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临床药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临床药物
世界临床药物

月刊

1672-9188

wcd@pharmadl.com

021-62894305

200040

上海市北京西路1320号

世界临床药物/Journal World Clinical Drug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前身是《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是由国家经贸委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站、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创刊于1980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报道国内外医药工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制药技术,为推动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国家级学术期刊和国内首批批准刊登处方药广告的专业媒体,入选全国学术期刊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张亮杨彦强吴梓芳刘九洋...
    803-808,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的乳腺癌亚型,其侵袭性及疾病进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亚型.目前其主要治疗为手术联合化疗,但晚期TNBC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对TNBC免疫微环境深入研究,免疫疗法已显示出潜在的治疗价值.TNBC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细胞治疗、肿瘤疫苗以及调整肿瘤微环境.该文对免疫疗法的现状和进展作回顾及总结,有助于TNBC免疫治疗的新认识.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

    氧感知机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熊晶晶耿祖涵房文通张静...
    809-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癌作为一种实体肿瘤,由于微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会产生缺氧区域.缺氧通常与更具侵袭性的表型、转移风险增加和肿瘤治疗的耐药性成正相关.该文从不同类型的α-酮戊二酸依赖型双加氧酶介导的乳腺癌氧感知机制以及其临床应用前景作归纳总结,以加深人们对乳腺癌氧感知机制及其作用的认识.

    乳腺癌α-酮戊二酸依赖型双加氧酶氧感知机制临床应用前景

    5-甲基胞嘧啶甲基化修饰对肿瘤调控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徐高姌吴梓芳范亚楠江明...
    814-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m5C)甲基化修饰是RNA转录后修饰的重要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证据表明,m5C甲基化修饰可调节RNA的稳定性、翻译、转录、核输出以及裂解等细胞功能,以此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应激反应等生物功能.m5C甲基化修饰过程由m5C甲基转移酶、m5C去甲基转移酶和m5C甲基结合酶催化调控.多种甲基化修饰酶的异常表达在各种恶性肿瘤中被发现,并被用来预测患者预后.该文就m5C甲基化修饰对肿瘤调控作用作综述,并对其相关研究的前景进行讨论.

    5-甲基胞嘧啶甲基化肿瘤甲基化修饰酶

    优选复方加味脂桂酊联合自然光照治疗银屑病样皮损的配伍方案

    翁慧兰胡炜圣钟长鸣黄宁...
    82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复方加味脂桂酊联合自然光照治疗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的配伍方案.方法 将复方加味脂桂酊通过药物正交配伍生成不同配伍方案复方加味脂桂酊组,分别以S1~S9表示.通过评价干预后小鼠银屑病皮损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皮肤组织病理切片中表皮厚度改变情况以及组织白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变化,同时确定复方加味脂桂酊联合自然光照的最佳配伍方案.结果 与银屑病模型光照(M)组相比,D14复方加味脂桂酊干预组小鼠皮损红斑色浅,鳞屑稀少,增厚现象较轻.复方加味脂桂酊干预组表皮增厚程度均显著小于M组(P<0.01),其中S8组抑制表皮增厚效果较为明显.与M组比较,复方加味脂桂酊干预各组皮肤组织中IL-17、IL-23水平均降低(P<0.01);其中S8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复方加味脂桂酊以S8的配伍方案联合自然光照为最佳治疗方案,通过降低辅助性T细胞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炎症暴发的强度及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发挥抗炎作用.

