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卢祖洵

双月刊

1673-5625

whd9800@163.com,shyx2006@126.com

027-83692396

430030

武汉市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oci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类期刊,主要报道社会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适合于广大医务界卫生行政领导、各级卫生管理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及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等待移植患者疾病家庭负担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李艳祝恒嘹雷韦麦尔当·艾力木...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等待移植患者疾病家庭负担和患者生命质量的关系,分析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因素在疾病家庭负担和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以2019年6月-202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移植中心住院的190例等待移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心理弹性量表(CD-RISC)、MOS社会支持量表(MOS-SSS)、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生命质量量表(GQOLI-74)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而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患者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在疾病家庭负担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FBS评分方面,生命质量好组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娱乐活动、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及心理健康6个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低于生命质量差组(均P<0.05);生命质量好组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及总得分、社会支持问卷中讯息与情绪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及总得分高于生命质量差组(均P<0.05);中介效应模型的总效应为0.91,直接效应为0.22,中介效应为-0.69(均P<0.05),直接效应占24.18%,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5.82%,其中,心理弹性占50.55%(0.46),社会支持占25.27%(0.23).结论 等待移植患者疾病家庭负担和患者生命质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患者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在等待移植患者疾病家庭负担与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明显.

    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器官移植疾病家庭负担生命质量中介效应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及心理资本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唐亚丽袁晓晶杜丹丹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生命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3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化疗的90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ositive Psycap Questionnaire,PPQ)、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等分值,并探究SSRS量表、PPQ量表与QLQ-C30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回收有效问卷892例,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96例.观察组SSRS量表、PPQ量表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QLQ-C30量表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M化疗患者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各个维度评分与生命质量各个维度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MM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生命质量均处于较差水平,提升社会支持、心理资本有利于改善生命质量.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生命质量相关性

    不同腹膜透析方式下患者及照护者生命质量差异的混合方法研究

    高兰英孙禾奇叶建明熊燕...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与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患者和照护者生命质量的差异.方法 基于聚敛式设计的混合方法,于2020年8-10月对江苏省昆山市医疗机构中189名透析患者采用肾病专用生命质量量表(KDQOL-36)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SF-36)对130名照护者进行方便抽样调查.通过t检验比较不同透析方式的患者生命质量差异和照护者生命质量差异.同时对13名患者和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主题分析法了解其生命质量主观体验.结果 APD患者生命质量在PCS和KDCS分量表的得分均高于CA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5和-13.54,P<0.05).APD照护者生命质量的PCS和MCS得分均高于CAPD照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19和-2.41,P<0.05).访谈结果发现,选择APD的患者和照护者社会参与体验更佳.结论 APD患者和照护者生命质量更优,且APD技术对于提升患者社会参与、减轻照护负担有重要作用.

    自动腹膜透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生命质量混合方法

    家庭赋权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儿心理状态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刘晓琴魏莎石钰琳金琼琼...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自身家庭赋权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儿心理状态及其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影响.方法 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0例慢性肾脏病患儿及其主要照护人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每例包含1名患儿及1名主要照护人).对照组研究对象入组后仅采用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家庭赋权干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及其主要照护人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照顾能力量表(FCTI)、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CARED、DSRSC得分为(12.75±2.52)分、(8.22± 1.7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77±2.37)分、(9.56±1.48)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照护人MUIS-FM量表中不确定性、复杂性、信息缺乏、不可预测性得分为(30.25±2.86)分、(20.18±1.94)分、(9.27± 1.71)分、(8.05±2.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4.04±3.15)分、(23.26±1.70)分、(10.99±1.84)分、(10.37± 2.09)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照护人SCSQ量表积极应对得分为(22.37±4.05)分,高于对照组[(19.61±3.58)分](P<0.05),而消极应对得分为(9.06±2.15)分,低于对照组[(10.37±2.70)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照护人FCTI量表中适应照顾角色、应变及提供协助、处理个人情绪需要、评估家人及社区资源、调整个人生活与照顾需求为(3.28±0.85)分、(2.91±0.62)分、(2.77±0.85)分、(3.26±1.09)分、(3.07± 0.8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33±1.04)分、(4.24±1.07)分、(3.83±0.99)分、(5.17±1.78)分、(4.11±1.36)分](P<0.05).结论 家庭赋权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肾脏病患儿自身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还有利于照护者改善疾病不确定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更好地提升其照护能力.

