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黄高宝

双月刊

1003-4315

gsauxb@gsau.edu.cn

0931-7631144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迎门村1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系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草业科学、兽医、农学、林学、园艺、资源环境、仪器科学、机电工程、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本刊每4期正刊,此外,每年还面向社科和行政、教学管理办1-2期增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加藏羊发情周期输卵管和子宫中THRs的表达及分布

    张光敏高何璇陶乐凯何玉琴...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阐明甘加藏羊(Ovis aries)发情周期甲状腺激素受体α(THRα)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THRβ)在输卵管和子宫中表达,探讨其对藏羊繁殖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未孕处于发情周期和乏情期的甘加藏羊30只,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了发情周期和乏情期输卵管和子宫组织THRα和THRβ mRNA及其蛋白含量的表达和分布.[结果]THRα、THRβ mRNA及其蛋白在藏羊发情周期和乏情期输卵管和子宫中均有表达,输卵管中THRα、THRβ mRNA表达量在发情后期最高,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时期和乏情期;子宫中发情期表达量最高,与其他时期差异显著(P<0.05).THRβ mRNA的平均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THRα mRNA.输卵管组织中THRα蛋白在发情后期表达量最高,子宫中发情期最高,显著(P<0.05)高于与其他时期.输卵管和子宫中THRβ蛋白在发情后期表达量最高,与其他时期差异显著(P<0.05).乏情期THRα、THRβ mRNA及其蛋白的平均表达量显著低于发情周期各时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藏羊发情周期THRα和THRβ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输卵管的黏膜上皮、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和肌层,在子宫中主要表现在基质细胞和子宫腺.[结论]THRα和THRβ二者两者浓度差异性表达,表明THRs对甘加藏羊发情时期的输卵管和子宫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能参与甘加藏羊生殖生理活动.

    甘加藏羊输卵管子宫发情周期

    四海舒郁丸介导miRNA-494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干预作用

    陈茜茜伊琳顾远晖徐静...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四海舒郁丸含药血清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miRNA-494及靶基因PTEN和相关通路PI3K/AKT的干预机制.[方法]将2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海舒郁丸低、中、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每组5 只,灌胃给药后制备四海舒郁丸含药血清和空白组血清(等量生理盐水)并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细胞.试验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选用KTC-1细胞株,分为空白组(2 mL/(100 g·d)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24、0.48、0.96 g/(100 g·d)),正常组甲状腺组织细胞选用Nthy-ori-3-1.通过CCK-8探究细胞的活力的影响;RT-qPCR检测miRNA-494-5p及PTEN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及下游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四海舒郁丸能抑制KTC-1细胞的活性,且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1),但无时间依赖性;相比较于KTC-1空白组,四海舒郁丸低、中、高剂量组中miRNA-494-5p的mRNA表达均降低(P<0.01),PTEN的mRNA表达量增加,其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组中p-PI3K/p-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而PTEN蛋白表达均有所增加(P<0.01).[结论]四海舒郁丸含药血清通过下调miRNA-494-5p后负向调控PTEN进而阻断PI3K/AKT通路对PTC发挥辅助抑癌作用.

    四海舒郁丸miRNA-494甲状腺乳头状癌PTENPI3K/AKT

    孵化过程中鸡胚性别分化期的判定

    王梦磊赵思琦徐梦竹王璐平...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鸡胚孵化过程中,通过不同方法判断其性别分化的时间.[方法]以黄羽肉鸡胚蛋为研究对象,孵化黄羽肉鸡胚蛋(温度37.8℃,相对湿度60%).分别通过胚线观察法、生殖腺器官形态观察法、组织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来判断鸡的性别分化期,试验重复3次.[结果]通过胚线观察法分析发现,在鸡胚孵化期第3天,可以通过血管分支的粗细和形态来辨别雌雄.通过生殖腺器官的观察,在孵化期第8天,能够明显关察到雄性性腺对称发育,雌性性腺则不对称发育.通过组织学形态鉴定,在孵化期第7~10天,观察到雄性性腺有类似于曲精细管的团索状结构出现,雌性性腺有皮髓结构出现,能够判定鸡胚性别分化期可能为胚胎孵化期第7天.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孵化期第3~10天,观察到雄性个体有1条扩增条带,其大小是为550 bp左右,观察到雌性个体有2条扩增条带,其大小为550 bp和450 bp左右,因此判定性别分化期可能为孵化期第3天.[结论]综上判定鸡性别分化期约在胚胎孵化期第3~8天.

