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锅炉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锅炉技术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锅炉技术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张建文

双月刊

1672-4763

gljs@shanghai-electric.com

021-64302391-8360

200245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250号

锅炉技术/Journal Boiler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导锅炉行业的方针政策,综合评述,科技新成果、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老产品改进,国内外发展新动向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炉煤气锅炉富氧燃烧特性及运行优化研究

    金亚飞廖立李嘉王渡...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高高炉煤气锅炉热效率,以某钢铁企业496 t/h高炉煤气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EBSILON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工况、不同富氧情况下的高炉煤气锅炉系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氧气体积分数为35%时,3个工况的锅炉热效率与普通空气助燃相比分别提高了 1.39%、1.24%、1.24%;绝热燃烧温度分别提高了 174 K、175 K、177 K;优化出3个工况下风机的最佳运行方案,3个工况下风机每年可节约的电费分别为1 025.744 6万元、687.671 5万元、326.547 9万元,每年燃料可节约的费用分别为1 218.735万元、971.649万元、757.953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每年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1.0 1 6 4×107 m3、8.106 ×106 m3、6.321×106m3,具有良好的减排效果;实施富氧燃烧技术有利于减少NOx的排放,降低脱硝成本.

    高炉煤气锅炉富氧燃烧经济性

    锅炉燃烧器低负荷超低排放的优化改造

    吴家欢李志涛陈雨新何明峰...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一种新型低负荷燃烧器(低NOx双分级旋流燃烧器)的结构特点及主要特性进行了介绍;对其在某电厂2×600 MW燃煤锅炉机组灵活性改造中的优化改造方案及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燃烧器可有效解决锅炉在低负荷下的燃烧器烧损、水冷壁高温腐蚀,以及煤种变化适应性问题;改造后,锅炉可在20%锅炉最大连续出力的负荷下不投油稳燃,锅炉效率可提升至93.37%,且NOx排放得到有效抑制,排放质量浓度为 35.9 mg/m3.

    低负荷稳燃性能DSB低NOx燃烧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

    生活垃圾与燃煤电站烟气-蒸汽耦合发电技术简析

    韦晓丽冯琰磊方鹏魏辉...
    14-2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及生活垃圾高效处理,探讨了燃煤机组与生活垃圾耦合发电的技术路线.在研究分析各种耦合方案的基础上,以750 t/d生活垃圾焚烧炉与300 MW等级亚临界机组耦合发电为例,针对高温烟气-蒸汽汽轮机侧双耦合方案进行了典型负荷工况的计算,分析了耦合后对燃煤锅炉的影响,并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案在技术上可行,且对燃煤机组的影响可控.与传统垃圾发电相比,此方案使垃圾发电的供电效率提高了 10%以上,吨垃圾造价成本降低了约13%.生活垃圾与燃煤电站烟气-蒸汽双耦合发电技术能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具有低碳、环保、低成本等优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烟气侧耦合蒸汽侧耦合烟气-蒸汽双耦合气化耦合RDF耦合技术经济分析

    超临界W火焰锅炉深度调峰运行试验研究

    胡明许天瑶刘忠轩吴震坤...
    21-2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超临界W火焰锅炉低负荷下的运行特性,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对某66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进行了深度调峰运行试验研究,并结合燃烧基础理论分析总结了电站锅炉调峰稳燃技术.结果表明:试验机组在无任何稳燃措施的情况下,最低稳燃负荷为35.77%额定负荷(约236.11 MW).低负荷运行期间,机组负荷、炉膛负压、燃烧状态等波动较大,但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颗粒物、NOx和SO2的排放均符合国家标准;厂用电率偏高,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偏低,机组热经济性差.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机组深度调峰提供参考.

    超临界机组W火焰锅炉深度调峰最低稳燃负荷稳燃技术

    煤粉锅炉协同处置油泥过程中NOx和SOx的排放特性研究

    陈善平吴曰丰陈勇袁国安...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泥中含有大量的S、N等污染物,采用煤粉锅炉协同处置油泥时,需要考虑协同处置对NOx和SOx生成的影响.首先对3种油泥样品进行固定床燃烧小试试验研究,得到了油泥的燃烧速率等基本燃烧特性和NOx、SOx等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其次通过敏感性分析和生成速率分析,结合基于误差传播的直接关系图解法建立了简化的煤粉炉协同处置油泥的NOx、SOx反应机理模型,包括36种组分132个反应,并耦合3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的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预测了油泥协同处置量对NOx与SOx生成的影响.研究发现:NO及SO2主要来自燃料,同时受温度、O2浓度和还原性基元的影响;协同处置油泥时NO生成量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协同处置量为3%时,炉膛出口处NO的平均浓度低于纯煤粉燃烧;炉膛出口处SO2的平均浓度随着协同处置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为预测煤粉炉协同处置油泥时污染物的生成奠定基础.

