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岩土控制变形工法的宁波野猪山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邵海波黄玉良谈识郭洪雨...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土控制变形工法具有经济和施工进度的可控性,在欧洲隧道建设中被广泛采用.本文依托宁波野猪山隧道工程,介绍了公路隧道采用岩土控制变形工法施工的探索尝试,从设计施工技术、施工效果现场监测、经济性等三方面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类似该软弱国岩地质条件下,采用岩土控制变形工法施工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随着国内施工人工费高涨和施工安全的日益重视,以机械化施工和大断面开挖为特色的新意法施工方法,在施工造价和施工进度的控制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和竞争力.

    公路隧道岩土控制变形工法施工技术

    堤溪沱江大桥倒塌模拟分析

    陆飞勇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以堤溪沱江大桥为研究对象.在结合有限元以及离散元技术基础上,针对该桥的倒塌过程进行模拟和对比研究.研究总共分为以下3个部分:首先,基于OpenGL图形平台,建立石拱桥参数化建模工具,并提供导出离散元计算程序3DEC可读文件的接口功能.其次,通过应用有限元工具ADINA对其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在一定工况下的该桥的易损点.最后,应用石拱桥建模工具建立堤溪沱江大桥分析模型导入到3DEC中,并根据易损点位置信息对该部分的块体单元进行细分,进而完成拱桥的倒塌模拟.倒塌模拟结果与堤溪沱江大桥倒塌现场进行了对比,从而论证了结合有限元和离散元技术进行桥梁倒塌全过程分析的可行性.

    拱桥建模有限元离散元倒塌模拟

    防水抗裂层防治反射裂缝的力学数值模拟分析

    郭昱葵刘兴东刘永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力学和热力耦合分析,研究不同温度情况下,防水抗裂功能层对路面结构沥青层底拉应力、基层层底拉应力、剪应力、弯沉和反射裂缝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防水抗裂功能层能够有效降低反射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情况,从而抑制反射裂缝的扩展;(2)适宜厚度的防水抗裂功能层具有良好的温度适应能力,在各种温度条件下都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影响较小,且抗裂效果稳定.建议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应尽量设置厚度不超过3cm且模量较高的防水抗裂功能层.

    防水抗裂层二维有限元偏荷载温度应力应力强度因子

    独柱小半径匝道弯桥的预偏心设置分析

    鲍志旺王晓芳刘双喜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本文根据小半径匝道弯桥的受力待性,对连续单点支承的小半径匝道弯桥,采用三维实体单元(SOUD65),运用实体力筋法,而不采用传统的梁单元,空间计算分析更加精确,对小半径匝道弯桥的支座预偏心设置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独柱预偏心对小半径匝道弯桥支座竖向反力及梁体位移的影响,独柱预偏心对梁体自重产生的扭矩的影响,独柱预偏心对预应力产生的扭矩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独柱预偏心设置对小半径匝道弯桥梁体内力的影响.

    独柱小半径弯梁桥匝道实体力筋法

    隧道路面温拌沥青施工技术及其环境经济效益

    吴军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云南省昆明市西北绕城高速公路长虫山和茨坝隧道的建设为工程依托,采用温拌沥青技术用于隧道路面的施工.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包括温拌沥青制作、骨料级配、混合料配比等内容,达到了路用性能要求.总结了温拌沥青在隧道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了各环节施工要点和质量管控方法,最后通过本工程的实践总结了该施工技术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实践表明温拌沥青技术不仅降低各种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排放,还可以节约燃料30%,相对于1.6%的沥青单价提高值,凸显了其经济效益.

    隧道路面温拌沥青最佳配方施工技术节能减排经济效益

    斜拉桥索力监控研究

    邵景松李国柱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某斜拉桥的施工监控工作,通过对每一施工阶段的索力监测,并结合理论计算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压力传感器及频率式索力仪对索力进行测定的方法,对结构监测指标参数加以控制,确保施工过程或经过调整后的施工过程通过有效的施工监控得以准确的实现.