    鸡胚孵化性别分化判定

    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尚小龙朱珠张倍明林金杏...
    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粪便微生物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以及影响.[方法]以SPF级BKS-DB雄性小鼠为T2DM模型,通过测定对照组(CN组)和模型组(T2DM组)粪便微生物16SrRNA基因分析其群落结构与组成.[结果]门水平上,发现T2DM模型组小鼠粪便中蝴蝶菌门、弯曲杆菌门菌群丰度显著高于CN组.属水平中,T2DM组发现16个特有菌属,其中丰度占比最大的是库特氏菌属.在差异显著的前10个菌属中,9个菌属T2DM组菌群丰度显著高于CN组(P<0.05),仅有1个菌群丰度显著低于CN组.通过LEfSe分析,发现厌氧菌属、棒状杆菌属在T2DM模型组出现富集,而这两种菌属都存在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与糖尿病呈正相关存在.[结论]在T2DM模型小鼠的粪便中,蝴蝶菌门、拟杆菌属等菌群出现高表达现象,同时,厌氧菌属、棒状杆菌属也出现了失衡,这可能导致了机体免疫力降低,正向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Ⅱ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粪便微生物

    外源水杨酸影响蚕豆幼苗耐盐性的生理机制

    刘伟龙子轩张兴民顾文媛...
    36-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外源水杨酸(SA)对蚕豆盐胁迫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在150 mmol/L的NaCl胁迫下,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SA处理(0(T1)、0.5(T2)、1.0(T3)、1.5(T4)和2.0 mmol/L(T5))对蚕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探讨SA增强其耐盐性的生理机制.[结果]盐胁迫下,0.5~1.5 mmol/L SA显著降低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根系活力(Ra),促进了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含量(SP)的积累,增加了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及总叶绿素含量,同时降低根和叶中Na+含量,增加K+、Ca2+和Mg2+离子的吸收(P<0.05);2.0 mmol/L SA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MDA与叶和根中N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Ra、Chl a、Chl b、叶和根中的K+、Ca2+、Mg2+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特征值>1 的 2 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1.878%和25.628%,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7.507%.根据主成分得分排名可知,SA对盐胁迫的缓解能力为:T3>T4>T2>T5>T1.[结论]SA通过增强蚕豆幼苗的渗透调节、根系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维持离子吸收平衡,提高叶绿素含量,缓解盐胁迫,以1.0 mmol/L的SA喷施处理效果最好.

    蚕豆水杨酸渗透调节离子含量NaCl胁迫

    不同光质对马铃薯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金彦君祝洪沙王金禹李成东...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究不同光质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调节规律.[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供试材料,研究白光、远红光、红光、绿光、蓝光、紫外光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光质对植株生长具有不同调节作用,红光处理下株高、根表面积、叶绿素含量、单个块茎重较白光分别增加37.20%、35.54%、18.82%、112.69%,单株结薯数较白光降低50.70%;蓝光处理下根表面积、蒸腾速率、单株结薯数、单个块茎质量、单株产量较白光分别增加18.98%、17.02%、25.91%、65.67%、108.11%;绿光处理下茎粗、净光合速率、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较白光分别降低20.45%、6.44%、22.56%、22.45%;远红光处理下根长、根表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较白光分别降低24.73%、30.91%、26.47%、10.67%、34.75%;紫外光处理下株高、根表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较白光分别降低21.72%、20.75%、21.18%、7.78%、15.60%.[结论]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表明,蓝光可有效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光合效率,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蓝光照射提高马铃薯种薯生产效率.

