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朱冬三

双月刊

1673-4416

fmujuan@163.com

0731-84472665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创刊,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惟一一本集泌尿外科和肾内科于一体的医学科技类期刊,主要介绍国外泌尿系统领域的最新理论、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直接为我国从事泌尿系统(含泌尿外科与肾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的专业人员服务。本刊栏目包括论著、临床报告、综述。本刊已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术后首次启动腹膜透析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何吉刘岳明何强
    428-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置管术后首次不同腹膜透析开始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21年9月诊断的17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管时间与首次腹透时间之间的差值分为紧急启动组(≤7d,82例)和常规启动组(>7d,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原发病、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水平以及透析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炎、IgA肾病、其他原因等原发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出血、腹膜炎、漂管、渗漏等并发症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后紧急启动腹膜透析与常规启动无明显差异,且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血液透析和并发症,同时降低治疗费用.

    腹膜透析腹腔镜检查时间因素

    血清lncRNA HULC、lncRNA HOTAIR水平与前列腺癌肿瘤血管生成及根治术后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探讨

    刘蜜李宗清
    43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ULC、lncRNA HOTAIR水平与前列腺癌肿瘤血管生成及根治术后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接受的98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9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HULC、lncRNA HOTAIR水平及临床资料[年龄、基础病史、前列腺体积、微血管密度(MVD)等];对比实验组患者不同病理特征的血清lncRNA HULC、lncRNA HO-TA1R水平;对实验组患者展开为期1年的随访,并按照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肿瘤无进展组(70例)和进展组(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短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结果 实验组的血清lncRNA HULC和lncRNA HOT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NM分期Ⅱ~Ⅲ期、中高分化程度、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高微血管密度(MVD)患者的血清lncRNA HULC、lncRNA HOTAIR水平均高于TNM分期1期、低分化程度、不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低MVD患者(均P<0.05);与肿瘤无进展组患者相比,肿瘤进展组患者的TNM分期Ⅱ~Ⅲ期、中高分化程度、存在淋巴结转移、高MVD占比及血清lncRNA HULC、lncRNA HOTAIR水平更高(均P<0.05);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MVD、血清lncRNA HULC和lncRNA HOTAIR水平均是引起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短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lncRNA HULC、lncRNA HOTAIR与前列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同时是影响患者根治术后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前列腺肿瘤lncRNAHULClncRNAHOTAIR血管生成

    血清ACTH水平、降钙素原变化率对尿源性脓毒症预后的价值

    魏伟张铭立刘建琳程琳...
    436-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降钙素原(PCT)变化率对尿源性脓毒症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因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后产生尿源性脓毒症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后14 d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67例)和死亡组(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的血清ACTH水平以及确诊当天和确诊后第2天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计算PCT变化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的血清ACTH水平、PCT变化率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尿源性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血红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肌酐、白细胞计数高于生存组,而血红蛋白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患者的血清ACTH水平和SOFA评分降低,PCT变化率明显升高(均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TH水平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0.533,P<0.001),PCT变化率与SOFA评分呈负相关(r=-0.60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CTH高表达、低PCT变化率是影响尿源性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的ACTH水平明显升高,PCT变化率显著降低,二者与尿源性脓毒症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钙素原尿源性脓毒症

    LncRNA HOXA-AS3 通过 miR-218-5p 调控USP3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刘志飞邢力永朱研峰石鹏...
    440-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RNA HOXA簇反义RNA 3(LncRNA HOXA-AS3)通过miR-218-5p调控泛素特异性肽酶3(USP3)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和人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PC-3、22RV1,将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LncRNA HOXA-AS3过表达组、LncRNA HOXA-AS3敲低组、共转染阴性对照组、LncRNA HOXA-AS3敲低+miR-218-5p inhibitor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Ln-cRNA HOXA-AS3、miR-218-5p与USP3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比值(Bax/Bcl-2);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PCNA、Cyclin D1)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LncRNA HOXA-AS3对miR-218-5p的靶向调节.结果 与人前列腺上皮细胞相比,DU-145、PC-3、22RV1细胞的LncRNA HOXA-AS3、USP3的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miR-218-5p表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LncRNA HOXA-AS3过表达组LncRNA HOXA-AS3、USP3的mRNA与蛋白表达、细胞活力、集落生成率、PCNA与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升高,miR-218-5p表达、凋亡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Bax/Bcl-2、Bax 蛋白表达降低(均 P<0.05);LncRNA HOXA-AS3 敲低组的细胞 LncRNA HOXA-AS3、USP3的mRNA与蛋白表达、细胞活力、集落生成率、PCNA与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降低,miR-218-5p表达、凋亡细胞比例、凋亡率、Bax/Bcl-2、Bax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 LncRNA HOXA-AS3 敲低组比较,LncRNA HOXA-AS3 敲低+miR-218-5p inhibitor 组的USP3的mRNA与蛋白表达、细胞活力、集落生成率、PCNA与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升高,miR-218-5p表达、凋亡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Bax/Bcl-2、Bax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共转染miR-218-5p mimics和野生型LncRNA HOXA-AS3报告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降低(0.34±0.06 vs.1.01±0.22,P<0.05).结论 敲低 LncRNA HOXA-AS3 可通过上调 miR-218-5p而降低USP3表达,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并促使其凋亡.

