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中医药
西部中医药

潘文

月刊

1004-6852

gszyyk@126.com,panwen25@yahoo.com.cn

0931-2337364

730050

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

西部中医药/Journal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曾在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继承发扬祖国中医药学传统,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传播中医药信息,反应最新研究动态,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软坚清脉颗粒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宗媛张永康曹烨民马斌...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对糖氧剥夺条件下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其向血管内皮细胞趋化的影响,探讨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后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共六组.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对糖氧剥夺下BMSCs细胞培养6、12、18、24 h时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对缺糖氧剥夺条件下BMSCs细胞CCND1、MYC、ERK1/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BMSCs细胞的迁移能力,将BMSCs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在糖氧剥夺条件下分别加入制备的空白血清组老鼠血清与中药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处理24 h后检测细胞迁移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同样条件处理下HUVECs细胞表面趋化因子PDGFB、CXCL12、CCL21mRNA及BMSC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PDGFRB、CXCR4、CCR7mRNA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离BMSCs细胞且纯度为95%.1)CCK-8结果示: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BMSCs细胞在6,12 h时细胞增殖能力上升(P<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BMSCs在24 h时细胞增殖存活率降低(P<0.01);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在24 h时不同程度的提高缺氧缺血BMSCs细胞增殖能力(P<0.01).2)q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细胞CCND1、MYC、ERK1/2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均可升高CCND1、MYC、ERK1/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0.01).3)Transwel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共同加药组能促进BMSCs细胞向HUVECs细胞迁移(P<0.01).4)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可升高HUVECs细胞表面趋化因子PDGFRB、CCL21的表达(P<0.01);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可以升高BMSCs表面趋化因子受体PDGFRB、CXCR4的表达(P<0.01).结论: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可能通过ERK通路促进BMSCs细胞增殖,同时通过促进HUVEC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及BMSCs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来实现归巢.

    动脉硬化闭塞症软坚清脉颗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雷公藤药蜡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模型关节炎症和骨侵蚀的影响

    彭柳莹冯小可钱晨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药蜡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CIA小鼠)模型关节炎症和骨侵蚀的疗效.方法:将24只DBA/1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组、CIA组、雷公藤药蜡CIA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模型;另取DBA/1J雄性小鼠8只行急性皮肤刺激实验.雷公藤药蜡CIA组在第二次造模免疫开始行雷公藤药蜡治疗,观察各组小鼠关节炎肿胀程度、滑膜炎症及局部骨侵蚀情况.结果:皮肤刺激实验表明普通蜡疗及雷公藤药蜡对小鼠皮肤无刺激性;造模期间,CIA组、雷公藤药蜡CIA组逐渐出现关节肿胀,部分小鼠体质量增加不明显甚或稍见下降、近尾根部稍见脱毛、毛色稍暗淡,活动及饮食减少,其中雷公藤药蜡CAI组体质量下降稍小于CIA组,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药蜡CIA组关节炎评分较CIA组降低(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提示与CIA小鼠踝关节相比,雷公藤药蜡CIA组关节间隙稍见狭窄,关节破坏较CIA组减少,滑膜增生不明显,但关节周围有仍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关节组织病理学评分雷公藤药蜡CIA组低于CIA组(P<0.0001).结论:雷公藤药蜡能够明显减少滑膜组织的增生和炎性细胞的浸润,缓解关节的肿胀程度,减少对骨质的破坏,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

    关节炎,类风湿雷公藤蜡疗破骨细胞小鼠动物实验

    针刀对肌性斜颈模型兔胸锁乳突肌中calpain-1、CD45、MMP-2、TIMP-2蛋白表达的影响

    高国莉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肌性斜颈兔动物模型,探讨针刀治疗肌性斜颈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无水酒精注射制备动物肌性斜颈兔子模型后,选取模型兔子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按摩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各组对应治疗,治疗2个月后各组分别取部分胸锁乳突肌制作标本,免疫组化法观察钙蛋白酶1(calpain-1)、分化抗原决定簇45(CD45)、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在各组肌纤维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实验动物明显出现颈部活动受限、斜颈、头颈不对称症状,而治疗结束后,针刀组和按摩组实验动物颈部活动受限改善,无明显头颈不对称症状.calpain-1、CD45、TIMP-2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按摩组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按摩组下调(P<0.01);与针刀组比较,按摩组上调(P<0.01).MMP-2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按摩组上调(P<0.05).结论:针刀治疗肌性斜颈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calpain-1、CD45、TIMP-2表达,增加MMP-2表达有关.

