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孙弘安

双月刊

1004-8332

gnsyxb@gnnu.cn

0797-8393677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经济开发区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由赣南师范学院主办,以反映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并积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教育等方面有新意、有特点的理论文章主要栏目有《心理学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客家研究》、《苏区史研究》、《艺术教育与研究》、《文科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版主要反映数、理、化、体育、中学理科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研究快报》、《基础数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实验研究》、《中学理科教学研究》、《教材教学研究》。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促进科学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于学科建设,着力培养学术新人。《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刊发了一批思想观点正确、学术理论价值较高的理论文章,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好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大16开,144页,双月20日出版,1、2、4、5期为社会科学版,3、6期为自然科学版。国内统一刊号:CN36-1037/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8332。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工程范式"推进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陈义旺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完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标志着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全面开启新的征程.但教育强国建设提速,高校分类管理加快,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对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在大学职能的充分发挥、办学育人的条件建设、治校理教的改革实践等方面与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建设还有差距.站在新起点,要主动对接国家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聚焦为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的总目标,打破常规重塑"543"育人体系,全力以赴实施"464"行动计划,以"工程范式"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建设.

    工程范式高校分类管理"543"育人体系"464"行动计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方法探析

    肖嘉炜肖行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要取得实效,关键是在"六个必须坚持"指引下,深刻把握科学方法."进教材"应坚持回归与超越相结合,用好统编教材;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编好辅助教材;坚持重点与协同相结合,写好课程思政教材,因时而进,准确把握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的有机性."进课堂"应坚持整体学习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真理的力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深;坚持找准小切口与呈现大主题相结合,以透彻的说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以鲜活的事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活,因事而化,精确把握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准确度."进头脑"应坚持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坚持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坚持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相结合,坚持观察现象与把握本质相结合,不断增进学生的政治、思想、理论、情感认同,因势而新,在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中,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并外化为行动自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

    邹佰峰陈红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的观点,探寻文艺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对文艺本质、文艺批评、文艺创作的科学认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就是人民的文艺,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除此之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生产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生产思想.

    习近平文艺本质文艺批判中国精神

    中央苏区红军模范制度建设述论

    谢庐明何清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军模范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开展英模表彰的最早实践探索,是人民军队先进模范工作的历史源头,在中国共产党军队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央苏区红军模范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的必然要求,是红军发展的内在要求.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红军模范表彰的指导和实践,红军指战员的积极参与是红军模范制度建立的重要条件.中央苏区红军在建立模范组织、表彰模范个人、宣传模范事迹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政治建军"和"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在红军中的实践,整顿了地方武装,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红军模范制度政治建军

    毛泽东中央苏区调查研究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

    谢建平戴国靖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研究是毛泽东一直倡导的好作风、好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之一.中央苏区时期,为开辟中国式革命新道路,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倾向,指导革命斗争工作,毛泽东围绕武装割据、土地斗争、城镇商业、军事调查、经济建设与政权建设等相关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又深入的调查研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既要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也要注意调查研究方法;要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好模范带头的示范作用.同时启示我们要想做好调查研究必须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调查研究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社会治理思想及当代启示

    曲洪波车畅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十年间经历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党的建设,毛泽东社会治理思想逐渐走向成熟.毛泽东强调在根据地的社会治理中必须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民主选举,依靠人民推动根据地建设;必须要发展生产力,开展土地革命,发展根据地的经济;必须要普及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推动根据地的社会建设;必须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关心群众利益,改善根据地人民生活.

    毛泽东社会治理根据地中央苏区时期

    抗战与朱自清文论思想的转变

    许丽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认为朱自清文论思想的转变发生在抗战胜利后.事实上,朱自清的转变与1937年以来的抗战密切相关.通过抗战前后的文本比对,可见朱自清在文学本质论、文学语言论、文学效用论等方面的变化.从文学本质论看,他由拥护"人的文学"转向倡导"人民文学".从文学语言论看,他由提出"文贵曲不贵直"转向认同"喜闻乐见"的"活语言".从文学效用论看,他由强调"自然效用"转向迎回"文以载道".这不为朱自清所独有,而是抗战后审美派思想变化的缩影.故抗战后中国现代文论呈现"向左转"的整体态势.不过,对艺术性的持续关注、对民间复杂性的认知、对文化多样性的坚守等仍构成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自清文论思想抗日战争转变

    私语真情——论《丰韵情书》的书信叙事世界

    赖晓君黄莹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韵情书》是晚明小说家邓志谟编辑的一本类书体小说集.全书分为六卷,主要收录"室家""金兰""幽闺"等人物之间的书信往来,并由小序、书信、评点、插图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这一独特的叙事艺术不仅将书信的"私人叙事"转换为公共视野中供市民阅读的通俗读物,在表现人物情感的隐秘性和真实性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丰韵情书》邓志谟私人叙事

    以诗法为文法:黄庭坚文章学理论构建及其创作实践

    钟诗雅吴中胜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诗派有门可入,有法可循,在北宋中后期至南宋影响广泛,蔚为大观.黄庭坚虽以诗名世,但其对文法也有所探索,他打通诗法与文法的界限,从诗法中抽绎出文法,涉及"篇法""句法""字法""用事之法"等方面,提出了"法度""关键""布置"等概念,用以指导文章创作,之后经由门人后学继承发挥,影响深远,促进了南宋文章学之深化.而黄庭坚本人也因其诗律精深,故在"近于诗者"的短篇文章创作方面取得佳绩,有文章"愈小愈工"之称,他的题跋、尺牍等短篇文章精巧蕴藉、富含理趣,其中很多谈论做人、治学、诗文的文字,有精辟的见解.

    黄庭坚诗法文法以诗法为文法

    从满汉接触底层看北京官话"敞开(儿)"的副词化

    杨春宇巩瑶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官话"敞开(儿)"一词由于受到清代满语的影响,在原有动词基础上又衍生了情状副词的性质和用法,具有很强地域性和独特性.论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古代汉语语料库中含有情状副词"敞开(儿)"的语料进行耙梳整理,分析了北京官话方言词"敞开(儿)"副词化的特殊来源、过程及其用法分布等问题,并试从满汉接触底层的视角进行解释,认为"敞开(儿)"的副词化用法,来源于满语回归词"cang-kai",具体的底层来源应是无圈点满文"敞盖儿".

    "敞开(儿)"北京官话满汉接触底层敞盖儿副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