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曾因明

月刊

1673-4378

gjmzyfs@163.com

0516-85708135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楼17楼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麻剖宫产术中使用艾司氯胺酮对麻醉效果和产后抑郁症影响的观察

    吴建文罗琪琛
    726-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和评价全麻剖宫产术中使用艾司氯胺酮对麻醉效果和产后抑郁症(PPD)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择期行全麻剖宫产术的足月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连续泵注组(CEP组)、艾司氯胺酮单次静脉推注复合丙泊酚连续泵注组(BEP组)和七氟醚吸入维持组(S组).胎儿娩出后,CEP组连续泵注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BEP组单次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和连续泵注丙泊酚,S组采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记录3组产妇入手术室时(T,)、麻醉诱导后(T2)、胎儿娩出时(T3)、手术结束时(T4)和清醒出手术室时(T5)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术后清醒时(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 d、术后42 d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和PPD发生情况;记录CEP组和BEP组术中艾司氯胺酮总用量.结果 与S组比较,CEP组和BEP组T3、T4、T5时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均P<0.05),术后清醒时(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术后12 h及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较低(均P<0.05),苏醒时间较短(均P<0.05),术后3 d和术后42 d EPDS评分和PPD发生率较低(均P<0.05);T,、T2时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术前EPDS评分、PPD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EP组比较,CEP组术后清醒时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较低(P<0.05),各时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苏醒时间,术后EPDS评分、PP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麻剖宫产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可以更好地维持产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苏醒时间短,苏醒时疼痛感减少;还可有效抑制产后抑郁,降低PPD发生率.

    艾司氯胺酮丙泊酚剖宫产术麻醉,全身苏醒时间产后抑郁症

    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中镇静时产妇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

    黎治滔陈博李杰雄
    73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产妇术中镇静时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 选择29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18~40岁,孕35~42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胎儿、胎盘娩出后,给予产妇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行术中镇静,给药剂量使用二阶段改良序贯法决定,初始负荷剂量1.4 μg/kg,15 min恒速泵注完毕,第26分钟使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评估产妇的镇静深度,记录右美托咪定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0 min(T2)、给药后15 min(T3)、给药后20 min(T4)、给药后25min(T5)和给药后30 min(T6)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同时记录产妇的不良反应.通过计算改良序贯法第二阶段4个转折点中点的平均值得到右美托咪定诱导产妇意识消失(OAA/S评分≤2分)的ED50,使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出其95%有效量(ED95).结果 右美托咪定诱导产妇意识消失的ED50为1.94 μg/kg,ED95为2.11 μg/kg.与T0时比较,所有产妇T1~T6时心率均降低(均P<0.05),MAP均升高(均P<0.05).术中3例产妇出现心动过缓,3例产妇在给药前诉腹痛,1例产妇伴有恶心、胸闷,给药后症状均缓解或消失,无一例产妇出现寒战.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产妇术中镇静时诱导产妇意识消失所需剂量较大,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临床应用需严密观察.

    右美托咪定剖宫产镇静半数有效量

    音乐治疗在儿童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的应用

    胡逸非王硕周加慧宋海成...
    736-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音乐治疗在患儿全麻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240例,性别不限,年龄3~1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0例):原创音乐组(O组)、自选音乐组(P组)和对照组(C组).3组患儿麻醉相同的基础上,O组播放研究者原创编写制作的功能性音乐,P组播放患儿根据自己偏好事先选择的音乐,C组播放无声音轨.记录3组患儿苏醒期谵妄(ED)发生率、FLACC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术后24 h内再出血发生率,苏醒时间,护士满意度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记录3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收听音轨5 min后(T2)、拔管时(T3)、拔管后5min(T4)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C组苏醒期ED发生率高于O组(P<0.05).P组、C组苏醒期FLACC评分高于O组(均P<0.05),C组苏醒期FLACC评分高于P组(P<0.05).P组、C组护士满意度低于O组(均P<0.05),C组护士满意度低于P组(P<0.05);C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低于O组、P组(均P<0.05).T2、T4时C组心率高于O组、P组(均P<0.05);T4时P组、C组MAP高于O组(均P<0.05),C组MAP高于P组(P<0.05).3组患儿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音乐治疗用于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有助于降低苏醒期ED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宫调原创音乐应用于该人群具有一定的优势.

    音乐治疗五音疗法儿童麻醉,全身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术前禁食禁饮与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及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李利利汪欢贾贝尔袁浩...
    741-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IPH)和术前过度禁食禁饮均是围手术期常见的临床现象,并与多种并发症密切相关.但IPH与术前过度禁食禁饮的临床相关性目前仍不明确,文章通过阐述IPH(发生机制、影响因素)、术前禁食禁饮现状及过度禁食禁饮可能导致IPH的潜在机制,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过度禁食禁饮现象及其危害的关注,及时识别IPH高危患者并提前进行个体化干预.

    围手术期低体温禁食禁饮

    白细胞滤器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自体血回输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吴曼迪程勇郭建荣
    745-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患者术中常需大量输血,过去的研究认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OCS)可能重新输注恶性肿瘤细胞引起肿瘤扩散和复发,目前大多研究均展现出白细胞滤器(LDF)可去除回收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增加了 IOCS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文章综述了LDF去除肿瘤细胞的原理、可能机制以及LDF在恶性肿瘤手术IOCS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白细胞滤器恶性肿瘤回收式自体输血

    围手术期气管膜部损伤:危险因素、诊断及处理

    布特格勒其王东信
    749-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管膜部损伤虽然罕见,但可能危及生命,其症状易被忽略.导致气管膜部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基础病情、气道操作和手术相关等因素.识别气管膜部损伤的征象(如皮下气肿、气胸、通气量下降等)以尽早诊断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治疗方法依据气管膜部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定,轻微损伤可能仅需保守治疗,而严重损伤可能需要手术修补.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气管膜部损伤相关临床证据,对围手术期气管膜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预后.

    气管膜部损伤围手术期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

    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唤醒方案的研究进展

    张永琼罗钧升
    756-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是脊柱侧弯矫形术最危险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术中唤醒试验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监测脊髓功能,因此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至关重要.目前尚无脊柱侧弯手术唤醒试验麻醉方案的指南推荐.文章就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试验中应用全凭静脉麻醉、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气管插管全麻、吸入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及右美托咪定等进行综述,旨在呈现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的理想麻醉方案,提高该类手术的麻醉质量和患者安全.

    全凭静脉麻醉竖脊肌平面阻滞吸入麻醉右美托咪定唤醒试验脊柱侧弯矫形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闫昌昊张宗旺
    761-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全球大流行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其相关的睡眠问题也普遍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睡眠障碍与多种因素相关.文章复习相关文献,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炎症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攻击以.及神经递质的影响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待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睡眠障碍炎症反应中枢神经系统血脑屏障神经递质

    参考文献类型、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志代码

    765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仪刘存明
    76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常见并发症,表现为与术前相比的认知功能紊乱,不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还可能引发长期的认知衰退.然而,目前尚缺乏有效和可靠的预测指标来识别POCD的发生、发展.因此,确定能有效预测POCD的可靠标志物和方法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预测POCD方面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各类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筛查技术,旨在为准确识别高风险人群并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关键信息,以改善患者预后.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预测模型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