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中医药
西部中医药

潘文

月刊

1004-6852

gszyyk@126.com,panwen25@yahoo.com.cn

0931-2337364

730050

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

西部中医药/Journal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曾在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继承发扬祖国中医药学传统,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传播中医药信息,反应最新研究动态,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山药-杜仲"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郭超张兴彩王卫国刘晓晨...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索益肾健脾中药"山药-杜仲"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数据库检索"山药-杜仲"的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制作"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搜集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取交集靶点上传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将该网络导入Cytoscape 3.7.2进一步加工分析.将关键靶点上传至Metascape平台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山药和杜仲活性成分38个,对应靶点225个,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1376个.药物-疾病作用核心靶点80个,包括白蛋白、白细胞介素6、腺苷酸激酶同工酶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癌基因p53、肿瘤坏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潜在通路主要包括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益肾健脾药对"山药-杜仲"对骨质疏松症的"多通路、多靶点"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索益肾健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骨质疏松症网络药理学山药杜仲益肾健脾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连解毒汤治疗脓毒症的分子机制

    马世河惠普晟龙漫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理论,挖掘黄连解毒汤有效成分,预测黄连解毒汤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TCMSP等数据库平台筛选黄连解毒汤有效活性成分.在Gene Card、OMIM及Disgenet数据库中获得脓毒症相关基因,结合疾病靶点及药物活性成分绘制PPI网络,对关键靶点并进行GO、KEGG富集分析以及运用Autodock软件进行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研究.结果:通过检索共筛选出黄连解毒汤有效活性成分59个,在此基础上获得206个预测靶点及关键基因;根据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结果可知,黄连解毒汤作用于该疾病主要涉及细胞因子活化、免疫和炎症相关过程激活等生物进程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炎症信号通路及晚期糖基化通路(AGEs-RAGE)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药对的活性成分可以对核心靶点(JUN和TNF)发挥调控作用.结论:黄连解毒汤治疗脓毒症作用机制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其主要机制集中在抗炎及氧化应,为研究黄连解毒汤多成分、多靶点治疗脓毒症网络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脓毒症黄连解毒汤网络药理分子机制免疫

    基于CNKI的中医药领域网络药理学知识图谱分析

    邹孟龙黄晓燕陈雅璐宁芯...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领域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NP)的发文量、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与关键词突现,为研究者了解NP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医药领域NP相关文献,时间设为建库至 2021年 2月 28日,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该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2474篇文献,NP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从2006年开始,2017年之后发文量剧增,核心作者有张涛、李杰、郑景辉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合作发文主要集中在机构内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黄芪、黄连、丹参、人参等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机制方面.结论:将文献主要信息绘制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可直观地展示NP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研究者快速了解该领域提供参考.

    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脉图特征研究

    党娇娇于艺雷洪涛袁霭凤...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脉图模型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以探寻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的脉图特征.方法:应用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对16例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患者与20例健康受试者的脉诊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结果:两组人群的脉诊信息差异明显,参数拟合的分类判决结果正确区分率高达97%;在193个参数中共有19个参数参与了分类,包括5个脉位参数,4个时域参数,10个频域参数;双手6部脉图参数的贡献度比较,右关脉贡献最多,其次是右尺脉,左关脉贡献最少.结论:脉图参数可以将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群进行区分,可将左手寸关尺、右关、右尺脉位沉、右尺脉位最沉作为火热相关证候慢性失眠的一个重要标志.运用脉诊仪进行诊脉客观可靠且特异性较高,能为慢性失眠的中医辨证从中医脉学角度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失眠,慢性火热证候脉图脉诊客观化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三棱-莪术配伍在卵巢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李鸿博石丹宁张杜娟张璐...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三棱-莪术药对在辅助治疗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收集自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卵巢癌相关靶点收集自Genecard数据库.上述靶点取交集后,结合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应用R及Cytoscape软件整合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同时,应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并通过Cytoscape/CluGO进行KEGG通路聚类分析.综合分析各网络,获取关键靶点及其对应活性成分后应用Autodock vina及Pymol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研究.结果:本研究在三棱-莪术药对中,共获得8个活性成分,164个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获得1540个符合条件的卵巢癌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27个三棱-莪术药对治疗卵巢癌的潜在靶点.分析PPI网络并获取关键靶点为CASP3、ESR1、JUN、PTGS2、AR、MAPK14、PGR、CASP8、CASP9、CAS及PPARG.GO及KEGG分析表明相关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凋亡、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乙肝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核心成分芒柄花黄素、β-谷甾醇、常春藤皂苷元与关键靶点结合性良好,其中各活性成分与PTGS2结合最佳,结合能均小于-9.0 kcal/mol.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三棱-莪术药对治疗卵巢癌的药理机制,这为后期探究该药对及其所在复方治疗卵巢癌提供了较为系统的依据.