    慢性肾脏疾病儿童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家庭赋权干预心理状态

    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罗曦唐姗姗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50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脑卒中知识问卷、家庭关怀指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脑卒中症状体验量表及日常感知歧视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症状负担总分为(40.62±5.1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需长期用药、家庭关怀程度和社会支持水平是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脑卒中患者日常感知歧视总分为(29.18±3.65)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脑卒中知识水平、家庭关怀程度和社会支持水平是脑卒中患者日常感知歧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龄、文化程度低、需长期用药、家庭关怀度差、社会支持水平差是影响前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龄、脑卒中知识水平高、家庭关怀程度好、社会支持水平满意是后者的保护因素,应给予个性化干预措施减轻患者身心负担.

    脑卒中负性情绪心理健康症状负担日常感知歧视影响因素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妇产科护理查房》

    刘喜宏
    190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早期语言发育特征及随访研究

    高峰刘金珍徐雁王雪云...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和语言发育迟缓(language developmental delay,LDD)儿童的早期语言发育特征,以期对儿童语言发育进程中出现的异常信号早期识别,为疾病识别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武汉市江岸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儿童,以家长主诉语言发育落后并确诊为ASD和LDD的儿童为暴露组,以同期参加常规体检正常的儿童为非暴露组.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GDS)对儿童进行发育评估和语言商的评估.在两年后对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儿童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最终纳入LDD组112例,ASD组48例,正常儿童组115例.入组时,LDD组的语言能平均分数低于正常值,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和应人能的平均得分均大于正常值;ASD组存在多个能区的发育异常,除了大运动的平均分数正常,精细运动、应物能、语言能和应人能的平均得分均低于正常,且发育异常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0.83%、77.08%、95.83%和93.75%.两年后,33.93%的LDD儿童在语言能实现了追赶,但仍有66.07%的LDD儿童表现出持续的语言困难;ASD组儿童语言能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D和ASD儿童在早期均表现出语言发育落后,识别两组儿童的早期语言发育特征,尽早发现患儿,定期进行儿童语言发育随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特征儿童追踪随访

    职场适应在规范化培训护士逆境商与主动职业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孙宇周祥常丽娟彭守华...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护士逆境商与主动职业行为的关系,以及职场适应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场适应量表、逆境商量表、主动职业行为量表对新疆5家三级医院486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规范化培训护士逆境商、职场适应、主动职业行为得分分别为(121.72±17.59)分、(58.91±9.17)分、(42.17±9.84)分,职场适应、逆境商、主动职业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r=0.561~0.707,P<0.001);职场适应在逆境商与主动职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21,95%CI:0.12~0.27).结论 规范化培训护士逆境商、职场适应、主动职业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逆境商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主动职业行为,还可以通过职场适应的中介作用对主动职业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建议管理者对规培护士进行逆商教育,通过正确的心理培训改善其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职场适应力,从而提高其主动职业行为水平.

    职场适应规范化培训护士逆境商主动职业行为中介效应

    疼痛评估知识和信心自我感知量表在安宁疗护医护人员中的应用研究

    吕翻翻李龙倜贾佳聂小菲...
    200-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汉化疼痛评估知识和信心自我感知量表,并在安宁疗护医护人员群体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先翻译原量表,再回译和跨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疼痛评估知识和信心自我感知量表.于2022年1月便利抽取湖北省某市三甲医院的临床安宁疗护医护人员303人作为研究对象,在该人群中检验汉化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疼痛评估知识和信心自我感知量表包括17个条目,Cronbach's a系数为0.935,重测信度系数为0.930;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0,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在0.830~1.000之间;该量表是三因素量表,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329%,各拟合系数均接近于0.900.结论 中文版疼痛评估知识和信心自我感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对临终患者疼痛评估能力自我评价的可靠性工具.

    安宁疗护疼痛评估医护人员信度效度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屏幕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凡凡刘美燕霍言言兰红艳...
    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屏幕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更进一步制定学龄前儿童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使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选取931名3~6岁儿童的家长填写问卷,收集基本信息及屏幕时间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日平均屏幕时间≥1 h的影响因素.结果 931例儿童日平均屏幕时间为(1.74±0.65)h/d,其中工作日平均屏幕时间为(1.56±0.59)h/d,周末平均屏幕时间为(2.20±0.81)h/d,工作日平均屏幕时间显著低于周末平均屏幕时间(t=19.48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吃饭时看电视频率>5次/周(OR=1.669)、使用电子产品作为奖励工具频率>5次/周(OR=1.631)、父母认可的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 h以上(OR=1.687)、母亲教育程度为大学(OR=1.483)和硕士及以上(OR=1.624)为影响学龄前儿童日平均屏幕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日平均屏幕时间普遍超过推荐的时长(即每天不超过1 h),吃饭时看电视频率、使用电子产品作为奖励工具频率、父母认可的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母亲教育程度为影响学龄前儿童日平均屏幕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关注并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

    学龄前儿童屏幕时间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