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儿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儿科学杂志
国际儿科学杂志

李书琴

双月刊

1673-4408

ekfcbjb@yahoo.com.cn

024-23845727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国际儿科学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BX1基因异常导致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胡嘉欣王筱雯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天性肾脏和尿路发育异常(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s and urinary tracts,CAKUT)是一组以泌尿系统发育缺陷为特征的结构畸形.其中,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在CAKUT的发生中多见.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导致的,涉及母体、外界环境、遗传等.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遗传因素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PBX1基因最初是由t(1;19)(q23;p13.3)染色体易位而形成E2A-PBX1融合基因,导致前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而被发现的.PBX1基因突变可以造成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综合征伴或不伴有听力丧失、耳朵异常和发育迟缓.该文对胚胎肾脏的发育过程、PBX1基因的结构功能异常可能造成肾脏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加深对基因在调控肾脏发育作用中的认识,总结PBX1基因突变的表型和基因型,推进对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的诊治和评估预后.

    PBX1基因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后肾间充质基因型表型

    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发生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晏春愉邓昱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道黏液高分泌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理改变之一,影响肺炎严重程度、发展及预后.目前确定气道黏液高分泌依据支气管镜检查所见.为了评估发生气道黏液高分泌的风险,尽早干预,避免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以及缺氧、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该文总结了年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与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气道黏液高分泌发生率的关系.其中年龄、病原学种类、热峰及热程、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以及部分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干扰素及其他获得性免疫指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发生具有预警作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塑型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

    病毒类型和载量与儿童病毒性肺炎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朱文瑜卢根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提升,发现更多的CAP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目前已知影响病毒性肺炎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病毒亚型、病毒毒力、宿主因素、环境因素等.也有研究发现病毒载量与病毒性肺炎严重程度相关,不同的病毒载量水平对病毒性肺炎严重程度的影响各不相同,与病毒种类、亚型、病毒标本采集部位、年龄、性别、合并感染等相关性也各不相同.该文综述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肺炎的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载量严重程度

    儿童肺炎链球菌非疫苗血清型致病性研究进展

    杜敏韩志英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炎链球菌感染为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所引起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IPD)是全球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肺炎链球菌疫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起到保护作用,但致病力强、耐药性高的肺炎链球菌非疫苗血清型(non-vaccinetype,NVT)的流行,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各地区疫苗接种及抗生素使用等情况的不同,各地区NVT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文对肺炎链球菌的致病过程、NVT的产生机制、各地区NVT的分布及致病情况进行综述,以期充分认识NVT的致病性及危害,为卫生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持,为临床诊疗以及未来疫苗的研发和使用提供参考.

    肺炎链球菌疫苗非疫苗血清型致病性

    抽动障碍与过敏性疾病的共病机制研究进展

    谢积强刘秀梅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是一种以快速、不自主、非节律性、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发声抽动为特点的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TD和过敏性疾病均与机体免疫失衡相关,症状涉及不同部位或器官,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TD和过敏性疾病之间明显相关,但二者的关联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涉及神经-免疫交叉障碍方面.该文综述TD和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以期加强对于二者共病的认知,为TD的病因学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抽动障碍过敏性疾病神经递质细胞免疫微生物群-肠-脑轴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58页

    LINGO-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刘嘉怡朱华苏学文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LINGO-1是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的Nogo受体作用蛋白-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特异性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LINGO-1在神经胶质瘢痕形成、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LINGO-1会抑制少突胶质细胞活化,阻止轴突和髓鞘的形成和功能恢复,因此被认为是神经元存活、神经突延伸及轴突髓鞘化的负调节剂.LINGO-1水平的变化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联系.该文对LINGO-1的生理功能进行阐述,并对LINGO-1在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新生儿脑损伤及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寻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神经系统疾病LINGO-1轴突再生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炎症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63页

    脐血S100β蛋白及乳酸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对小于胎龄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预测研究

    陈俊龙王小丽杨晓玲苏学文...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脐血S100β蛋白及乳酸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对 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自2019年 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6例SGA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于出生时采集脐带血完善血清S100β蛋白及乳酸检测,同时于生后6 h、生后72 h、矫正胎龄32周及矫正胎龄37周完善aEEG监测,根据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将SGA早产儿分为脑损伤组(45例)和非脑损伤组(61例),比较两组患儿脐血血清S100β蛋白、乳酸及不同时间点aEEG的差异;将脑损伤的SGA早产儿分为匀称型组(28例)和非匀称型组(15例),比较两类患儿脐血S100β蛋白及乳酸水平差异,研究两者在不同类型SGA早产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SGA早产儿脑损伤组脐血S100β蛋白水平[(0.826± 0.218)μg/L]和乳酸水平[(8.5±1.3)mmol/L]较非脑损伤组[(0.397±0.196)μg/L 和(3.8±0.9)mmol/L]均明显增高(t=8.316、3.281,均P<0.05);匀称型组脐血S100β蛋白水平[(0.924±0.205)μg/L]高于非匀称型组[(0.438±0.196)μg/L](t=5.734,P<0.05),而脐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1.4)mmol/L 比(3.9± 1.2)mmol/L,t=0.932,P>0.05].脑损伤组与非脑损伤组aEEG异常率在生后6 h分别为100%(45/45)与22.95%(14/61)、生后72 h分别为 95.56%(43/45)与 16.39%(10/61)、矫正胎龄32周分别为62.22%(28/45)与6.56%(4/61)、矫正胎龄37周分别为22.22%(10/45)与3.28%(2/61),同一时间节点脑损伤组异常率均高于非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2.292、64.913、38.074、9.257,均P<0.05).结论 脐血S100β蛋白、乳酸水平及aEEG监测结果对SGA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三者联合可能更有助于SGA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及时治疗.

    脐血早产儿小于胎龄儿S100β蛋白乳酸振幅整合脑电图

    格列本脲治疗6q24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一例

    高辉香宋阳
    69-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