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临床药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临床药物
世界临床药物

月刊

1672-9188

wcd@pharmadl.com

021-62894305

200040

上海市北京西路1320号

世界临床药物/Journal World Clinical Drug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前身是《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是由国家经贸委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站、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创刊于1980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报道国内外医药工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制药技术,为推动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国家级学术期刊和国内首批批准刊登处方药广告的专业媒体,入选全国学术期刊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启中国模式的创新药物定价规则

    胡善联
    23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介绍2024年中国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政策内容、意义,并提出完善建议.方法 通过政策和文献分析,总结高、中、低3类不同创新程度的新药经济性分析的内容和要求,并对美国、德国、法国及加拿大对创新药附加效益的分类进行比较.结果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的研发获得很大进展.坚持药品价格由市场决定的基本原则,发挥政府对新上市药品价格的支持和指引作用.现提出从药学基础、临床价值及循证证据3个维度评价新药的创新程度.评价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及34个三级指标,按分值进入高(90~150分)、中(50~90分)及低(50分以下)3个组别,引导药企自我测评新上市化学药品的创新程度.结论 新政策鼓励高质量创新药物的发展,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视新药的附加治疗效益,明确中国建立境外参考价格的国家和地区的"篮子"和"首发价格"的构成,包括生产制造成本、期间费用、销售利润、税费及流通环节差价5个部分.充分调动药企自主评价、行业协会推荐书、医疗机构出具临床专业意见书,以及调动卫生技术评估专业评价机构、多学科专家的积极性,对药品价格进行社会共治.

    化学药品上市价格高质量发展市场机制自主定价

    肺癌患者发生肺栓塞的研究进展

    王东梅韩锋锋
    23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患者较普通人群更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且静脉血栓栓塞是仅次于恶性肿瘤原发病本身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第2大死亡原因.肺癌(lung cancer)是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静脉血栓栓塞中,又以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较为凶险,对肺癌患者的治疗、病情及预后有着重要影响.该文主要就肺癌患者发生肺栓塞的机制、危险因素及目前的预测模型进行阐述.

    肺癌肺栓塞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预测模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治疗的研究进展

    王东梅韩锋锋
    244-24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疾病,其特征是由于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痰液生成和(或)加重,这些症状会导致持续、进行性的气道阻塞.虽经规范治疗后,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可有所改善,但因其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COPD可逐渐导致患者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减低等症状日益加重,对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除药物治疗外,呼吸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呼吸治疗在COPD的稳定期、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中的应用作简单梳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治疗联合治疗

    虚拟现实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钱瑞琪仲华飞符翠萍施劲东...
    248-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COPD患者康复的临床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研究对象1 0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虚拟现实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加COPD患者的 6 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差(mean difference,MD)=21.4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6.01~26.95,P<0.01],提升COPD患者肺功能,包括血氧饱和度(MD=1.16,95%CI:0.67~1.65,P<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MD=0.27,95%CI:0.22~0.32,P<0.01)、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MD=4.51,95%CI:3.34~5.67,P<0.01);改善患者症状控制(MD=-3.05,95%CI:-3.27~-2.83,P<0.01);在改善缺氧程度[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11,95%CI:-0.22~0.45,P=0.51]及生活质量(SMD=-0.28,95%CI:-0.62~0.07,P=0.1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可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肺功能及症状控制程度,应用效果较好.

    虚拟现实技术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康复

    长期氧疗联合运动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

    钱瑞琪仲华飞张秀琴施劲东...
    257-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长期氧疗联合运动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长期氧疗联合运动康复锻炼对COPD患者影响的临床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研究对象403例(试验组201例和对照组2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氧疗联合运动康复锻炼与单纯运动锻炼相比,在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耐力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长期氧疗联合运动康复锻炼可降低血乳酸水平[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5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3~-0.09,P=0.02];改善患者氧分压[平均差(mean difference,MD)=10.55,95%CI:9.62~11.49,P<0.01]、降低二氧化碳分压(MD=-5.15,95%CI:-5.67~-4.64),P<0.01);在生活质量方面,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评价(MD=-8.22,95%CI:-9.32~-7.13,P<0.01)和 BODE 指数评估均提示改善(MD=0.51,95%CI:0.04~0.98,P=0.03).结论 长期氧疗联合运动康复锻炼相较单纯运动锻炼对COPD患者运动耐量、心肺功能等方面改变不明显,能改善生活质量,可视患者具体情况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