    卵巢癌三棱莪术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机制

    赵秀萍马小娜郭亚楠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挖掘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以探索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散结镇痛胶囊的有效成分;检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相关靶点,得到散结镇痛胶囊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筛选核心蛋白;通过David数据库完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完成关键成分与靶点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散结镇痛胶囊54个化合物和943个靶点,内膜异位症靶点1088个,获得两者交集基因231个,筛选获得VEGFA、ALB、Akt1、MAPK3、SRC等45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显示β-谷甾醇与AKT1、SRC,紫檀芪与Akt1、MAPK3分子结合更稳定.结论:散结镇痛胶囊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机制可能为有效成分及靶点作用于HIF-1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散结镇痛胶囊分子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姜慧李军祥谭祥张阳...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索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和已发表的文献筛选健脾疏肝方的活性化合物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和药物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筛选NAFLD的相关靶点,预测健脾疏肝方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同靶标的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及微生信云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软件对核心靶点和主要活性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117个活性化合物和279个潜在靶标,其中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豆甾醇(Stigmasterol)、山柰酚(kaempferol)为健脾疏肝方主要活性化合物.PPI网络显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转换器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是关键靶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癌症、TNF、乙型病毒性肝炎、MAPK、PI3K-Akt及NAFLD信号通路可能是健脾疏肝方干预NAFLD的潜在机制.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健脾疏肝方主要活性化合物与核心靶标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健脾疏肝方可以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及多通路起到干预NAFLD的作用.

    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健脾疏肝方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茵黄解毒汤治疗HBV相关肝衰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曾胜澜王娜张荣臻王挺帅...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茵黄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liver failure,HBV-LF)的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GEO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TCMSP数据库筛选中药复方小分子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Venny 2.1.0进行交集比对,确定交集靶点及其关系.运用Cytoscape构建茵黄解毒汤治疗HBV-LF的调控网络,Bisogenet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CytoNCA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得到HBV-LF的差异基因2160个,茵黄连解毒汤的药物靶点255个,交集靶点31个,相关小分子化合物66个.小分子化合物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芦荟大黄素、黄连素等.PPI网络涉及55个关键节点,包括TP53、NTRK1、HSP90AA1、ESR1、CUL3、MCM2、CDK2、HSP90AB1、YWHAZ、NPM1、EGFR等.GO富集分析主要与细胞组分构成或来源、对刺激的反应、免疫过程、正/负调节的生物过程、细胞死亡、细胞增殖等有关.KEGG通路27条,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ell cycle、Hepatitis B、自噬、FoxO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茵黄解毒汤拮抗HBV-LF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作用"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增殖分化、降低肝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抑制HBV复制等有关.

    网络药理学茵黄解毒汤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衰竭

    基于数据挖掘的痛经用药规律研究

    徐小港王钰徐义峰董辛...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的方剂,对其进行方药名称规范,运用Excel、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等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151首治疗痛经的方剂,涉及中药191味;其中出现频次≥10的中药为当归、川芎、延胡索、白芍、香附、甘草等共36味,药效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为主,药性偏温、寒、平,药味则偏辛、苦、甘,多入肝、脾、心经.选取出现频次≥25的13味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当归-川芎""当归-香附-川芎""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等常用药对21组,并通过提升关联规则的支持度得到"当归-川芎-白芍"核心组合.进行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出4类药物组合,C1:白芍、熟地黄、川芎、当归;C2:牡丹皮、茯苓;C3:香附、甘草;C4:桃仁、红花,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以补血活血、化瘀散结、疏肝理气为主.

    痛经数据挖掘用药规律中医方剂大辞典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马春丽于艺迟倩慧张蕾...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OB、DL、HL检索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附子、细辛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校正为基因名,运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相关靶点与基因.通过Venny图将缓慢性心率失常的靶点和药物靶点进行分析,筛选出交集靶点,并借助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图;根据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的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36个有效活性成分,关键化合物为槲皮苷和山柰酚;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的靶点65个,主要靶点有IL-6、TNF、VEGFA、CXCL8、IL-1B等,主要涉及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向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参与全身动脉血压的调节、血管生成的积极调节等生物工程,通过参与TNF、Toll样受体、钙、cGMP-PKG等信号通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结论:该研究从多角度探索了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可能作用机制,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心律失常,缓慢性麻黄附子细辛汤网络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