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资源情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资源情报
自然资源情报

吴智慧

月刊

2097-101X

qbmag@infomail.mlr.gov.cn

010-66558706

100812

北京市阜内大街64号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自然资源情报/Journal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藏高原耕地保护现状与问题研究

    雷涵博祝培甜侯怡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藏高原耕地保护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青藏高原耕地现状出发,提出了青藏高原的耕地存在优质耕地流失、土壤养分缺乏、土壤受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建议通过完善补充耕地验收机制、加强污染防治、提升耕地质量、建立耕地监测机制等方式,加强对耕地质量和生态的保护,以此提升青藏高原耕地产能.

    青藏高原耕地保护耕地质量耕地生态

    基于PGMRS量化模型的耕地保护政策效力诊断及耦合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林小睿邱龙霞谢臻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护耕地的数量、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陆续颁布并不断修订相关政策,但部分地区耕地数量的显性减少和质量的隐性降低情况依然存在,面向新时代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分析了 2000-2020 年国家层面和福建省层面与耕地保护相关的 292 份政策样本,构建PGMRS量化模型进行政策效力测度,同时利用政策效力与 2000-2018 年福建省耕地数量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的优势与不足.研究表明,耕地保护政策整体呈现阶段性演进特征,耕地保护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累计年度耕地保护政策强度指数不断上升,福建省实际耕地保护情况稳中向好;但耕地保护政策存在缺乏有执行力的政策手段,缺乏有效的监察、反馈、调节机制,以及明确的奖惩条例和内外部要素保障等问题.未来我国需要建立耕地保护政策条例的集中管理机制,以解决多头管理带来的执行冲突;丰富政策工具使用组合和优化监察反馈机制;从国家战略和长远发展角度,统筹考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现横向协同、纵向衔接、统筹规划.

    政策量化耕地保护政策评价内容分析法耦合协调

    基于不同粮食安全底线的西安市耕地保护弹性空间研究

    王锐常金为李兰范田禾...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解析耕地"保多少"与"如何保",对保障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耕地数量底线模型,测算不同情境下的西安市耕地数量底线;构建"产能特征—健康状态—耕作条件—利用水平"的多维度耕地保护紧迫性评估框架;最后,基于耕地数量底线边界控制与空间尺度的区域规则约束,刻画西安市耕地保护弹性空间.研究表明,满足理论粮食安全的西安市耕地数量底线为1321.09~1323.85 km2;临潼区、长安区和周至县是耕地保护综合紧迫性值较高区域;至2035年,西安市耕地可休耕量为61.86 km2,休耕后能够满足耕地保护目标值;西安市的耕地保护弹性空间可分为优先保护、严格管控、休养生息、战略储备、整治修复和特殊保护6类,不同空间的耕地保护弹性强度、目标与任务各有侧重,优先保护空间占比不高.

    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弹性空间底线约束西安市

    县域"进出平衡"耕地资源补充潜力分析——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

    梁健梁婧祎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出平衡"是新时期下我国进一步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坚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制度创新.但当前地方在落实该政策过程中存在工程选址难、空间协调难、耕地恢复难、后期管护难等诸多问题.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从土壤地力、恢复成本、后期管护条件及规划协调性等多维度,综合评判"进出平衡"耕地补充潜力,分析限制其他农用地转用为耕地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对未来实施"进出平衡"的空间选址布局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耕地补充潜力评价分值为 36.95~95.62,且空间分异性显著,优质地块集中在沿江河谷低丘区域,恢复成本过高、与规划边界存在冲突是其他农用地转用为耕地的主要限制因素;经预测,2020-2035年研究区"进出平衡"需补充耕地6223.6 hm2,但由于耕地"非粮化"流失与补充资源在空间上存在明显错位,镇域落实"进出平衡"的经济性与可行性较差,而县域统筹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耕地保护非粮化进出平衡耕地补充潜力三区三线

    全球铌钽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及对策建议

    董延涛李天骄陈秀法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铌钽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是我国紧缺战略性矿产,更是大国博弈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研究梳理了全球铌钽资源储量分布、生产供应格局、国际贸易情况等,分析了我国铌钽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国内资源供应能力、提升全球治理水平、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对策建议.

    铌钽资源产业发展全球治理

    重要新能源矿产并购市场分析

    韩见武海炜杨雪松陈其慎...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了全新发展周期,全球主要大型矿业公司正在加大新能源汽车所需锂、钴、镍等矿产的布局.2021 年以来,得益于行业良好发展态势,锂开始引领新能源矿产并购市场的爆发.本文主要从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型矿业公司新能源转型、新能源矿产并购市场态势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新能源矿产并购市场的投资机遇与挑战,得出如下结论:一是 2020 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取得了新突破,动力电池所需锂、钴、镍等新能源矿产市场前景乐观;二是大型矿企已经进入低碳化和高技术的全新发展期,锂、钴、镍等新能源矿产成为各大矿企竞争的全新赛道;三是新能源矿产市场大幅回暖,2021 年以来,锂、镍并购市场十分活跃,但优质项目正在减少,建议优先考虑在产项目;四是新能源矿产并购市场进入全新机遇期,但也将面临市场炒作、竞争加剧、动力电池技术革新等挑战.

    新能源矿产并购锂矿钴矿镍矿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探讨——以山东省为例

    平宗莉许霄霄翟荣新葛丽霞...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综合研究各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总结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情况,科学研判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地下空间发展趋势,探索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两层七项八重点"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并建立了"法规—机构—措施"三个维度的城市地下空间管控体系,以期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与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与借鉴,更好地实现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和集约利用.

    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山东省

    基于学科分类的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及生态经济学比较分析

    姜赛平刘天科陈永朋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分类是为了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针对目前学术界对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学概念混淆、研究内容区分不清晰问题,本文根据学科的构建条件与原则,从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与自然资源有关的 3 门应用经济学科加以比较,从而为学科发展及相关部门政策制定、管理规划提供理论参考.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均是应用经济学思想研究复合经济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变化规律,分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稀缺性、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资源经济学重点研究自然资源的时空变异性,自然资源产权、配置和安全方面,今后仍需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研究,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学科分类资源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