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省农学会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省农学会

王恒炜

月刊

1001-1463

gsbianjibu@163.com;gsbianjibu@126.com

0931-7614994

730070

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甘肃农业科技/Journal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甘肃省农科院和甘肃省农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本刊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以促进科技进步、服务科教兴农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学术与技术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办刊方针,坚持突出西北地方特色和报道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及可读性,适合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村科技骨干和农民技术员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新阶段甘肃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制度构建

    乔德华马丽荣陈文杰白贺兰...
    687-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进入农村振兴新阶段的标志,农村振兴新阶段反贫困的战略重点是逐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相对于绝对贫困而言,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更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更需要措施的针对性、精准性和系统性,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化的政策制度体系.根据国家相关发展战略和甘肃省情实际,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主要目标,采用系统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建立涵盖收入增长体系、产业发展体系、人才培育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基础建设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环境保护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乡村治理体系等九大政策体系的《甘肃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1+N"长效机制》制度框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乡村振兴新阶段相对贫困乡村振兴甘肃省

    对加快推动甘肃特色优势农业走出去的思考

    王璠
    696-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推动甘肃特色优势农业对外开放,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甘肃特色农业在技术、产品、经营模式、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优势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中亚五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发展的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农业技术出口和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方面总结了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业走出去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大力推动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走出去;大力推动甘肃特色优势农业技术走出去;大力推进甘肃特色优势农业的经营模式走出去;大力推进甘肃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走出去实施"土地进口"战略等推进甘肃特色优势农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甘肃特色优势农业农产品走出去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生产性能评价

    俞华林杨继忠魏孔梅赵宝勰...
    701-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了解银春11号的生产特性,依据 2016-2017 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 2018 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对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春 11 号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16、2017 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品种西旱 2 号增产 13.25%、9.90%;银春 11 号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2016、2017 年高稳系数分别为 102.82、100.06,均高于对照品种西旱 2 号的 90.90;银春 11 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16、2017 年适应度分别为 80%、60%,在各试验点中增产点率为 90%.综上,银春 11 号丰产性、稳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强,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春麦区栽培.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不同燕麦品种在甘肃半干旱区的适应性研究

    周阳周品张官禄周宏伟...
    705-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筛选栽培高产优质燕麦品种,为山丹地区燕麦草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引进的 6 个燕麦品种为材料,对物候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 个燕麦品种在山丹县均能正长生育,生育期牧乐思、陇燕 3 号最长,均为 111 d;青海 444 最短,为 100 d.株高牧乐思最高,为 114.2 cm,与爱沃126、陇燕 3 号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其他燕株高麦品种(P<0.05).爱沃 126 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最高,分别为 13 163.0、5 124.2 kg/hm2.6 个燕麦品种中爱沃 126 的株高、茎粗,叶片长宽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且分蘖数也较优,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爱沃 126 的综合评分最高,在山丹半干旱区生产适应性最好,最适合在山丹县半干旱区种植推广,其次是牧乐思和陇燕 3 号.

    燕麦品种半干旱区甘肃农艺性状产量性状

    基于高温高湿条件下苹果加工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分析

    宋娟康三江张海燕曾朝珍...
    711-723,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发酵对苹果品质影响的内在机制,为苹果功能成分及代谢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助力苹果产业纵深发展.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高温高湿条件下苹果加工过程产生的各类差异代谢化合物,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聚类热图、偏最小二乘判别方法、KEGG通路富集等对代谢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了不同发酵过程中苹果代谢组成的显著阶段性变化,代谢物质鉴定表明,存在334种代谢物,其中脂质和类脂分子所占比例最大,达到 44.61%.利用聚类树图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揭示了在发酵末期苹果样本的代谢物水平明显高于未发酵样本,有效地区分了不同发酵阶段的苹果样本.通过KEGG路径分析进一步指出,苹果的苯丙素生物合成和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在发酵期间非常活跃,并且在高温条件下激活了玉米素生物合成和鞘脂代谢的特定途径,这对苹果的高温适应性和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非靶向代谢组学苹果高温发酵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多样性质量控制风味形成

    基于D-optimal法优化香菇菌种培养基质配方的研究

    任爱民包玉政韩爱民李通...
    724-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和优化香菇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基质配方,采用D-optimal设计方法,以麦粒和木屑不同配比为原料优化香菇原种培养基质,以木屑、玉米芯、麸皮不同配比为原料优化香菇栽培种培养基质,以香菇品种L808 作为供试菌种,分别以其菌丝萌发期、菌丝长速、满袋期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各评价指标的测量,建立了各配比基质与香菇培养基质配方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模型,从而科学的优化出香菇原种及栽培种栽培基质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香菇原种栽培基质最优配方为 50%麦粒+50%木屑;香菇栽培种栽培基质最优配方为37.69%玉米芯+23.33%麸皮+38.98%木屑.在以上 2个配方的栽培基质接种后,香菇菌丝的生长旺盛,萌发期短、满袋期短,且理化性质较优,说明优化得到的栽培基质配方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该设计方法也在优化培养料配比上是科学并且可行的.

