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药物与临床
现代药物与临床

邹美香

双月刊

1674-5515

dc@tiprpress.com

022-23006823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现代药物与临床/Journal Drugs & ClinicCSTPCD
查看更多>>《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于1980年创刊,是由天津药物研究院和中国药学会主办,集学术、技术和信息于一体的医药专业期刊。设有综述与编译、植化研究、质量研究、药理研究、临床研究、法规与管理、市场动态、专利摘要、植物药数据库、参考资料、专题文献题录等栏目,全方位向读者提供国外有关植物药研究的新技术,各国对民间药、传统药的重新评价与植物药专利介绍,市场动态及世界各国政府、药品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制定的或将要制订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准确、迅速地报道国外植物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动向,为医药研究单位、高等院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院和制药企业中的科研选题、产品开发等提供有益的启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芩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脑屏障和神经元焦亡及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的影响

    杨文涛刘雪琴张万宏吴恒浩...
    2457-2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黄芩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脑屏障和神经元焦亡的影响及对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素(2。5、5。0、10。0 mg/kg)组,每组 12 只。黄芩素组分别按 2。5、5。0、10。0 mg/kg剂量ip 黄芩素。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伊文思蓝(EB)染料的超流体测量血脑屏障的通透性;TUNEL和Caspase-1 双染法检测细胞焦亡情况;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大鼠脑海马组织中闭锁小带蛋白 1(ZO-1)、紧密连接蛋白 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海马组织中NLRP3/Caspase-1 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芩素各剂量组大鼠病变半球EB含量显著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显著改善,ZO-1、Claudin-1、Occludin mRNA及SOD、GSH-Px水平显著上升(P<0。05),海马组织细胞焦亡率及MDA、IL-6、TNF-α、NLRP3、Caspase-1、GSDMD-N、IL-1β和IL-18 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黄芩素可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脑屏障和神经元焦亡。

    黄芩素创伤性脑损伤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半胱天冬酶-1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维拉帕米调节AMPK/GSK-3β/Nrf2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黄黎芳蔺曜陶春黄瑶...
    2464-2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拉帕米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Nrf2)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维拉帕米(0。165、0。660 mg/kg)组、阿司匹林组及维拉帕米+Compound C组,每组 18 只。建模成功1 h后立即给药处理,1 次/d,共持续 7 d。检测大鼠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率;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p-AMPK、p-GSK-3β、Nrf2 蛋白。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维拉帕米组心肌细胞紊乱程度有所改善,LVFS、LVEF、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及p-AMPK、p-GSK-3β、Nrf2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心肌梗死率、心肌组织中MDA、cTnI水平、CK-MB活性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Compound C减弱了维拉帕米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 维拉帕米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GSK-3β/Nrf2 通路有关。

    维拉帕米急性心肌梗死氧化应激凋亡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

    地榆皂苷Ⅱ通过PI3K/Akt/mTOR通路在体内外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光云周霖李鹏叶柳...
    2470-2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榆皂苷Ⅱ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通过ip链脲佐菌素 3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高糖诱导的Müller细胞建立糖尿病细胞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视网膜和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胰岛素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视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和高糖诱导的Müller细胞中的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地榆皂苷Ⅱ显著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并改善OGTT;显著增加血清、视网膜和Müller细胞中的SOD并降低MDA水平。地榆皂苷Ⅱ还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和高糖诱导的Müller细胞中的血清和视网膜细胞因子。结论 地榆皂苷Ⅱ可抑制视网膜组织和高糖诱导的Müller细胞中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地榆皂苷Ⅱ视网膜病变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松三糖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吕志远宋建忠曹玲玲向阳...
    2477-2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松三糖治疗肝纤维化潜在机制,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筛选松三糖治疗疾病相关靶点;从OMIM、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中筛选出肝纤维化的相关靶点。对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将tsv格式数据结果导入Cytoscape 3。9。1 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分析。进一步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进行分子对接。通过MTT法检测小鼠肝星状细胞系JS-1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验证核心靶点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KEGG富集分析显示交集靶点涉及信号通路 64 条,主要为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蛋白激酶 B(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提示松三糖与核心靶点能较好结合。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松三糖作用下,JS-1 细胞中磷酸化的PI3K/Akt以及MAPK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结论 松三糖可能通过作用于PI3K/Akt及MAPK等多个靶点,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松三糖肝纤维化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三黄珍珠膏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

