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医药
甘肃医药

陈学忠

月刊

1004-2725

gansuyy2006@126.com;gsyy@chianajournal.net.cn

0931-2614521-2028 2068

730050

兰州市七里河区小西湖东街2号

甘肃医药/Journal Gansu Medical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D4+记忆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在结核病鉴别诊断中的运用

    全斌王妮张强
    1096-1098,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CD4+记忆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在不同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结核潜伏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探讨结核潜伏感染鉴别诊断的临床措施。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1)健康对照组以CD4+Tn为主;CD4+Tcm在三组间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CD4+Tem水平高于另外两组患者(P<0。05)。(2)三组间各炎性因子的浓度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尤其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炎性水平均高于另外两组(均P<0。05)。(3)CD4+Tem和炎性因子相关性分析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4)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CD4+Tcm、CD4+Tem、IL-17和IFN-γ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7(P<0。05)。结论:结核感染后不同阶段的外周血CD4+记忆T亚群的平衡状态不同,外周CD4+Tem和炎性因子的产生呈密切正相关性,CD4+Tcm、CD4+Tem、IL-17 和IFN-γ有望作为普通人群中结核潜伏感染者筛查的新型实验指标。

    肺结核结核潜伏感染记忆T细胞白细胞介素17干扰素-γ

    湿针联合掀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邱石源闭红函宁泽晖邓树峰...
    109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湿针联合掀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 4月至2024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口服联合掀针治疗,观察组常规药物口服治疗基础上采用湿针联合掀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骨代谢和骨密度指标、治疗相关指标。结果:治疗之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SF-36 评分、骨代谢和骨密度指标上升,VAS、ODI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使用湿针联合掀针可取得满意的疗效,能减轻病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湿针掀针骨质疏松胸椎压缩性骨折

    Teach-back健康教育联合一病一优管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刘士勇王京红
    1102-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Teach-back健康教育联合一病一优管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将 2022年 6月30日(含 30日)之前患者作为单一管理组(87例),采取一病一优管理,2022 年6月30日之后患者作为联合健康教育组(113 例),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均管理1个月。比较管理前后自护能力、血糖,管理后对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管理后,两组自护能力各项评分、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均升高,联合健康教育组高于单一管理组,血糖水平均降低,联合健康教育组低于单一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Teach-back健康教育联合一病一优管理,可提升自护能力,调节血糖水平,增强对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临床可应用推广。

    Teach-back健康教育一病一优管理老年糖尿病自护能力血糖依从性

    全身骨显像患者辐射剂量水平研究及精细化防护

    巨玉莲曾贤伍张晓华达选祯...
    1105-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骨显像患者周围辐射剂量率,为辐射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5~8月在我院核医学科进行骨显像检查的患者,注射骨显像剂后即刻、3~4 h、24 h、48 h时分别检测患者体表、0。5 m、1 m、2 m距离处的辐射剂量率,根据检测结果探讨辐射防护的安全时间和距离。结果:注射骨显像剂后患者体表的辐射剂量率最高,0。5 m处迅速降低,1 m处次低,2 m处最低。随着时间的变化,辐射剂量率逐渐下降,3~4 h低于注射显像剂后即刻,24 h患者体表辐射剂量率仍高于本地水平,48 h恢复至正常本地水平。不同时间、不同距离处辐射剂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显像患者周围辐射剂量率随时间延长、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48 h恢复本地水平,通过对患者、医护人员、家属实施科学、精准的辐射防护,使骨显像患者辐射防护达到最优化。

    骨显像辐射剂量率防护

    髓内钉术后股骨干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李应池王晓霞张文文
    1109-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9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所有病例均随访至骨愈合,时间9个月至2年,平均19个月。髓内钉动力化2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个月。更换髓内钉+附加钢板+自体髂骨移植3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7个月。保留原髓内钉+附加钢板+自体髂骨移植4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8个月。根据术前骨不连的分型和髓内钉的稳定性进行评估,采用正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提高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愈合率。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骨折不愈合

    鹅绒藤乳汁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高克立张永东樊锦慧李娟...
    1112-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鹅绒藤乳汁对活体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实验,通过鹅绒藤乳汁与PBS、鸦胆子油乳(YDZYR)对CAM新生血管的对比作用,评价鹅绒藤乳汁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鹅绒藤乳汁与鸦胆子油乳均对血管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PBS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等用量的鹅绒藤乳汁对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强于鸦胆子油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鹅绒藤乳汁对血管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鹅绒藤鲜乳汁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特殊安全性研究

