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教育
贵州教育

半月刊

0451-0038

gzjybks@yahoo.com.cn

0851-5950381

550003

贵阳市浣纱路66号

贵州教育/Journal Guizhou Education
查看更多>>教育刊物。介绍省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经验,反映广大师生员工的呼声,表彰新人、新事、新风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卢雍政
    4-5页

    防欺凌 护平安

    孟航宇刘波徐元芳李以盛...
    6页

    教师在防治校园欺凌中的角色定位、错位与复位

    刘波程筱玥王金彪何壮...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是防治校园欺凌的中坚力量,在防治校园欺凌中承担着环境缔造者、主动防范者、积极应对者、公平建构者和心灵关怀者等角色.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师的自我角色认知不足、生成角色动机不强、承担角色能力匮乏等问题.要让教师成为干预校园欺凌的重要角色,需从营造校园氛围、强化角色认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欺凌辨识力、提升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着力,使教师能够担负起防治校园欺凌的使命.

    校园欺凌教师角色学校管理欺凌防治

    基于循证视角的校园欺凌预警机制研究

    王长中何壮张琼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严重侵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其正常学习和成长,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展开防治路径的建设和探讨,对于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分析了当前校园欺凌的内涵和基本类型,指出建立预警机制的紧迫性.在全面性、及时性和有针对性的原则指导下探索观察、反思预判、全方位监测三种预警机制.校园欺凌行为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不同类型的欺凌行为发生、恶化特点差异较大,因此,防治工作应当以行为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防治路径在于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师识别和干预欺凌行为的能力,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合作,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法律法规和建立长效机制等,以期为推动中小学校园欺凌预警机制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中小学校园欺凌预警机制,防治路径

    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发生原因与防范对策探讨

    廖朝芬伊萍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欺凌普遍存在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因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其校园欺凌具有较高的卷入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问题,运用文献研究、访谈等方法,从亲子陪伴缺乏、家庭教育期望低和否定式评价、家庭社会化弱化、学习适应不良及同伴群体亚文化等角度阐释了留守儿童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针对问题,围绕"转变父母育儿意识提升育儿技能、掌握留守儿童行为现状积极提供支持、树立留守儿童理想激发学习动机、加强监管教育预防校园欺凌"四个角度,从"多方联动、多维沟通、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四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欺凌防治

    学校防治校园欺凌:何以成困?何以破局?

    张瑞敏张鹭袁淑莉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欺凌事件频频爆发,学校防治校园欺凌工作中的困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校园欺凌防治制度运行不畅、防治支持体系不健全、防欺凌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学校难以识别校园欺凌的四重困境.文章进一步分析校园欺凌防治措施的操作性不强、教育课程碎片化、欺凌认定及处置标准缺乏统一规定、教师资源短缺是造成这一困境的核心因素.摆脱这一困境,需要明确各方职责以建立长效防治机制,强化教师在校园欺凌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升其专业素养,常态化开展校园欺凌预防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利用多元化社会资源实现校园欺凌的综合治理.

    校园欺凌学校治理欺凌防治

    家校社联动的校园欺凌预防体系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唐婉贞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环境的三大支柱,三者间协同合作对于形成校园防欺凌全方位预防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本文以生态环境理论为视角,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深入分析影响校园欺凌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一系列家校社联动的具体措施,包括增强学生身体机能、强化学生心理素质、优化学生同伴关系、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升级学校管理能力、注重部门联动合作、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等.

    家校社联动校园欺凌预防体系生态系统理论

    行政法治视域下平安校园建设的路径研究——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

    曾艳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路径之一.行政法治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内容包括行政职权法定化、行政机构法定化、行政责任法定化等.行政法治是平安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引和重要保障之一.本文分析了在行政法治视域下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通过聚焦平安校园建设、提升治理效能,注重平安校园整体规划、凸显法治文化,加强法治教育管理、织密安全网络,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等路径.不断提升校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行政法治平安校园法制教育

    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守正创新的路径探究

    孙瑞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性与时效性突出的综合性课程,是青年一代价值引领与重塑的核心课程,既需要加强课程亲和力和影响力,也需要提升解释力和感召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守正以确保不会迷失方向与初心,同时更要创新,才能把握与引领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首先,要培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主体;其次,要强化价值引领深度融入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教学体系设置;最后,要构建发挥学生主体性、现代化新媒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和把握推进形势与政策课守正与创新的内在逻辑,从而不断丰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守正创新的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中国青年.

    思政教育形势与政策守正创新

    数字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评价方法探析——以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为例

    彭余琴葛建军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主体、对象、内容、效果呈现出新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时代性、系统性、科学性体系浩瀚,思政工作成效测评缺乏科学性.文章以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为例,实施"数据赋能",运用数据科学技术和统计综合评价理论,探究高校思政工作数字化推进路径及评价机制,使高校思政工作科学化、精准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数字化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评价谈心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