    前列腺肿瘤LncRNAHOXA-AS3USP3

    多序列MRI成像联合扫描对膀胱癌T分期的临床评估价值

    武宝华任慧鹏赵勇张军晖...
    447-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扫描对膀胱癌T分期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后对患者分别实施MRI序列扫描、常规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扫描、常规动态对比增强(MRI+DWI+DCE)扫描.统计患者病历分期情况与肌层浸润情况,计算不同扫描方案下的T分期诊断准确率与肌层浸润诊断准确率.结果 入组患者中以T2期居多,共39例(39.00%),然后依次是 T1 期 22 例(22.00%)、T3 期 20 例(20.00%)、T4 期 19 例(19.00%).在肌层浸润情况方面,肌层浸润78例(78.00%),无肌层浸润22例(22.00%).比较不同分期不同序列扫描下的诊断结果,MRI+DWI+DCE的总准确率显著高于MRI+DWI扫描、MRI序列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335、36.125,均P<0.01).在肌层浸润情况的扫描效果方面,MRI+DWI+DCE的扫描准确率明显高于MRI和MRI+DWI扫描,且MRI+DWI扫描准确率明显高于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7例(98.72%)vs.58例(74.36%)vs.40例(51.28%),均P<0.05];在无肌层浸润的诊断准确率方面,MRI+DWI+DCE的扫描准确率明显高于MRI和MRI+DWI扫描,且MRI+DWI的扫描准确率高于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 例(95.45%)vs.14 例(63.64%)vs.12 例(54.55%),均P<0.05].结论 临床工作者对膀胱癌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的过程中,采用多序列MRI联合扫描方式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T分期情况.

    膀胱肿瘤磁共振成像肿瘤分期

    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对患者miR-119a、miR-200b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靳永胜郝亮亮赵家伟王刚...
    451-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HOL-ERBT)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miR-119a、miR-200b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高危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研究组行HOL-ERBT治疗,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微小RNA-119a(miR-119a)、微小RNA-200b(miR-200b)、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病理分期准确性与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血块积存、膀胱痉挛、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随访情况(生存率、转移率、复发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miR-119a、miR-200b、TNF-α、IL-6、HMGB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miR-119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miR-200b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间的miR-119a、miR-200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的TNF-α、IL-6、HMGB1水平与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的转移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OL-ERBT治疗高危NMIBC的疗效优于TURBT,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肿瘤转移、复发风险及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且手术创伤更为轻微.

    膀胱肿瘤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miR-119amiR-200b

    基于炎症反应相关基因构建BLCA分子亚型和预后模型

    管波王浩宇张挺陈远哲...
    456-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TCGA数据库中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中炎症反应相关基因(IR-RGS)的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构建BLCA分子亚型和预后分子标签,探索其在BLCA中的预后作用.方法 检索TCGA数据库中412例BLCA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预后数据,利用R语言中NMF包对BLCA中的IRRGS表达进行无监督聚类分析,构建基于IRRGS的BLCA分子亚型,探索不同亚型的预后情况和肿瘤微环境情况;采用LASSO-Cox回归进行BLCA预后相关甲基化标志物筛选,并构建预后分子标签,进一步分析其在BLCA中的预后作用.结果 基于BLCA转录组数据和生存数据,发现200种IRRGS中有33种基因与BLCA预后相关(均P<0.05),基于33种IRRGS构建BLCA分子亚型,将412例BLCA患者分为3个亚组,不同亚型具有不同预后,且不同亚型具有不同肿瘤微环境;基于33种IRRGS采用LASSO-Cox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 9 种与 BLCA 预后相关 IRRGS(DCBLD2、IL-10、IRAK2、IRF1、LDLR、PVR、RIPK2、SE-MA4D、TLR2),并联合9种IRRGS构建预后分子标签,结果显示,该分子标签可以很好地判断BLCA患者预后.结论 基于IRRGS构建的BLCA分子亚型,不同亚型间预后不同;不同亚型间肿瘤微环境不同.基于9种IRRGS构建的BLCA预后分子标签可以很好地判断BLCA预后,提示IRRGS在BLCA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炎症基因膀胱尿路上皮癌分子标签

