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教育研究
甘肃教育研究

王铁军

月刊

2096-9937

gsjyyj@qq.com

0931-8485535 8485618 8484797

730031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曹家巷1号新闻出版大厦16楼

甘肃教育研究/Journal Gansu Education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大学生朋辈道德示范教育的构建及其运用

    王皓然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德育正面临诸多挑战,单纯依靠高校教师的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朋辈道德示范教育的开展能够优化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和思政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领导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深入讨论了大学生朋辈道德示范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并基于此提出了创新朋辈教育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朋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搭建朋辈教育教学平台,积极开展朋辈教育教学活动;融合理论与实践,优化高校朋辈教育者的培育体系等大学生朋辈道德示范教育的构建策略,以期优化高校道德教育教学环境,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高等道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道德教育总体水平提升.

    大学生朋辈道德示范教育构建应用

    职业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党建+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吴梦嘉王永嘉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党建+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是劳动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应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育人路径.职业院校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应当从加强学生思想引领、优化教学途径、营造劳动氛围、创新激励机制、汇聚劳动资源、形成育人合力等方面,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创造、勇于奋斗.

    "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劳动教育

    "浙江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徐晓芳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浙江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但高职院校对"浙江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浙江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有待优化以及"浙江精神"与思政教育关联性不足等构成了影响"浙江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成效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学校统筹规划、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教师对"浙江精神"的了解、打造"浙江精神"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精品项目以及开设浙江地域文化相关选修课等提高"浙江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成效的对策.

    浙江精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路径探究

    刘青旭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余年党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荣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无穷智慧.为深刻把握"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历届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以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本文以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切入点,以价值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为框架,对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剖析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党史学习教育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毛柯文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思政课融入红色文化仍面临一些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包括融入红色精神、丰富呈现形式、加强校内外合作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从而促进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

    红色文化高中思政课育人价值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和优化路径研究

    薛钧元毛海波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教育强国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肩负着为国家培育人才、培育社会主义栋梁的重要任务.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因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陈旧、教育队伍质量不高等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育人性不足的缺陷.同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和问题.本文立足实际,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探究了其优化路径,以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挑战优化路径

    "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的融合路径探索

    杨晓锋刘宏玮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四史"教育是实现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的重要基石,同时"四史"也是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进行融合不仅可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而且符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现实诉求,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的融合依然存在不足.针对当前两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应积极改进两者融合的实现路径,促使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进而实现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四史"教育高校思政课程融合路径

    基于美育素养提升的高校职前教师艺术教育的优势与价值探析——以音乐教育为例

    沙卉李晓蕙王岑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1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具备良好的美育素养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对其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艺术教育作为提升美育素养的核心,能够助力广大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识别美和创造美,同时有助于贯彻落实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本文将以教师美育素养提升为目的,以音乐教育为例,阐述高校职前教师艺术教育的优势和价值,从而积极探索提升教师美育能力的培训措施,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美育素养艺术教育职前教师教育音乐教育

    OBE理念下国际贸易学研讨式教学改革探索

    涂远芬王帆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下,贸易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对国际经贸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基于OBE理念对国际贸易学课程进行研讨式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国际经贸人才具有借鉴意义.据此,本文基于OBE理念和研讨式教学的内涵,分析了OBE理念下国际贸易学研讨式教学改革的优势,同时介绍了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步骤、教学实施效果以及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启示,以期促进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OBE理念研讨式教学国际贸易学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视角下社会保障学教学改革探究

    田钰燕奉海春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融入社会保障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可以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释放出的强大的治理效能.但当前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实践存在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把握不清、参与课程思政教师能力不足、课程思政的相关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强化课程思政理念、提高课程思政能力和完善课程思政保障机制等改革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

    课程思政社会保障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