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消化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消化病杂志
国际消化病杂志

邱德凯

双月刊

1673-534X

xiaohuafence@sina.com

021-33262058

200031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国际消化病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研究进展

    达鹏然邓凯杨小莉
    211-213,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GSMT)的有效手段.EFTR可以完整切除肿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较多研究证实.目前已有多种EFTR治疗性穿孔的修补方法,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该文就EFTR在胃固有肌层肿瘤、胃肠道间质瘤、胃黏膜下小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EFTR治疗性穿孔修补方法和EFTR注意事项作一综述,以期为GSMT的治疗提供参考.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胃黏膜下肿瘤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骨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陆慧朱伟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存在着扩散和转移的风险.CRC骨转移通常合并其他部位转移.晚期CRC骨转移患者往往会出现剧烈骨痛,影响其生存质量,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负面情绪甚至选择放弃治疗.CRC骨转移发生率逐年升高,对于其诊治目前尚未形成共识.该文就CRC骨转移的特点、危险因素、途径、机制、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CRC骨转移的诊治提供参考.

    结直肠癌骨转移发生机制风险因素治疗方法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苏倩刘俊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水是肝硬化较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标志.门静脉压力升高是腹水发生的主要原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主要药物,已广泛应用于预防肝硬化失代偿事件.然而,由于NSBB可能损害心功能、导致肾灌注不足,其在晚期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尚存争议.该文就NSBB在代偿性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硬化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肝硬化腹水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和β-catenin/N-cadherin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峰冯浩李凡宋玉涛...
    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及β-连环蛋白/神经钙黏蛋白(β-catenin/N-cadherin)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定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胃癌手术的 7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SERPINE1 表达情况.采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 细胞,经不同处理后分为对照组(SGC-7901 细胞)、oe-SERPINE1 组(pcDNA3.1-SERPINE1 载体)、oe-NC组(空pcDNA3.1 载体)、SERPINE1 siRNA组(SERPINE1 siRNA)及si-NC组(si-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ERPINE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数目,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距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β-catenin、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ERPINE1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8.46%和 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NC组细胞的SERPINE1 mRNA表达水平、侵袭数目、迁移距离,以及PD-1、PD-L1、β-catenin、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oe-SERPINE1 组细胞的上述指标均较oe-NC组显著升高(P均<0.05).si-NC组细胞的上述指标均较oe-SERPINE1 组显著降低(P均<0.05).SERPINE1 siRNA组细胞的上述指标均较si-NC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下调SERPINE1 表达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抑制PD-1、PD-L1 表达从而阻止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这与抑制β-catenin/N-cadherin信号通路的活性相关.

    胃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免疫逃逸侵袭迁移β-cateninN-cadherin

    腺苷A3受体激动剂对人肠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

    吕敏敏肖鹏安晓萌张霁...
    228-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腺苷A3 受体(A3AR)激动剂 2-Cl-IB-MECA对人肠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将人肠上皮细胞HT-29分为 4 组:对照组(不作处理)、脂多糖(LPS)组(加入终浓度为 10 μg/mL的LPS)、30 nmol/L MECA组(在LPS组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 30 nmol/L的 2-Cl-IB-MECA)、100 nmol/L MECA组(在LPS组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 100 nmol/L的2-Cl-IB-MECA).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法和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焦亡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NF-κB(p-NF-κB)p65、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gasdermin D(GSDMD)和IL-1β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PI阳性细胞数目增加,LDH活性增强,p-NF-κB p65、NLRP3、caspase-1、GSDMD和IL-1β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LPS组相比,100 nmol/L MECA组的PI阳性细胞数目减少,LDH活性减弱,p-NF-κB p65、NLRP3、caspase-1、GSDMD和IL-1β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3AR激活可减少肠上皮细胞焦亡,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有关.

    腺苷A3受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肠上皮细胞细胞焦亡

    结直肠癌组织中DJ-1表达对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段杨丽冯洁秦家丽杨华...
    23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CRC)组织中蛋白/核酸去糖酶1(DJ-1)表达与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LNM)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至 2022年 4 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 258 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 258 例患者的CRC组织,其中 81 例患者有配对的癌旁组织.另选择同期经内镜下治疗的 58 例患者的结直肠腺瘤组织作为对照.分析CRC组织中不同DJ-1 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组织中DJ-1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区域LNM的预测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CRC患者复发及死亡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DJ-1 表达患者的 5 年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率.结果 3 组的DJ-1 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557,P<0.001).CRC组织中DJ-1 蛋白中度表达和强表达患者的占比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结直肠腺瘤组织(P均<0.05).高表达组患者的年龄偏大,55.56%患者的原发病灶位于左半结肠,低分化CRC患者的占比较高,患者的区域LNM阳性率也较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C组织中DJ-1蛋白高表达能独立预测区域LNM和低分化CRC(P均<0.05).258 例患者的 5 年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率分别 67.44%和 70.54%.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C组织中DJ-1 蛋白高表达为CRC患者复发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上述结果与基于Oncomine数据库和TCGA队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CRC组织中DJ-1 蛋白高表达与区域LNM相关,这可能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DJ-1 有潜力成为预测CRC患者区域LNM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蛋白/核酸去糖酶1区域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预后