    马铃薯光质植株生长光合特性

    水杨酸及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缓解效应

    雷恭鑫白明兴万文华杨小雯...
    54-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及两者的复合处理对玉米幼苗的缓解效应.[方法]以盐敏感自交系PH4CV玉米为试验材料,在180 mmol/L的盐胁迫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SA、5-ALA处理液及其最佳浓度复合处理液,测定玉米幼苗的苗长、根长、地上鲜质量和地下鲜质量,叶片和根系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为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结果]在盐胁迫下,当外源SA、5-ALA单独施用时,随着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的苗长、根长、地上鲜质量、地下鲜质量和玉米幼苗叶片和根系的CAT、SOD、POD活性基本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浓度过高会抑制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当最佳浓度SA、5-ALA复合施用时,玉米幼苗的各表型性状和生理特性都呈增加的趋势,且比两种激素单独施用的缓解效果好.多指标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0.5 mmol/L SA、50 mg/L 5-ALA单独施用和1/2(50 mg/L 5-ALA)+0.5 mmol/L SA复合施用时,缓解玉米幼苗盐胁迫的效果较好.[结论]单独添加适宜浓度的外源SA、5-ALA均能增强玉米幼苗的耐盐性,并且两者复合施用时,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更佳.

    玉米水杨酸5-氨基乙酰丙酸盐胁迫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露地西葫芦产量、品质和养分分配的影响

    杨龙涛尚玮瑶万子龙杨海兴...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适宜西北地区露地种植西葫芦的合理施肥模式.[方法]以西葫芦品种华玉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CK0)、常规施肥(CK1)、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400 kg/667 m2生物有机肥(T1),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600 kg/667 m2生物有机肥(T2),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800 kg/667 m2生物有机肥(T3)5个处理,研究对西葫芦生长指标、品质、产量、干物质和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600 kg/667 m2生物有机肥(T2)处理经济效益最佳,且植株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显著高于常规施肥(CK1)处理,较CK1处理,T2处理总干物质质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分别提高了9.84%、9.37%、8.21%和23.73%,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2.73%,同时,西葫芦果实的氮素、磷素和钾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50%、14.29%和10.99%.[结论]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600 kg/667 m2生物有机肥处理收益最佳,并显著提高西胡芦的品质和产量,促进西葫芦养分吸收与积累.

    西葫芦化肥减施生物有机肥经济效益产量品质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紫甘蓝产量、品质及干物质和养分分配的影响

    尚玮瑶杨龙涛万子龙杨海兴...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西北高原紫甘蓝提质增效的适宜施肥模式.[方法]以紫甘蓝品种紫宝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0),当地常规施肥(CK1),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400),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600 kg/667 m2生物有机肥(T600),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800 kg/667 m2生物有机肥(T800),测定分析紫甘蓝产量、品质、干物质和养分吸收积累.[结果]与CK1相比,T600处理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分别提高了 5.00%、12.5%和 17.39%;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 19.09%、9.35%和18.87%.紫甘蓝的经济效益以T600处理最佳,较CK1提高了982.96元/667 m2.T600处理总干物质积累量较CK1提高10.43%,叶球氮素、磷素、钾素积累量分提高了7.49%、18.75%和12.86%.[结论]化肥减量30%平衡施肥+600 kg/667 m2生物有机肥能够促进紫甘蓝养分合理分配和吸收积累,提质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最高.

    紫甘蓝化肥减施平衡施肥生物有机肥养分吸收分配

    覆盖对旱地玉米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强蓉蓉马建涛柴雨葳吕莹莹...
    83-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覆盖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陇中半干旱地区设置秸秆带状覆盖(SM)、白膜双垄沟覆盖(BM)及露地无覆盖(CK)3个栽培处理,分析不同覆盖措施对春玉米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覆盖对春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温度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与CK相比,SM处理降低了苗期~成熟期0~25 cm土壤温度0~1.1℃,而BM处理则增温0.2~3℃,并且SM和BM处理各生育时期的降幅和增幅均在苗期最大.各土层间,SM处理0~25 cm土层平均较CK降低0.6℃,以10 cm土层降幅最大;而BM平均增温0.6℃,以25 cm土层增幅最大.覆盖处理能显著增加春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与CK相比,SM和BM处理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32.4%和34.6%,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3.4%和48.9%.相关分析发现,玉米籽粒产量与穗粒数显著正相关(r=0.771*),即覆盖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来提高玉米产量.[结论]地膜和秸秆带状覆盖均能调控春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并能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而秸秆带状覆盖能提高废旧秸秆资源利用率,可作为旱地玉米绿色可持续生产的栽培技术.

    秸秆带状覆盖地膜覆盖土壤温度产量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