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

半月刊

1673-9019

gsny@21cn.com

0931-8488370 8465630 4560928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武都路498号

甘肃农业/Journal GANSU NONGYE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是: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聚焦“三农”,关注经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支持河北省乡村振兴的现状、障碍及对策研究

    魏冬梅邵晗宇董晨夕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通过其强大的渗透力和创新力,为乡村发展和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数字经济对于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河北省,分析了数字经济支持河北省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梳理了河北省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具体举措,指出了河北省利用数字经济支持乡村振兴的障碍和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

    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助推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李鹤宇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商务的广泛推广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视为推动农村快速走向富裕道路的有效手段.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中,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积极盘活农村现有资源,激发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潜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进而加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人才匮乏、电子商务利润不佳、物流运输难题以及监管体系不完善等核心问题,剖析了当前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电子商务如何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旨在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加速乡村振兴进程.

    "互联网+"乡村振兴电子商务农业经济

    乡村振兴战略下南阳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田珂雪沙文沛申玉林
    66-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如今,南阳市主攻七大集群、17个重点产业链,对产业制定延链、补链、强链计划,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力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高地.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南阳市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聚焦乡村特色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产业融合,建设和美乡村;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建议,以期为南阳市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特色产业乡村特色对策建议南阳

    乡村振兴背景下黄花产业发展研究——以大同市为例

    孙泉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花,具有经济价值高、生态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山西省大同市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黄花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在黄花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品牌建设缓慢、产业融合度低、灌溉水源缺乏、病虫害易发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加大大同黄花品牌建设力度、延长黄花产业链、改善黄花种植条件、科学防治虫害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大同市黄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黄花产业山西大同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临夏州农村金融服务满意度评价研究

    张恒刘国勇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不仅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内容,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焦点,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城乡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金融服务产品、金融服务软件配置和金融服务硬件配置3个方面对临夏州农村金融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临夏州农村金融服务满意度处于一般与较为满意之间,处于偏低水平.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加快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机构员工业务水平、加强乡镇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农村金融服务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临夏州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路径探究

    谢圣召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我国乡村建设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据此,通过深入理解宜居乡村、宜业乡村、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得出宜居乡村应是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乡村,宜业乡村应是满足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乡村,和美乡村应是"和"与"美"相互融合发展的乡村.同时,根据乡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对和美乡村建设的价值意蕴进行了深刻剖析,进而提出了建设和美乡村的现实路径.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乡村建设

    基于SWOT分析的瓜州县锁阳城镇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康莉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对于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物质条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旅产业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分析了瓜州县锁阳城镇当前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探索适合锁阳城镇的文旅产业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路径锁阳城镇

    茶旅融合视角下景迈山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

    熊慧陈娅蓉周俊锋王奇...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填补了茶类世界遗产的空白,成为全球首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茶产业作为云南普洱的支柱产业,通过茶产业带动旅游业,有利于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本文在茶旅融合的视角下,以景迈山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为主要研究内容,阐述景迈山茶旅融合发展的现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延长茶旅产业链、提升村民茶旅意识并培育人才、加强市场营销推广等茶旅融合发展路径,进而为景迈山茶旅融合和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

    茶旅融合茶文化景迈山融合发展

    游客视角下的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吸引力评价研究

    段悦菊春燕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旅游吸引力是激发游客兴趣和促进旅游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文章以新疆乌鲁木齐县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综合评价其乡村旅游吸引力.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综合吸引力明显.旅游资源和旅游可达度对游客吸引力较高,旅游服务吸引力最低.知名度、自然景观、田园氛围、住宿条件、餐饮条件是游客选择旅游的主要动机,交通设施配置、购物条件、活动项目设计、信息获取、从业者服务水平是旅游发展亟需改善的环节.今后应从强化旅游吸引力、完善旅游服务吸引力、提升旅游氛围吸引力、优化旅游可达度吸引力、扩大旅游形象吸引力等五个方面提高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吸引力.

    乡村旅游吸引力评价游客视角乌鲁木齐县

    特色古村落旅游发展思路探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

    王宇阳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洲村人文旅游资源众多,开发乡村旅游有助于保护历史风貌,可以促进岭南文化传承,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当地民众生活品质.由于自身旅游产品缺乏竞争能力、相关产业规划不足、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等原因,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当地应当将岭南文化作为特色,不断开拓文艺旅游资源,培育专业人才,吸引多元化主体进入产业,推动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建议.

    旅游发展古村落小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