    BMP-2、BMP-7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

    申凯张家铭雷波王志...
    46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经尿道切除术治疗的11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膀胱癌组织(膀胱癌组)及癌旁组织(癌旁组)中BMP-2、BMP-7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X2检验分析BMP-2、BMP-7蛋白表达水平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膀胱癌组的BMP-2、BMP-7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均P<0.05).BMP-2、BMP-7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浸润深度、病理级别、淋巴结转移、复发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且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越高、浸润深度越深、病理级别越高、有淋巴结转移、有复发患者的BMP-2、BMP-7阳性表达率较低(均P<0.05).BMP-2、BMP-7阳性的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MP-2、BMP-7的阴性患者[75.0%(30/40)vs.41.0%(32/78)、77.8%(28/36)vs.41.5%(34/82),均 P<0.05].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血管浸润、病理级别高、有复发、BMP-2阴性、BMP-7阴性的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显著缩短(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病理级别高、BMP-2阴性、BMP-7阴性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癌组织中BMP-2、BMP-7蛋白表达降低,二者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进展程度呈负相关,BMP-2、BMP-7阴性表达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影响因素.

    膀胱肿瘤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HoxB3、JAG1在肾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贾琴林博宁王璧椒
    46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B3(HoxB3)、JAG1的表达水平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93例肾细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肾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肾细胞癌组)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细胞癌患者的HoxB3、JAG1表达水平.分析HoxB3、JAG1表达与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肾细胞癌组的HoxB3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JAG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均P<0.001).共有62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66.67%.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Fuhrman分级Ⅲ~Ⅳ级、有淋巴结转移、有肾包膜受侵的肾细胞癌患者的HoxB3阳性表达率及JAG1阴性表达率低于中/高分化、TNM分期I~Ⅱ期、Fuhrman分级Ⅰ~Ⅱ级、无淋巴结转移、无肾包膜受侵的肾细胞癌患者.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Fuhrman分级Ⅲ~Ⅳ级、有淋巴结转移、有肾包膜受侵的肾细胞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降低(均P<0.05).HoxB3阳性表达、JAG1阴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HoxB3阴性表达、JAG1阳性表达患者[28(80.00%)vs.34(58.62%),18(85.71%)vs.44(61.11%),均 P<0.05].TNM 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HoxB3 阴性表达、JAG1阳性表达是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HoxB3在肾细胞癌中呈低表达,JAG1在肾细胞癌中呈高表达,二者均与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肾细胞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

    癌,肾细胞同源异型盒基因B3JAG1

    高回声小肾癌的常规超声诊断特点及策略探讨:一项单中心研究

    蔡石龙钟志方
    470-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回声小肾癌的常规超声诊断特点及策略,以期提高小肾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经外科手术证实的52例高回声小肾癌患者的超声特点及诊疗经历,附CT检查.瘤体长径为8~25 mm.肿瘤回声根据与肾实质相对比分为稍高回声和高回声.结果 52例小肾癌中,透明细胞癌49例,乳头状细胞癌2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例.稍高回声45例、高回声7例.12例超声首诊为错构瘤,后续超声召回9例采取随访处理者,3例于召回前已经手术确诊;8例超声首诊未发现肿瘤,而CT提示有占位,经临床反馈后再行超声复核确诊;10例CT提示未见肿瘤,后行超声召回6例采取临床随访处理者,4例于召回前已手术确诊;另1例超声及CT均未发现肿瘤,后行增强检查提示占位,超声复核确诊.超声联合CT的检出率高于超声首诊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08%(51/52)vs.82.69%(43/52),x2=7.081,P=0.008).结论 高回声小肾癌超声易误诊为错构瘤.超声召回行为改变了部分小肾癌患者的病程,超声联合CT有利于降低小肾癌的漏诊率.

    肾肿瘤超声检查错构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