    血清FNDC5和CTRP12表达水平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相关性

    文习兵赵涛黎红霞赵蕾...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 5(FNDC5)和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TRP12)表达水平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糖脂代谢、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洪湖市妇幼保健院和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 100 例M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MAFLD组),另选择同期洪湖市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的 100 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FNDC5 和CTRP12 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FNDC5、CTRP12 与MAFLD患者糖脂代谢、肝功能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FNDC5 和CTRP12 表达水平对MAFLD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AFLD组的ALT、AST、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MAFLD组的血清FNDC5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血清CTRP12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AFLD组的血清FNDC5 表达水平与ALT、FBG、TG、FINS和HOMA-IR均呈显著正相关(r=0.504、0.496、0.474、0.418、0.501,P均<0.001);血清CTRP12 表达水平与ALT、FBG、TG、FINS和HOMA-IR均呈显著负相关(r=-0.496、-0.421、-0.403、-0.425、-0.496,P均<0.001).ROC曲 线 分 析 结 果显示,血清FNDC5 和CTRP12 联合检测诊断M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分别大于单项检测;此外,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均分别高于单项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G、HOMA-IR和FNDC5 均是M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12 是MAFLD发生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MAFLD患者的血清FNDC5 表达上调,血清CTRP12 表达下调,且均与糖脂代谢、肝功能密切相关,其可能可以成为诊断MAFLD的生物标志物.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糖脂代谢肝功能

    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38和IL-22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预测效能分析

    宋琳豆鹏产
    247-250,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 38(CD38)和IL-22 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发生肝硬化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 2019 年 5 月至 2022 年 5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93 例A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肝硬化将患者分为非肝硬化组(n=75)和肝硬化组(n=18).比较 2 组的一般资料及血清CD38 和IL-22 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IH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D38和IL-22对AIH患者发生肝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93 例AIH患者中肝硬化 18 例,非肝硬化 75 例.与非肝硬化组相比,肝硬化组的血清CD38、TBil水平均较高,血清IL-22 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38、TBil和IL-22 均是AIH发生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38 和IL-22 联合检测预测AIH发生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49,分别大于单项检测,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最高.结论 AIH并发肝硬化患者的血清CD38 表达上调,血清IL-22 表达下调,两者联合检测对预测AIH患者发生肝硬化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自身免疫性肝炎白细胞分化抗原38IL-22肝硬化

    SREBP2、LOXL2和PEBP4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高文广李龙辉王建华
    25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2(SREBP2)、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 2(LOXL2)和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 4(PEBP4)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6 年 1 月至 2019年 12 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72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SREBP2、LOXL2 和PEBP4 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 和PEBP4 的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并分析肝癌组织中不同SREBP2、LOXL2 和PEBP4 mRNA表达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和PEBP4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均<0.05).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 和PEBP4 的mRNA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病理分级、脉管侵犯均有相关性(P均<0.05).72 例患者的肝癌组织中有 27 例(37.50%)VM形成,VM染色阳性的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 和PEBP4 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VM染色阴性的肝癌组织(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 和PEBP4 的mRNA高表达均为VM的危险因素(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 和PEBP4 mRNA高表达者的 3 年总生存率均较低表达者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 和PEBP4 的mRNA均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肝癌细胞VM形成均相关,并可影响预后.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血管生成拟态

    血清miR-382-5p在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周聪彭文陈吉柏吴乾富...
    258-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miR-382-5p在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联合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对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02 例HCV相关性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HCC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就诊的 55 例病因为HCV感染的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以及同期该院体检中心的 45 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 3 组的血清miR-382-5p、AFP和PIVKA-Ⅱ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miR-382-5p表达水平与HCV相关性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82-5p、AFP和PIVKA-Ⅱ表达水平对HCV相关性HCC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miR-382-5p与AFP、PIVKA-Ⅱ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HCC组的血清miR-382-5p、AFP和PIVKA-Ⅱ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TNM分期Ⅲ~Ⅳ期、Child-Pugh分级C级、低分化、有门静脉癌栓和有远处转移的HCV相关性HCC患者的血清miR-382-5p表达水平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Child-Pugh分级A~B级、中高分化、无门静脉癌栓和无远处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82-5p、AFP和PIVKA-Ⅱ联合检测诊断HCV相关性HCC的AUC分别大于单项检测,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最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V相关性HCC患者的血清miR-382-5p与AFP、PIVKA-Ⅱ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HCV相关性HCC患者的血清miR-382-5p表达上调,其联合血清AFP和PIVKA-Ⅱ检测对HCV相关性HC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肝细胞癌miR-382-5p丙型肝炎病毒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