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次数的临床特征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连续采样法,在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中国6个城市7家医院门诊连续入组双相障碍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采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收集并随访双相障碍患者在研究期间,包括回顾期(过去12个月内)以及前瞻期(随访9个月内)出现的抑郁发作情况,采用泊松分析的方法分析抑郁发作次数的临床特征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工作状态、是否共病物质滥用,居住状态,双相分型:Ⅰ型vs Ⅱ型,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是否共病焦虑障碍,首次发作极性;双相障碍首次发病年龄、双相障碍确诊年龄,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否使用抗抑郁药,是否使用心境稳定剂等.结果 共520名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398例诊断为Ⅰ型,占总入组病例的76.54%,122例诊断为Ⅱ型,占总入组病例的23.46%.307名被试首发极性为抑郁发作,泊松分析显示,随访期间抑郁发作次数增多的风险因素为双相障碍Ⅱ型(IRR=1.267,P=0.01),女性患者抑郁发作次数增多(IRR=0.816,P=0.001);未使用心境稳定剂者抑郁发作次数增多(IRR=0.682,P<0.001).而工作状态、精神疾病家族史、物质滥用、任何首次发作极性、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伴有焦虑障碍等均与抑郁发作次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次数受到双相障碍分型,性别及心境稳定剂使用情况的影响.需要关注疾病分型、女性患者及重视心境稳定剂的使用以尽量减少抑郁发作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