    鲍颖霞邹国发赖烨才郭秋平...
    1115-1117,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采用溶血性、血管刺激性试验、肌肉刺激性试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检测供试品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市售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局部毒性和过敏性。方法:以 125 mg/mL浓度进行体外溶血性试验;以 150 mg/mL、125 mg/mL浓度给药进行新西兰兔血管刺激性试验;以250 mg/mL、125 mg/mL浓度给药进行新西兰兔肌肉刺激性试验;采用豚鼠进行ASA,致敏剂量分别为 0。58、0。29 mg/只,激发剂量分别为 1。16、0。58 mg/只;采用大鼠进行PCA,致敏剂量分别为 75。0、62。5 mg/只,激发剂量与致敏剂量一致。结果:供试品及市售参比制剂无体外溶血、无红细胞凝聚作用、无血管刺激性;最大给药浓度的供试品及市售参比制剂可引起明显肌肉刺激性,恢复期结束时供试品组与市售参比制剂组高剂量组呈恢复趋势,低剂量组完全恢复;供试品及市售参比制剂ASA和PCA试验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为 0。结论:供试品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市售参比制剂的溶血性、刺激性和过敏反应情况基本一致,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性依据。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溶血性刺激性过敏试验一致性

    三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徐翠娟杨中铎苟文博马科贞...
    1118-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三种药用植物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石沙参(Adenophora polyantha)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并研究其发酵产物的抗单胺氧化酶(MAO)和抗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活性。方法:采用组织切片法和划线法从三种药用植物中分离纯化内生菌;通过酶标法和化学发光激酶检测试剂盒法检测MAO和PI3K活性;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活性内生菌株。结果:从三种植物中共分离得到 30 株内生真菌,发酵提取得到 90 个提取物,其中提取物XKC-J-3-C、XKC-H-3-A、SSS-G-1-B显示出较好的抗MAO活性,IC50 值分别为(112。70±0。15)μg/mL、(119。60±0。23)μg/mL和(187。20±0。33)μg/mL;XKC-J-3-C、HT-Y-1-A、HT-G-8-C显示出较好的抗PI3K活性,IC50 值分别为101 μg/mL、(185。00±0。36)μg/mL和(111。00±0。25)μg/mL;菌株XKC-J-3被鉴定为根毛霉属(Rhizomucor sp。)真菌,XKC-H-3 被鉴定为毛霉属(Mucor sp。)真菌,HT-G-8 被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真菌,HT-Y-1,SSS-G-1 被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真菌。结论:昆明山海棠、夏枯草和石沙参中含有丰富多样的内生真菌,这些内生菌能产生出具有MAO和PI3K抑制活性的化合物。

    昆明山海棠夏枯草石沙参内生真菌MAO抑制活性PI3K抑制活性

    甘肃省青年中医药人才循证中医药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芦永斌任俊杰李丹刘晓纬...
    1123-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甘肃省青年中医药人才队伍的现状,探讨循证中医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制约循证中医药发展的要素,为优化循证中医药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来自全省范围内参加循证中医药培训的 45 岁以下青年中医药人员信息及对本次培训的评价,通过χ2 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本次循证中医药培训效果的因素,并定性探讨制约循证中医药发展的要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 160 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5。81%。调查人员中男性占比 50%,本科及以下学历占比59。38%,中级职称及以下占比85。63%,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人数占比 45。62%。年龄、三级医院、中级职称、从事专业年限>5 年和学校期间发表过论文是影响青年中医药人才科研水平的因素(P<0。05)。三级医院工作和培训之前了解循证是影响本次循证中医药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P<0。05)。调查人员普遍认为循证中医药发展需要重视人才培养(149 人次)、政策支持(127人次)、经费资助(118 人次)。结论:我省青年中医药人员学历、职称较低,更高平台工作和了解过循证的青年中医药人员对循证中医药培训的收益较大,循证中医药发展应重视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

    青年中医药人才循证中医药培训影响因素

    专科系统化培训模式在肿瘤初级专科医生培训中的应用

    魏登文尚峰进闫向东
    1128-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专科系统化培训(SST)模式在肿瘤专科医院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新入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初级医师6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SST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仍采取传统的"师带徒"模式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工作。培训期间及结束后对两组初级医师在临床诊疗、课程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进行考核。结果:实验组在培训期间第2、3、4季度的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培训结束后的结业考核、病例分析及技能操作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的教学效果方面,实验组更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临床思维,在团队协作方面表现更优(P<0。05)。结论:SST模式培训下的学员在理论课程学习成绩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更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肿瘤专科医院系统化培训临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