    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动物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分化抗原决定簇45钙蛋白酶1

    藏红花素通过PI3K/Akt/GSK-3β通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赵宁夏利敏宋涛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以人正常乳腺MCF-10A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受试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藏红花素0(空白对照组)、200、400、800 mg/L和LY294002(PI3K特异性抑制剂)15 mg/L干预对数生长期MCF-10A细胞和MCF-7细胞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克隆能力,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Akt(p-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9(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s-9,Caspase-9)、激活型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related X protein,Bax)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0、400、800 mg/L藏红花素组和LY294002组MCF-10A细胞增殖抑制率、克隆数目、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0、800 mg/L藏红花素组和LY294002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克隆数目降低、凋亡率升高(P<0.01);p-PI3K、p-Akt、p-GSK-3β、Bcl-2表达下调且Caspase-9、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上调(P<0.01),磷酸化率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降低(P<0.01),Bax/Bcl-2表达比值升高(P<0.01).与LY294002组比较,800 mg/L藏红花素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克隆数目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Caspase-9、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上调(P<0.05或P<0.01),Bax/Bcl-2 比值升高(P<0.01),其他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红花素具有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乳腺癌藏红花素增殖细胞凋亡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槲皮素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王旭东朱海生李晓蕾麻瑞娟...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氨苄青霉素(AMP组,200 mg/kg)组,Que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每组3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小延髓池注射奈瑟球菌悬液的方法制备脑膜炎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均每12 h给药1次(AMP皮下注射给药,Que灌胃给药),共给药5次.统计各组大鼠存活率,进行症状评分,伊文思蓝渗透法检测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HE染色法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法检测血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含量和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生化分析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p65、IκBα、HMGB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MP组和Que中、高剂量组大鼠存活率显著升高且症状评分、伊文思蓝渗透量降低(P<0.01);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血浆LPS含量和脑组织TNF-α、IL-1β、IL-6、MDA含量降低,SOD、CAT活性升高(P<0.05或P<0.01);p65、HMGB1相对表达量降低而IκBα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与AMP组比较,Que高剂量组大鼠存活率升高,症状评分和伊文思蓝渗透量降低(P<0.05或P<0.01);血浆LPS含量和脑组织TNF-α、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p65、HMGB1表达量显著降低且IκBα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或P<0.01).结论:Que能够通过降低LPS水平、抑制NF-κB炎症通路、下调HMGB1表达、改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脑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进而达到保护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脑组织的作用.

    槲皮素奈瑟球菌脑膜炎脂多糖炎症大鼠动物实验

    茯苓酸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赵婷秀兰钰琪金贺何彦丽...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茯苓酸(pachymic acid,P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20、40、80 μmol/L)PA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PA对B16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A对B16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A可以明显抑制B16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关系(P<0.01);PA干预24 h后可以显著抑制B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40 μmol/L的PA能上调B16细胞的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并下调Vimentin蛋白的表达(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40 μmol/L的PA可明显降低B16细胞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论:PA可以抑制B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16细胞的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从而抑制B16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茯苓酸小鼠黑色素瘤增殖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小鼠动物实验

    李盛华教授运用陇中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滑膜嵌顿临证经验撷英

    李毅周明旺陈威付志斌...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李盛华教授运用陇中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滑膜嵌顿的临床经验,对其治疗该病的临床思路及手法进行系统总结.李盛华教授以"顺于自然、手稳法巧、筋骨相通、内外兼治、身心并重"的理论体系为中心治则,运用"拔、揉、摇、落"的正骨手法技巧,达到"筋脉归位,骨正筋柔"的治疗目的.

    滑膜嵌顿踝关节陇中正骨手法筋骨失衡临证经验

    基于分消走泄法调节湿热体质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

    史梦迪杨阳司秀影刘璐佳...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有鹏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分析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的体质,发现此类儿童多为湿热体质,在治疗上多应用分消走泄法进行治疗.此外,阐述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机理,列举出了分消走泄法代表方剂温胆汤系列合方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如泻白散合温胆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从龙汤合温胆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苍耳子散合温胆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等,进一步印证了分消走泄法通过调节体质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有效性与新颖性.

    变态反应性疾病分消走泄法儿童王有鹏

    吕文良教授"火候"学理论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李彦波吕文良强睿姚子昂...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吕文良教授首创中医辨证论治的"火候"理论,强调在慢性疾病的各阶段精准把控邪气与正气的矛盾状态,以扶正祛邪、攻伐有度为总原则,治疗以调和气血、阴阳为主,达到和其不和、随症治之的目的.他认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复杂的病理变化可根据其自然病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疫毒侵袭、正虚邪伏;肝郁脾虚、湿热内结;正气虚衰、邪气残留.他运用"火候"理论诊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验颇丰.

    肝炎,病毒性,乙型,慢性火候吕文良理论探讨

    国医大师张震教授临床运用参贝止咳汤经验撷英

    朱建平田原田春洪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理和分析国医大师张震教授运用参贝止咳汤治疗咳嗽经验,分析该组方特点及临床运用情况.发现张震教授多从风邪论治咳嗽,参贝止咳汤组方严谨、寒热平衡,可祛风散邪、宁喉止咳,而治咳在肺,可在兼调脾胃的基础上中西互参,提质增效.临床上可以以参贝止咳汤为基础加减治疗各型咳嗽.

    咳嗽参贝止咳汤风邪国医大师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