    斜拉桥索力索力监测施工监控

    山区地形条件对高填方涵洞涵顶土压力及沉降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冯忠居潘放王景奇李军...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山区地形条件对高填方涵洞涵顶土压力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基于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不同涵洞结构断面型式、沟谷宽度、沟谷坡度条件下高填方涵洞涵顶土压力及其涵顶土体沉降变形规律,并结合计算结果提出相关的工程技术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沟谷宽度B与涵顶垂直土压力σz及土压力集中系数Ks呈正相关,沟谷坡度α与涵顶垂直土压力σz及土压力集中系数Ks呈负相关;②沟谷宽度小于5D、沟谷坡度大于45.时,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Ks较小,涵洞结构受力最有利,高填方涵洞施工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可能保留边坡;③不同涵型涵顶土压力及沉降变形特性差异较大,在高填方涵洞设计中应掌握不同断面型式涵洞各位置处的受力变形情况以及最不利点位置,综合考虑进行涵洞断面结构型式的合理选型.

    岩土工程高填方涵洞数值仿真土压力沉降差

    高填方涵洞EPS板减荷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潘放冯忠居王景奇李军...
    195-198,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高填方涵洞最佳减荷效果和优化减荷措施设计,通过有限元软件MARC研究了高填方涵洞在不同EPS模量、厚度和铺设范围等情况下的涵顶垂直土压力与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涵顶垂直土压力及涵顶内外填土差异沉降与EPS模量、铺设宽度呈正相关,其中EPS板模量取值不超过5MPa且在涵顶全宽范围铺设为宜;涵项垂直土压力与EPS板厚度呈负相关,但EPS厚度并非越大减荷效果越好,当其增至一定厚度后减荷效果基本不再增加,工程实际中建议EPS厚度取不超过80cm为宜.

    岩土工程高填方涵洞数值仿真土压力沉降差

    涵周土特性对高填方涵洞涵顶垂直土压力及变形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李军冯忠居王景奇潘放...
    19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涵周土特性对高填方涵洞涵顶土压力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基于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了不同涵顶填土模量、涵侧填土模量、地基土模量等因素对高填方不同结构型式涵洞涵顶土压力及其变形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计算结果提出相关的工程技术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涵填土模量E与涵侧填土模量Et的增大,涵顶垂直土压力σ2、涵顶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Ks及涵顶内外土体沉降差δ均呈现逐渐减小趋势,且涵侧填土模量Et较涵顶填土模量E影响更大;当涵侧填土模量大于涵顶填土模量的2倍时,Ks值可比二者相等时平均降低15%左右;②σz和Ks值随着地基土模量Ed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并非地基强度越大对高填方涵洞结构受力越有利,因此,当地基土质较差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而需采用地基处理时,应注意增大地基土模量对涵洞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③涵洞结构断面不同,涵顶填土的沉降变形及垂直土压力σz变化规律也不同,在高填方涵洞设计中,应掌握不同断面型式涵洞各位置处的受力变形情况以及最不利点位置,合理选择涵洞断面结构型式.

    岩土工程高填方涵洞数值仿真填土模量土压力沉降差

    山岭隧道抗震设计与减震措施研究

    沈昆张理贾毅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岭隧道是现代交通网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地下结构.对于建造在高烈度地震区的山岭隧道,其抗震分析的研究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山岭隧道地震破坏形式和震害机理,并针对我国目前山岭隧道采用地震系数法、反应位移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三种抗震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详细介绍了三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和特点以及各自的适用性.同时对山岭隧道减震措施和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了适合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的减震措施.在对当前山岭隧道研究成果评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不同抗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减震措施的适用性、时程分析法中地震波的确定以及减震层刚度的选择等.这些成果将为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对改善我国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工程山岭隧道震害机理抗震设计方法减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