    油泥煤粉炉NOxSOx数值模拟

    燃煤电厂锅炉机组掺烧污泥的数值模拟与工程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叶骥李德波饶睦敏刘鹏宇...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度不断加快,污泥产量也在与日俱增,燃煤电厂锅炉机组掺烧污泥能够快速减量的同时做到无害化处理,是目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污泥处理方法.综述了基于燃煤锅炉机组掺烧污泥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发现目前已开展的数值模拟研究中,针对含水率较高的污泥应采用涡耗散模型进行气相湍流燃烧模拟以进一步提升模拟精度;现有数值模拟中普遍采用未考虑灰层阻力的焦炭燃烧模型,造成飞灰含碳量的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基于改进的焦炭燃烧模型对燃煤锅炉掺烧污泥进行掺混比进一步精确研究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污泥掺烧给燃煤锅炉带来的问题,开展燃烧调整数值模拟以优化掺混污泥后的炉内燃烧工况也是未来的热点研究方向.

    污泥掺烧燃煤电厂数值模拟燃烧特性燃烧调整

    超低负荷下660MW塔式锅炉低氧工况下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马达夫刘欢何翔关心...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锅炉在超低负荷下运行时通常过量空气系数较高,导致NOx浓度较高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锅炉在低氧工况下不同给煤位置的燃烧特性和NOx排放特性.结果表明:50%与30%汽轮机热耗率验收(THA)工况下采用相同磨煤机组合运行时,速度、烟气组分、温度分布规律类似,进粉位置上移导致主燃区上部温度升高且分布更均匀,切圆半径逐渐减小,燃尽风消旋作用使混合增强,因此有利于燃烧的稳定.2台磨煤机运行相比3台局部煤粉浓度更大,主燃区的燃烧温度更高,导致更多NOx生成;30%THA工况下,当下层磨煤机运行时冷灰斗附近温度较高;低氧工况下,NOx质量浓度最高值低于360 mg/m3,当负荷从50%THA降低至30%THA,炉膛出口 NOx浓度降低20.8%.

    超低负荷塔式炉低氧工况不同给粉位置燃烧过程

    四种先进超超临界机组候选镍基高温合金的平衡相析出行为研究

    陈震宇朱忠亮刘聚陈张杨...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Thermo-Calc软件研究了 4种先进超超临界机组候选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617、C-HRA-2、Inconel 740和C-HRA-1的平衡相析出规律,计算了 4种合金的高温相图,分析了主要析出相的析出行为,最后将计算结果同实验对比以验证准确性.结果表明:4种合金主要的析出相包括γ、γ'、σ、η及碳化物等;γ'、σ和η相的平衡析出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4种合金具有不同的碳化物类型、含量及析出范围,Inconel 617和C-HRA-2的碳化物为M23C3型(一次)与M6 C型(二次),Inconel 740和C-HRA-1的碳化物为MC型(一次)与M23C6型(二次),硼化物为C-HRA-2所特有.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与实验检测基本一致.掌握合金中主要析出相的热力学计算结果对了解合金的高温长时组织和性能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镍基合金析出相热力学先进超超临界

    不锈钢喷丸管热处理的可行性分析

    孙玉梅傅育文罗旭光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最大限度保证喷丸层在后续服役过程中的抗氧化作用,不锈钢喷丸管在锅炉制造单位一般不参与受热面管屏焊接后的重新再加热处理.通过Super304H-SB不锈钢喷丸管模拟管屏热处理的工艺性试验及电厂实炉取样检测Super304H-SB不锈钢喷丸管,发现喷丸层的氧化与碎化晶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碎化晶层的形貌、大小、厚度、再结晶速度等几乎不受热处理循环过程的影响,即提供给铬元素向内表面扩散的短路通道数量没有实质上的减少.结果表明:(745±15)℃消应力热处理及锅炉长期高温运行不会使喷丸层的组织产生明显退化,喷丸层依然可以保持较强的抗氧化性能.不锈钢喷丸管可以参与锅炉制造过程中的管屏焊后整体消应力热处理.

    喷丸管喷丸技术焊接热处理氧化性能模拟试验可行性

    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成本及效益分析

    高彦洁张斯文景雪晖王治云...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使燃煤电厂由传统提供电能的主体性电源逐步转变为容量可靠、调节灵活性强的基础性电源.燃煤电厂现有的调峰收益基本能覆盖由于灵活性改造所带来的成本增量.分别选取燃煤电厂不同参数空冷和湿冷机组为研究对象,从技术改造成本、煤耗成本、机组寿命损耗成本、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收益以及环境收益等方面对灵活性改造收益进行分析,通过结合经典案例并给出成本和收益的经验公式,量化分析灵活性改造后的燃煤机组对电网灵活性产生的效益.

    新能源消纳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成本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