    氧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

    探究山柰酚对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敏感性的作用机制

    苏娴王月宾蒋莎莎胡辉荣...
    268-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 β1/Ras 相关 C3 肉毒素底物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TGF-β1/Rac1)信号通路,探究山柰酚对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H1299/R细胞分为空白组(control group,NC)、山柰酚低、中、高剂量组、TGF-β1抑制剂组、Rac1抑制剂组、山柰酚高剂量+TGF-β1抑制剂组、山柰酚高剂量+Rae1抑制剂组以及山柰酚高剂量+TGF-β1抑制剂+Rac1抑制剂组.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耐药敏感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TGF-β1和Rac1蛋白表达.结果 和NC组相比,山柰酚低、中、高剂量组、TGF-β1抑制剂组及Rae1抑制剂组的H1299/R细胞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细胞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且细胞中TGF-β1、Rac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和山柰酚高剂量组相比,山柰酚高剂量+TGF-β1抑制剂组、山柰酚高剂量+Rac1抑制剂组和山柰酚高剂量+TGF-β1抑制剂+Rac1抑制剂组H1299/R细胞IC50、细胞侵袭能力、TGF-β1,以及Rae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山柰酚可逆转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抑制阿霉素耐药细胞侵袭且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Rac1信号通路相关.

    山柰酚肺癌阿霉素耐药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信号通路

    广告索引

    275页

    金宁方中β-谷甾醇增进槲皮素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

    俞杞泉叶玉涵吕春明张泽良...
    276-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β-谷甾醇联合槲皮素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以及机制.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槲皮素组、槲皮素+β-谷甾醇组、雌二醇组、雌二醇+槲皮素组以及雌二醇+槲皮素+β-谷甾醇组.采用细胞存活率检测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癌细胞的促凋亡情况.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 槲皮素可抑制A549细胞生存率且具量效关系(P<0.05);雌二醇可促进A549细胞生长;与槲皮素组或槲皮素+β-谷甾醇比较,雌二醇+槲皮素+β-谷甾醇组更抑制A549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凋亡比例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P<0.05):促进mTOR和Akt磷酸化,减少P13K磷酸化.结论 在雌二醇干预下,β-谷甾醇联合槲皮素对A549细胞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细胞凋亡起促进作用.

    β-谷甾醇槲皮素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

    麦冬皂苷B调节Shh/Gli1通路对肝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及耐药性的影响

    安琪齐光照韩超
    285-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麦冬皂苷B对肝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和化疗耐药性及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glioma 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Gli)1通路的影响.方法 筛选麦冬皂苷B合适浓度.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麦冬皂苷B低(A组)、中(B组)、高浓度组(C组)、麦冬皂苷B高浓度+Shh激动剂组(D组),将HepG2/ADM细胞分为HepG2/ADM组、ADM组、麦冬皂苷B组及ADM+麦冬皂苷B组.检测细胞增殖、凋亡、EMT、Shh/Gli1通路及相关蛋白表达;检测HepG2/ADM细胞增殖、凋亡及Shh、Gli1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B及C组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阳性率、Ki67、B细胞淋巴瘤(B cell lymphoma,Bcl)-2、神经性钙黏蛋白、波形蛋白、Shh及Gli1表达依次下降,细胞凋亡率、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及上皮细胞钙黏蛋白表达依次上升(P<0.05);与C组相比,D组Edu阳性率、Ki67、Bcl-2、神经性钙黏附蛋白、波形蛋白、Shh以及Gli1表达上升,细胞凋亡率、Bax、上皮细胞钙黏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HepG2/ADM组相比,ADM、麦冬皂苷B组EdU阳性率、Shh及Gli1表达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与ADM及麦冬皂苷B组相比,ADM+麦冬皂苷B组Edu阳性率、Shh及Gli1表达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结论 麦冬皂苷B通过抑制Shh/Gli1通路抑制HepG2细胞EMT,降低其化疗耐药性.

    麦冬皂苷B音猬因子/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通路肝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化疗耐药性

    司坦唑醇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预测成人终身高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王术梅高丽艳杨淑雁秦晓丰...
    294-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司坦唑醇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患儿预测成人终身高(predicted adult height,PAH)及性腺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ICPP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案)和观察组(常规方案+司坦唑醇),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儿PAH及性腺发育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生长速度、PAH均高于对照组(P<0.05);Tanner分期及阴毛分期优于对照组(P<0.05);左右卵巢容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大骨龄(11~14岁)患儿达成PAH的效果优于小骨龄(8~11岁)者(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司坦唑醇对儿童ICPP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PAH,改善症状,抑制性腺发育,且安全性良好,尤其对大骨龄患儿促生长作用更佳.

    司坦唑醇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预测成人终身高性腺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