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卢祖洵

双月刊

1673-5625

whd9800@163.com,shyx2006@126.com

027-83692396

430030

武汉市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oci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类期刊,主要报道社会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适合于广大医务界卫生行政领导、各级卫生管理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及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IPA方法对互联网医院建设现状和改进对策的探讨

    董美佳焦科兴李艺清侯胜田...
    379-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互联网医院建设现状,为进一步改进互联网医院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患方视角的互联网医院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制作患者调查问卷对选取的样本互联网医院进行评价,运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统计,计算各维度评价指标的得分情况,采用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对患方视角互联网医院评价结果构建满意度-重要性IPA进行矩阵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问卷939份,有效率为80。05%。一级指标发展指数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系统性能、服务质量、药事服务、平台设计、运营管理、诊疗服务、费用支付;二级指标发展指数排名前五的是系统响应速度、运行稳定性、易用便捷性、支付方式的便捷性和医师专业水平,排名后五名的是安全管理机制、音视频通话质量、医保报销支持、退改费处理便捷性和投诉反馈机制。通过IPA分析将32项评价指标划分为保持优势类、控制优化类、适度发展类和重点改进类,四个象限分别分布了 5、12、10、5个观测指标。结论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要注意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进一步扩大宣传与普及。着重改善投诉反馈机制、诊疗服务、费用管理等指标,提升互联网医院的使用率和满意度。

    互联网医院建设现状改进对策IPA分析

    数字技术在中医药科技创新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宋勇刚张敏
    384-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下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新动能。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对中医药科技创新更加重要。系统梳理了当前中医药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现状,从数字技术在中医药科技创新中的应用现状、未来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三大方面论述了数字技术在中医药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当下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数字化将持续大力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数字化中医药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互联网+"背景下大型综合医院老年患者门诊就医困境及对策思考——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例

    赵淑樱徐鹏苏明杨晓蓉...
    38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医疗行业的新趋势,对大型综合医院的门诊诊疗模式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老年患者门诊就医面临诸多挑战。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案例医院,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大型综合医院在老年患者门诊就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基于"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分析老年患者门诊就医的现存问题,并提出通过互联网技术为老年患者提供便捷门诊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对策。通过实践探索,案例医院在优化老年患者门诊就医流程、提高诊疗服务便捷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互联网+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就医老年患者便捷性独立就医

    浙江省某县县域医共体抗菌药物管理案例研究

    邓子如董晓莲王伟马聪...
    39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浙江省某县县域医共体内部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和措施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方法 研究团队于2019年10月及2020年7月赴浙江省某县开展现场调查,通过目的性抽样收集医共体内两家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四家医疗机构中的15名关键知情人进行访谈,了解医共体内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与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结果 案例县县域医共体内机构已成立架构清晰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设有前置审方、事后点评、绩效奖惩等管理措施;近年来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县医院门诊、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县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乡镇卫生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仍高于国家标准。结论 案例县依托县域医共体制度优势,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自上而下管理,管理组织架构清晰,措施较为全面,注重过程管理,动态调整考核指标;但仍需加大对临床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完善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

    抗菌药物管理县域医共体案例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的我国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政策文本分析

    余晴霞谭巍罗倩杨帆...
    397-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政策工具使用情况,为后续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Rothwell和Zegveld对政策工具分类的方法,结合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构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政策分析框架,政策工具分类维度为X维度,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维度为Y维度,运用Nvivo对2013-2022年国家公开发布的50份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X维度共142个文本编码,Y维度共154个文本编码,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分别占50。00%、38。73%、11。27%;内、外部子模指标分别占47。40%、52。60%。在三大政策工具中,策略性措施、法规管制和示范项目等政策子工具使用频率较多;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维度,监管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子工具使用率较高。结论 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政策以环境型为主导,需求型应用相对不足,系统内、外部子模指标分布仍需调整。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市场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运用政策工具促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发展。

    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政策分析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专家视角下青年医师科研开展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方法

    马洪瑶朱巍张向荣申俊龙...
    402-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青年医师科研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建议及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于2023年2-8月对江苏省10家三甲公立医院的35位专家以面对面半结构化方式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分析范式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归纳。结果 经三级编码分析,梳理出76条概念、20条范畴和5个主范畴,获得了以科研能力、科研认知、环境支持、环境驱使、科研情感为核心的青年医师科研开展影响因素模型及其作用机制。结论 应更加注重青年医师创新思维等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打造更有效的外部支持环境,完善科研压力机制,加强科研认知教育,提升其科研情感,更好地促进青年医师科研开展。

    青年医师科研专家视角扎根理论影响因素

    叙事医学视域下全科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人文素养提升策略分析

    刘雅妮陆慧慧刘聪
    406-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科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全科医师的储备力量,其人文素养将直接影响基层医疗长期稳定的服务质量。通过结合叙事医学的内涵及临床应用,分析全科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现状,综合提出将叙事医学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将叙事医学理念渗透到全科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中,为提升全科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提供新的视角,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基层医疗全科医师队伍质量不高的现状。

    叙事医学全科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人文素养以人为中心

    失能老年人社会疏离的研究进展

    张娜蒋文慧
    409-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失能老年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其面临的社会疏离值得关注。系统阐述了失能老年人社会疏离的概况、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提出了失能老年人社会疏离的早期评估并构建系统干预方案,以引起全社会对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存状态的关注。

    失能老年人社会疏离影响因素

    不同沟通方式对门诊医生的心理影响研究

    邵建文商卫红王锦帆
    413-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门诊经验沟通与医方示善(goodwill)-医方倾听(listening)-医患交流(talking)-医患合作(coopertion)(GLTC)门诊沟通方式对医生的心理影响,为改善门诊医患沟通提供参考。方法 由15名医生在医学人文能力实验室内分别以两类方式与30名患者沟通,全程跟进填写相关情绪量表和问卷,对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医生不同时间点情绪之间的差异。结果 医生应用门诊GLTC沟通方式后,大部分情绪分值分布显著低于门诊个人经验沟通(P<0。05);医生对患者的需要聚焦于患者配合医生行医;专家评价医生应用门诊GLTC沟通技能评分高于门诊经验沟通(P<0。05)。结论 门诊个人经验沟通后医生负面情绪波动较大,门诊GLTC沟通后医生负面情绪降低,医生在医患沟通中要注意控制负面情绪,医、患、专家三方均反映门诊GLTC沟通方式效果优良,今后需要结合门诊实际,适当减轻门诊医生工作压力。

    医患沟通沟通方式门诊就医医生情绪医生需要

    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刘露张态
    418-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心理负面事件常有报道,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基层医务人员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力量,对其关注较少。从常用职业倦怠量表及基层医务人员的倦怠检出率、国内研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职业倦怠对医务人员的危害及职业倦怠的预防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促进卫生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职业倦怠基层医务人员检出率量表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