    D-optimal法香菇原种栽培种培养基质配方

    外源物质对盐碱胁迫下垂丝海棠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达建东郭润霞高立杨李平...
    734-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褪黑素和2,4-表油菜素内酯在盐碱胁迫下对垂丝海棠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以 9~10叶龄垂丝海棠实生苗为材料,设置 200 μmol/L褪黑素喷施、200 μmol/L褪黑素+0.2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叠加喷施、0.2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喷施 3 个处理,研究其对垂丝海棠盐碱胁迫下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和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褪黑素和 2,4-表油菜素内酯可显著提高盐碱胁迫下垂丝海棠叶片的相对导电率、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从而缓解盐碱胁迫对垂丝海棠生长的抑制.本试验中,缓解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褪黑素、2,4-表油菜素内酯、二者叠加使用.

    垂丝海棠盐碱胁迫褪黑素2,4-表油菜素内酯

    不同氮处理对切花玫瑰生长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梁志奇高博彭权权徐文珍...
    740-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进行不同施氮量对兰州新区切花玫瑰生长发育、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以明确兰州新区切花玫瑰适宜的施氮量.以切花玫瑰洛神为试验材料,设置 5 个施氮浓度(0、600、900、1 200、1 500 mg/L),研究了对切花玫瑰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浓度的增加,洛神玫瑰的株高和花梗长呈现上升的趋势;茎粗、叶幅、节间数、花朵横径、花朵纵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胞间CO2 浓度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相比不施氮对照,不同氮浓度处理的洛神玫瑰各指标上升和下降幅度均有所差异,表明各施氮处理对洛神玫瑰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且以施氮浓度为 900 mg/L时效果最佳,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分别较对照不施氮提高了 53.32%、37.98%、45.74%;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为 14.17 μmol/(m2·s),较不施氮对照提高了 73.47%;气孔导度(Gs)为 0.068 mol/(m2·s),较不施氮对照提高了 51.41%;蒸腾速率(Tr)为 183.60 g/(m2·h),较不施氮对照提高了 40.49%;叶片的胞间CO2 浓度(Ci)达到最低值,为 619 μmol/mol,较不施氮对照降低了 12.94%;产量最高,为 24 枝/m2,较不施氮对照增产 33.33%.由此可见,施氮浓度为 900 mg/L时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洛神玫瑰产量,改善其品质和性状,还可以促进洛神玫瑰的光合能力,是兰州新区玻璃温室鲜切玫瑰洛神的最佳施氮量.

    切花玫瑰洛神玫瑰施氮量生长光合特性产量

    矾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任俞新
    747-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矾根组培快繁体系,以矾根去顶尖幼嫩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2.4-D 3.0 mg/L+6-BA 0.3 mg/L,愈伤诱导率达到93.0%,团块较大,结构较松散,有颗粒状态,个别团块呈水浸状;以最优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MS+2.4-D 2.0 mg/L+6-BA 0.2 mg/L进行扩增,愈伤组织发育较好,结构较松散,颗粒状疣突分明,水分较少,呈淡黄绿色.胚状体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IBA 0.2 mg/L,胚状体诱导率达91.8%.对幼根发育不良的植株,在 1/2MS+IBA 0.1 mg/L+IAA 0.1 m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效果好,生根率100%,平均根数5.5条,根长2~3 cm,苗高4.1 cm.

    矾根去顶尖幼嫩顶芽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

    氮肥减量配施壳寡糖对棉花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李建成伍维模赵长巍谭雨杰...
    752-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善根际土壤环境以及促进棉花根系发育对棉花健康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意义重大.为探究氮肥减量配施壳寡糖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及调节土壤酶活性的作用,以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为研究方法,设置了不施肥、常规施肥(施N 400 kg/hm2、P2O5140 kg/hm2、K2O 130 kg/hm2)、常规减氮 20%施肥、常规减氮 20%施肥+聚合度 2~6 型壳寡糖 450 g/hm2、常规减氮 20%施肥+聚合度 2~20 型壳寡糖 450 g/hm2 等 5 个处理,研究了氮肥减量配施不同聚合度类型壳寡糖对棉花根系生长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土壤过氧化氢酶外,2个配施壳寡糖的处理均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其中酶活性降幅最大的为土壤磷酸酶,常规减氮 20%施肥配施聚合度 2~6 型壳寡糖处理和常规减氮 20%施肥配施聚合度 2~20 型壳寡糖处理分别比常规减氮 20%施肥处理降低 10.6%和 5.5%.常规减氮 20%施肥配施聚合度 2~6 型壳寡糖处理较常规减氮 20%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了 38.1%,而常规减氮 20%施肥配施聚合度 2~20 型壳寡糖处理较常规减氮 20%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了 43.4%.并且施加聚合度 2~6 型、聚合度 2~20 型 2 种不同聚合度类型壳寡糖后,棉花根长较常规减氮 20%施肥处理分别增加 64.2%、40.1%,根表面积较常规减氮 20%施肥处理增加 74.8%、54.4%,根体积较常规减氮 20%施肥处理增加 106.2%和 73.2%.由此可见,聚合度 2~6 型壳寡糖对促进棉花根系生长效果要优于聚合度 2~20 型壳寡糖.

    棉花氮肥减量配施壳寡糖根系生长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