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今日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今日药学
今日药学

陶剑虹

月刊

1674-229X

jinriyaoxue@gmail.com

020-37886330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2号9楼

今日药学/Journal Pharmacy Toda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东省药学会主办的药学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广东药学》被国家列为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期刊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等主要数据库和检索期刊收录。《广东药学》杂志自1991年创刊以来,为广大药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交流、传递医药信息、提高药学科研水平及职称晋升等许多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免疫药物临床药学专家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
    801-811页

    免疫药物免疫抑制剂药学服务知识体系工作框架

    八珍抗癌方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李梅雷晓红胡凡王伟...
    812-815,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八珍抗癌方对结直肠癌细胞LINC01711、KLF7、Klotho的影响,并基于该通路探讨其抗癌机制。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细胞SW620为研究对象,以八珍抗癌方配制药液灌胃裸鼠2周后取含药血清,将细胞株分组干预后,观察不同组的LINC01711、KLF7、Klotho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加入含八珍抗癌方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LINC01711、KLF7、Klotho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入八珍抗癌方的实验组Klotho表达均高于对照组,LINC01711、KLF7表达低于对照组。另外,LINC01711基因OE组(OE代表该基因过表达)的LINC01711基因表达高于其他组,同时,KLF7基因OE组的LINC01711基因表达也高于无过达表组,此种情况同样发生于KLF7基因的表达上。结论 八珍抗癌方可以通过增加Klotho蛋白的表达来发挥抗癌作用,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LINC01711/KLF7互作链的信号通路,增加Klotho蛋白的表达,来发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的作用。

    八珍抗癌方结直肠癌LINC01711KLF7Klotho

    葛根素对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下调作用

    杨静纯李良枝郑智慧张华豪...
    816-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葛根素降低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对经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模型细胞添加葛根素进行处理,以Elisa检测模型细胞IL-iβ、IL-6、TNF-α分泌量差异。结果 经葛根素(浓度范围30~250 μmol·L 1)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THP-1模型细胞IL-1β、IL-6、TNF-α的分泌量均显著下降。结论 葛根素可显著下调人单核细胞经LPS诱导后的促炎因子分泌量,降低其炎症反应程度。

    葛根素炎症反应促炎因子人单核细胞

    基于AuNPs-Apt比色传感器快速检测药品及化妆品真菌毒素

    范茜芙何淑欣袁焕合靳贵英...
    82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一种快速检测化妆品及中药材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比色传感器。方法 利用目标物和适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盐诱导的相互作用来控制金纳米粒子的聚集。当目标物存在时,可通过肉眼观察金纳米粒子溶液颜色从红色到紫蓝色的变化过程,从而进行定性分析;利用紫外吸光度测量计算完成定量分析。结果 在最优条件下,本试验测得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1的最低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m,LOD)分别低至0。001 8 ng·mL-1 和0。018 ng·mL-1,回收率分别为89。51%~90。16%和89。40%~97。77%。结论 基于金纳米粒子-适配体的比色传感器是一种简单、超灵敏和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对化妆品及中药材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具有良好前景。

    金纳米粒子适配体真菌毒素比色法快速检测

    两种外用烧烫伤膏的皮肤安全性评价

    王奕匀吕栋沈薇梁一博...
    826-829,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动物皮肤给药实验评价烧烫伤膏1号和烧烫伤膏2号的安全性。方法 使用豚鼠和家兔进行皮肤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和皮肤过敏性实验。结果 烧烫伤膏1号、2号给药后,分别在剂量10mL·kg-1、20g·kg-1以下时,对豚鼠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多次涂抹给药后,烧烫伤膏1号、2号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烧烫伤膏1号、2号对豚鼠未产生过敏反应。结论 烧烫伤膏1号、2号在外用时,皮肤安全性良好。

    烧烫伤膏1号烧烫伤膏2号皮肤毒性皮肤刺激性皮肤过敏性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组方用药规律

    陈隆渠景连
    830-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搜索并整理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有效医案,将医案进行规范处理,创建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将医案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分析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等规律。结果 共纳入119篇文献,涵盖119首方剂,包含中药279味,其药物多为甘、平、温、苦寒之品,药物多入肺脾肝经。聚类结果包含3类,麻黄-苦杏仁、川芎-黄芪、黄芪-丹参、桔梗-黄芪、麻黄-甘草、甘草-当归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中医药治疗IPF的核心处方为黄芪、杏仁、桔梗、麻黄、当归、丹参、甘草。

