧掺量的增加而提升,但两者低温抗裂性相差不大.综合性能和经济考虑,推荐使用的环氧掺量为20%.

    环氧沥青混合料钢渣RAP料路用性能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

    隧道管棚接头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刘建生胡瑞奇张海娜
    329-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隧道管棚接头处的力学性能,现对无接头管棚、丝扣连接管棚、丝扣+焊接管棚开展纯弯试验研究,研究不同连接形式管棚所受弯矩与其抗弯承载力、最大挠度、塑性阶段起始弯矩,以及纵向应变、环向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抗弯承载力、最大挠度和塑性阶段起始弯矩,无接头管棚>丝扣+焊接管棚>丝扣连接管棚.无接头管棚和丝扣连接管棚应变分布规律相同,丝扣+焊接管棚应变分布与焊缝质量有关;加载过程中,水泥砂浆开裂导致管棚中性轴向受压区移动.

    管棚接头纯弯试验抗弯承载力应变

    基于车辆载荷重复作用的热熔标线色度性能衰变研究

    胡江碧邱伟博谢方臣江长秋...
    33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面标线因经受车轮不断碾压其可视性会不断衰减,为探究车辆载荷重复作用对热熔标线色度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的加速加载设备模拟交通车辆碾压标线的情况,采集了白色热熔标线在小客车荷载0.2 MPa的轮压下经过36万次碾压过程中其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的变化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载荷重复作用下标线色品坐标无显著变化;而车辆载荷重复作用对亮度因数影响显著,亮度因数随车辆载荷重复作用次数的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但前期变化速率较快,后期趋于平缓;标线亮度因数与车辆载荷重复作用次数具有显著的对数相关关系,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两者的对数函数模型.试验方法和结果为标线寿命周期预测、标线养护检测时间和频率的确定提供了新途径.

    交通标志路面标线热熔标线车辆载荷色度性能

    UHPC外包层与钢管界面黏结性能的推出试验与性能分析

    艾四芽
    338-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外包UHP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UHPC外包层与钢管界面的黏结性能,以UHPC外包层-钢管界面处理措施(机械打磨、焊接竖向钢筋、焊接环向钢筋、焊接栓钉)为主要参数,开展了 13根试件的推出试验,研究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对界面破坏模式和荷载~相对滑移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界面处理或只进行机械打磨时,UHPC外包层-钢管界面的破坏形式为脆性破坏,此时名义界面黏结强度约为0.90 MPa;当有界面处理措施时,界面破坏形式改变为延性破坏,界面黏结破坏荷载和滑移刚度得到显著地提高,名义界面黏结强度可提高至1.39~2.65 MPa;当钢管外表面焊接环向钢筋或栓钉时,试件破坏时环向钢筋焊点焊缝或栓钉根部被剪断,焊点附近混凝土出现局部压碎现象.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UHPC外包层黏结性能推出试验

    改扩建工程中央分隔带保通开口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效果评估

    潘硕吴忠广许杰虞叶东...
    346-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保通开口是改扩建工程交通安全事故高发区,针对该部位临时交通安全设施尚无统一设置标准、部分施工现场设置方式随意、组合设置效果不佳等问题,建立了中央分隔带保通开口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效果评估模型.首先,选取路段饱和度、平均车速、车道占有率、路段行程延误和交通冲突数作为评估指标,构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央分隔带保通开口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建立了基于改进多维有限区间云模型的中央分隔带保通开口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效果评估模型;最后,依托安徽省宁芜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展开工程应用,建立VISSIM交通仿真模型,获取不同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下的通行安全及通行效率数据,代入评估模型进行计算并将评估结果与专家评判结果和其他三种评估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估结果与专家评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最高,应用于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效果评估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改道标志的设置位置对中央分隔带开口处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效果的影响最大.

    交通工程改扩建工程多维有限区间云模型CRITIC法中央分隔带保通开口临时交通安全设施

    资产管理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虞丽云赵越超王萍丁晓岩...
    354-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标《资产管理》国际ISO系列标准,分析了国内资产管理在公路养护运营期对公路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公路养护投资辅助决策、公路养护运营管理等方面应用的现状、应用水平(能力)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标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在公路养护管理各方面推广应用的建议计划.

    公路养护资产管理公路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公路养护投资辅助决策公路养护运营管理

    海南热带岛屿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实施路径

    王成鸿徐铭严斯傑陆旭东...
    363-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碳贸易政策发展背景下,为提升海南自贸港商品竞争力,推动国家"双碳"目标顺利实现,助力海南交通低碳转型发展,通过收集海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期能耗数据,分析碳排放特征与影响因素,结合海南自贸港发展要求与热带岛屿特点,构建海南省零碳服务区实施路径体系,通过实施零碳建筑改造工程、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植被碳汇提升工程、零碳智慧管控工程,实现服务区碳减排、碳替代、碳增汇、碳管控,使服务区具备良好的可持续碳中和能力,为海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整体实现零碳运营提供理论与经验.

    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碳排放特征实施路径

    邻近水库蓄水对既有公路隧道稳定性影响及优化措施分析

    高洋王万平刘云雨邱军领...
    369-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水库蓄水对既有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以潮惠高速公路某区段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无优化措施与施加止水帷幕措施的情况下,水库蓄水对既有隧道结构及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加固措施下,水库蓄水后隧道个别部位不能满足规范设计要求,地下水渗流对隧道产生影响较大,需采取必要的加固防护措施;在采用止水帷幕及趾板加固的优化措施后,隧道拱顶位移、轴力、弯矩较前者相比分别降低18.40%、31.52%、29.80%,降幅明显,同时孔隙水压力及渗流流量显著减小,较前者相比分别降低约40%与 20%.

    公路隧道水库蓄水止水帷幕渗流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