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光通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光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4研究所
光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4研究所

汤志强

月刊

1002-5561

optical263@163.com gtxjs@sina.com

0773-5881854

541004

广西桂林市5号信箱

光通信技术/Journ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光通信、光纤维传感技术在公用通信、专用通信和国防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系统与网络、光纤光缆与器件、光通信相关技术的开发及新技术新产品介绍等,还刊登专题讲座、厂商简介、书刊评价、人物专访、重大活动报道。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及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下无线光通信模型及其实验研究进展

    杨尚君梁静远柯熙政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行为,基于水下非视距(NLOS)传输模型、水下信道模型和相关实验,对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分析了蓝绿光在3种不同NLOS传输模型下的传输特性.结合先前的实验结果,阐述了光在水下传输过程中吸收散射及湍流效应对水下折射率结构常数和概率分布的影响机理.同时,对水下光通信实验进行了总结,通过研制的光学系统验证了不同传输速率和不同距离下的水下光通信性能,并对水下无线光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水下无线光通信蓝绿光非视距信道模型湍流

    无线光通信中雨滴末速度对散射光频谱的影响研究

    徐林黄富良解孟其王鹏...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大气扰动对无线光通信(WOC)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了 Mie散射模型深入分析了雨中散射光的衰减情况.求解了雨滴末速度起伏的相关函数,随后应用维纳-辛钦定理计算出散射光的功率谱,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将Marshall-Palmer分布与多种雨滴末速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以此揭示雨滴末速度对散射光频谱的具体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雨滴末速度分布条件下,随着降雨率的增加,4种雨滴末速度模型的散射光频谱的衰减也随之增大,但频谱的形状基本保持不变;532 nm波长的信号光衰减约比1 550 nm波长的信号光大1 dB.

    无线光通信米氏散射雨滴谱末速度雨衰

    水下无线光通信抗湍流调制技术

    张林王大帅张鹏杨珂琛...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下无线光通信中由于湍流影响导致的光强闪烁及接收端光功率抖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伽马分布(GGD)模型的水下无线光通信准相干通信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光源电流来实现光的强度调制,并使用调制信号对正弦载波的频率进行调制.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强度的水下湍流对光强信号频率的影响,并验证了准相干通信方法在抵抗湍流方面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不同的湍流强度条件下有效地抑制光功率的波动,显著降低误码率;在强湍流环境中,误码率可以降至5.25×10-5.

    光强闪烁抗湍流广义伽马分布准相干通信方法频率

    QoS-QoE驱动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

    孙洪亮陈同飞钱磊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高效保障可见光通信/射频(VLC/RF)异构网络的服务质量(QoS),同时保障用户体验质量(QoE),提出了一种QoS-QoE驱动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首先,根据用户位置和VLC链路遮挡情况分析用户成功接入概率,建立了切换服务模型并求解了服务过程的有效容量.采用中断均匀过程(IUP)来描述流量到达,并计算了 IUP到达的有效带宽.然后,推导了满足时延QoS要求的RF服务速率,并基于QoS与QoE的映射关系,建立QoE评估体系.最后,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资源分配算法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保障QoS的同时保障QoE.

    异构网络有效带宽有效容量服务质量体验质量资源分配

    一种用于Bi-LSTM神经网络信号识别的DO-CAB算法

    花国祥汤炼海李伟伟李鹏...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双向工频通信系统(TWACS)存在上行信号识别准确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蒲公英优化(DO)算法的联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注意力机制(AM)的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信号识别算法,简称DO-CAB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CNN自适应提取TWACS信号重要特征,然后使用DO算法优化Bi-LSTM超参数,根据优化的超参数构建网络,并引入AM赋予输入影响权重,以获得更好信号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2.32%,能高效、准确识别TWACS调制信号.

    双向工频通信系统蒲公英优化算法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深度学习信号检测

    一种用于声源定位的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

    梁家碧邵剑李群吴鹏...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广义互相关(GCC)算法在强噪声环境下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CC时延估计算法.该算法将最小均方(LMS)算法与二次互相关法结合起来,以此改进传统的GCC算法,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噪声的影响,并且通过使用样条插值技术,在二次峰值检测过程中显著提高了时延估计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得声源坐标位置的误差控制由传统GCC算法的17.7%降低至8.36%以内;而在实际应用测试中,声源坐标位置的误差也由传统GCC算法的42.2%大幅降低至15.4%.

    光纤麦克风改进时延估计超声声源定位局部放电

    基于自适应时空网络的SDN流量预测模型

    刘月张慧蔡安亮沈建华...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软件定义网络(SDN)流量预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时空网络的SDN流量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采用自适应图卷积神经网络来捕捉SDN流量的空间相关性,利用门控循环单元来捕捉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并针对SDN流量的高度动态特性引入了自回归模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DN流量预测方法相比现有的基线模型能够识别出更多的流量特征,同时表现出更优的预测性能.

    软件定义网络流量预测自适应图卷积网络门控循环时空相关性

    多通道片上微纳波分解复用器的智能逆设计

    常乐瑶王慧琴李家祥董美彤...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超小超密集的波分解复用器,提出多通道片上微纳波分解复用器的智能逆设计方法,引入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和有限元法(FEM),辅以插值、整形和二值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从功能需求到具体结构的逆向设计.通过该方法,成功设计出多种类型的波分解复用器,并对它们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分解复用器在尺寸、传输效率和消光比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逆向设计片上集成波分解复用器

    无源多通道星载光纤滑环可靠性设计与试验

    覃波李广宁王振程红霞...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关于光纤滑环(FORJ)在空间应用领域的文献较少,设计了一种无源多通道星载FORJ,首先分析了该设备在空间环境中运行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然后基于成熟的技术方案进行了针对性的可靠性设计,最后对设计的星载FORJ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无源多通道星载FORJ达到了空间应用要求.

    无源多通道星载光纤滑环可靠性插入损耗摩擦力矩挥发性寿命试验

    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抑制方案

    黄怡王夏霄徐宏杰孔令海...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和现有光路抑制方案在常温条件下表现良好但在全温度范围内性能却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RIN)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双探测器分别检测经不同路径的光信号,并在电路中将这2路信号同步后相减,以消除RIN,从而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同时,还探究了不同调制深度对陀螺输出的影响及未来对该方案的改进思路.实验结果表明:在调制深度为3π/4并且配合双探测器的RIN抑制措施的情况下,该方案能有效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并满足全温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相对强度噪声高精度光纤陀螺信噪比调制深度噪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