    古今医案云平台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药组方规律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贝伐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李素素马曾庆吴连平赵欣...
    836-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FAERS数据库,挖掘贝伐珠单抗不良事件(AE)信号,为用药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报告比值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多项式伽马泊松分布缩减法(MGPS)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检测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3季度贝伐珠单抗的数据风险信号强度。结果 检索到贝伐珠单抗AE报告共62059份,女性稍多于男性,45~64岁年龄段人数占比最高(24。68%);美国和日本上报数量较多;大多数AE发生在用药治疗后的前30 d;严重AE占比85。99%;阳性信号共涉及27个SOC,前3位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胃肠系统疾病和各类检查;信号强度较高的AE主要有细菌性眼内炎、感染性病原体疑似通过产品传播、软骨坏死等。信号强度前20位AE中65%为新的不良反应,如喉坏死、肿瘤穿孔、视网膜血管造影异常等。结论 全面的风险信号分析为临床监测和贝伐珠单抗风险识别提供参考。

    贝伐珠单抗药品不良反应信号FAERS安全用药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马海璇车锦祥张鹏寅项瑜...
    84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广东省中医医院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23年3月1~16日广东省中医医院门诊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处方,运用Excel、IBM 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7。0软件对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通过TCMSP、OMMI、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核心药物靶点及疾病相关靶点,并通过Venny平台获取疾病与药物的共有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10。1软件构建"核心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构图(PPI)。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完成分子对接实验。结果 共纳入817张中药处方,涉及333味中药,根据用药频次、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筛选出半夏、茯苓、厚朴等六味核心药物。网络药理学结果提示槲皮素、山柰酚、驴食草酚等,AKT1、TNF、MMP9等是核心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核心靶点和有效成分,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美迪紫檀素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更为稳定。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筛选出半夏、茯苓、厚朴等六味核心药物,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驴食草酚等关键活性成分,核心药物可能通过AKT1、TNF、MMP9等核心靶点及癌症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对慢性胃炎起治疗作用。

    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

    驻科药师干预创伤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分析

    余文浩任灵芝李玉珍张育茂...
    852-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驻科药师干预对创伤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分析,为提升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驻科药师工作模式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某院2022年10月开始在创伤骨科试行驻科药师制度。选取创伤骨科临床路径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1月~2022年9月的患者为对照组(n=322),2022年11月~2023年7月的患者为观察组(n=445),比较驻科药师实施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的围术期预防用药相关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人均药品费用、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和人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7。60%、22。97%、87。64%、59。3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率为4。72%较对照组44。10%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33。25 DDDs/(100人·d)降至7。97 DDDs/(100人·d);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 驻科药师参与创伤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实践,能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驻科药师药学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效果分析

    比较阿昔替尼联合不同PD-1单抗治疗晚期肾癌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黄丽霞李晓珠张春平黄红兵...
    857-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阿昔替尼与不同PD-1单抗联用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设为阿昔替尼+特瑞普利单抗、阿昔替尼+替雷利珠单抗和阿昔替尼+信迪利单抗3个研究组。记录患者联合用药前后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按Recist 1。1评价疗效,以病情进展、患者死亡、停药、改变治疗方案为终点计算各组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收集血常规和肝功、心功、肾功、炎症反应等生化检测指标,统计分析患者联合用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40例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数据。3个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依次为阿昔替尼+特瑞普利单抗组71。43%、阿昔替尼+替雷利珠单抗组64。29%、阿昔替尼+信迪利单抗组25。00%,其中阿昔替尼+特瑞普利单抗组和阿昔替尼+替雷利珠单抗组的ORR显著均高于阿昔替尼+信迪利单抗组(P<0。05);疾病控制率(DCR)依次为阿昔替尼+特瑞普利单抗组82。86%、阿昔替尼+替雷利珠单抗组100。00%、阿昔替尼+信迪利单抗组91。67%,3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个研究组的平均EFS依次为阿昔替尼+特瑞普利单抗组(14。6±4。9)个月、阿昔替尼+替雷利珠单抗组(10。1±3。6)个月、阿昔替尼+信迪利单抗组(9。5±3。2)个月,其中阿昔替尼+特瑞普利单抗组的平均EFS比另外两组较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EFS依次为阿昔替尼+特瑞普利单抗组16。5个月、阿昔替尼+替雷利珠单抗组9。6个月、阿昔替尼+信迪利单抗组8。8个月。3个研究组的各项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在联合用药前后变化并无显著性差异,且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 3种联合用药方案均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其中阿昔替尼与特瑞普利单抗联用疗效最好,其次为阿昔替尼与替雷利珠单抗联用,阿昔替尼与信迪利单抗联用关键疗效指标均不如前两者。

    晚期肾癌阿昔替尼特瑞普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