    银屑病辅助性T细胞复方加味脂桂酊光化学疗法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导尿管膀胱刺激征的影响

    王毅李彦李扬
    829-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及其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60例男性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简单排序随机化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后,导尿管插入前给予0.2 mg/kg艾司氯胺酮,对照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相同.观察两组气管拔管即刻(T0)、拔管后10min(T1)、30min(T2)、1h(T3)及4h(T4)的CRBD发生率,统计拔管4 h内两组CRBD总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观察各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Ramsay镇静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T1时,研究组CRB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RBD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08%vs 64.42%,P<0.05);研究组中、重度CRB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2%vs 46.9%,P<0.05).与T0比较,两组T2~T4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1~T4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较高,T3~T4时疼痛VAS评分较低(P<0.05);与T0比较,两组T1~T2时Ramsay镇静评分逐渐升高(P<0.05),T3~T4时Ramsay镇静评分逐渐降低,而疼痛VAS评分逐渐升高(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能有效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期CRBD的发生率,并减轻其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艾司氯胺酮麻醉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

    清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黏蛋白5AC的影响

    折哲安琪许伟英
    835-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清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血液黏蛋白(mucoprotein,MUC)5AC的影响.方法 应用SPSS26.0软件产生随机数字,结合依次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接受14 d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口服清肺颗粒,对照组口服清肺颗粒模拟剂.观察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6、MUC5AC水平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9月上海市中医医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64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PaO2、PaCO2及血清D-二聚体、CRP、IL-6、MUC5A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P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IL-6及MUC5A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IL-6、MUC5AC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清肺颗粒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咳痰困难,降低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清肺颗粒血清炎症因子黏蛋白5AC

    盐酸氨溴索溶液改善儿童支气管炎黏痰症状的研究

    王昊徐保平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协同单位
    84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改善儿童支气管炎黏痰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全国46家中心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491例,均雾化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治疗7 d.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咳嗽、喉中痰鸣及肺部听诊评分变化情况,分析咳嗽、喉中痰鸣及肺部听诊的改善率及临床应答率.结果 治疗后,患儿咳嗽、喉中痰鸣、肺部听诊改善率及临床应答率分别为96.33%、88.59%、76.17%及93.69%.咳嗽症状评分、喉中痰鸣评分及肺部听诊评分均随用药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用药前后各评分差异显著(P<0.05).疾病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支气管炎疾病类型、有无过敏史,组间临床有效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可有效改善儿童支气管炎呼吸道症状及体征,安全性良好.

    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黏痰症状

    中医内外同治辅助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曹燕梁枫夏卫明夏伟...
    850-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内外同治辅助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气阴两虚兼血瘀证DPN患者132例随机分为甲、乙、丙组,删除失访者,最终每组各42例.甲组予依帕司他,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予身痛逐瘀散,丙组在乙组治疗基础上予养阴通络方,3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治疗前后3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 2 h 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以及正中神经和腓总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健康状况调查问卷(36-item short-form,SF-36)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中医内外同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3组FBG、2hPBG及Hcy较前均降低(P<0.05),且乙、丙组Hcy水平较甲组差异显著(P<0.05).3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总MCV均较前增快(P<0.05),且乙、丙组快于甲组(P<0.05).3组SF-36评分较前均提高,hs-CRP水平、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降低(P<0.05),且乙、丙组较甲组差异显著(P<0.05),丙组较乙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76.19%vs 64.29%,P>0.05);丙组临床有效率高于乙组(83.33%vs 76.19%,P>0.05),丙组较甲组差异显著(83.33%vs 64.29%,P<0.05).结论 中医内外同治较单药依帕司他/联合外治法对DPN临床疗效更佳.

    中医内外同治依帕司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身痛逐瘀汤联合理筋整复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马曙明路黎朱宗俊栾国瑞...
    857-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身痛逐瘀汤联合理筋整复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纳入LDH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消炎、止痛、理筋整复推拿,研究组加用身痛逐瘀汤,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比容(hematokrit,HCT)、红细胞聚集指数(red blood cell aggregation index,AI)]、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管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收缩期速度峰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pain score,VAS)及腰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65.00%,P<0.05);研究组IL-1β、IL-6、TNF-α、全血高切黏度、PV、HCT、AI、RI水平以及VAS和ODI均低于对照组(P<0.05),PI、PSV、ED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身痛逐瘀汤联合理筋整复推拿可降低LDH患者血液黏度,调节血液循环,降低炎症反应表达水平,改善病情.

    身痛逐瘀汤理筋整复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

    广告索引

    8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