    张艳罗文轩余清璇张力睿...
    2484-2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三黄珍珠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基于BATMAN-TCM数据库筛选三黄珍珠膏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从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中查找糖尿病足溃疡相关靶点,使用STRING 12。0 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在Cytoscape 3。7。1 软件中制作"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筛选核心活性成分,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应用分子对接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三黄珍珠膏 12 个主要活性成分映射 315 个作用靶点,通过拓扑分析得出主要活性成分麝香酮、尿囊素、桑色素、二氢异丹参酮I等治疗糖尿病溃疡可能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1(Akt1)、β-肌动蛋白(ACTB)、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APDH)、肿瘤坏死因子(TNF)和TP53等蛋白密切相关,并通过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等信号通路发挥主要作用。分子对接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 三黄珍珠膏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增殖以及介导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过程在糖尿病溃疡中发挥治疗作用。为三黄珍珠膏的临床应用和糖尿病溃疡治疗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黄珍珠膏糖尿病足溃疡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麝香酮尿囊素桑色素二氢异丹参酮Ⅰ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小檗皮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杜欢徐鑫梅徐僮李琪...
    2493-2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檗Berberis kansuensis Schneid。皮治疗2 型糖尿病的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藏药小檗皮入血成分,利用SwissADME、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开展活性成分初筛、潜在作用靶点预测,其次利用GeneCards、DisGeNET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 2 型糖尿病相关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根据筛选结果应用R语言开展基因本体(GO)生物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最终利用Cytoscape 3。10。1 软件构建"药材-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疾病"互作网络筛选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以及开展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成分-关键靶点"的生物活性。结果 活性初筛得到 28 个候选活性成分,经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后,得到 571 个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发现,小檗皮与 2 型糖尿病有306个交集靶点,小檗皮可能通过 8-氧化小檗碱、蟾毒色胺、蟾毒色胺内盐、小檗碱、药根碱等成分,分别作用于磷脂酰肌醇 3-激酶催化亚型(PIK3C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MAPK1)、B细胞κ轻肽基因增强子抑制因子(IKBKB)、蛋白激酶B1(Akt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关键靶点,调节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Akt、MAPK、肿瘤坏死因子(TNF)和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协同发挥抗糖尿病作用。结论 通过整合入血成分鉴定、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结果,预测了小檗皮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潜在药效成分和作用靶点,为揭示小檗皮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小檗皮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深入研究提供靶向。

    小檗皮2型糖尿病入血成分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8-氧化小檗碱蟾毒色胺蟾毒色胺内盐小檗碱药根碱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快胃片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机制

    张新萍姜璐郑琳洁薛天成...
    2502-2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快胃片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HERB数据库获取快胃片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从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获取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疾病靶点,取快胃片活性成分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交集靶点。通过 STRING 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Metascape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对快胃片的关键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结果 网络药理学研究共获取152 个快胃片有效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糖蛋白、芒柄花素等,385 个成分靶点,1 082 个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靶点,取交集获得共同靶点 112 个,其中核心靶点为肿瘤蛋白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B1(Akt1)、JUN、白细胞介素-1β(IL-1β)。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BP)有1 650 条,主要包括积极调节细胞迁移、对细菌源性分子的反应、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正向调节;生物功能(MF)有 141 条,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结合、激酶调节器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组成(CC)有 66 条,主要包细胞外基质、膜筏和分泌颗粒腔。KEGG富集分析得到通路 188 条,主要包括癌症的发病途径、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IL-17 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化学致癌-活性氧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快胃片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能够稳定结合。结论 快胃片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来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挥作用,防止其向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变。

    快胃片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

    UPLC-QTOF/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草乌抗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机制

    青萨包勒朝鲁佟海英呼和木仁...
    2510-2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 UPLC-QTOF/MS 技术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草乌抗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UPLC-QTOF/MS技术鉴定草乌在大鼠血清中的主要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识别其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和STRING数据库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进一步通过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揭示草乌抗大肠埃希菌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分子模拟技术评估关键入血成分与靶标蛋白的结合效力。结果 鉴定出草乌中的152 个化合物和 40 个入血成分,其中 8 个为原型成分,32 个为代谢产物。确定大肠埃希菌的 928 个相关靶点,并通过韦恩图识别出 90 个草乌作用的交集靶点。PPI 网络分析显示草乌入血成分主要作用于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B淋巴细胞瘤-2(Bcl-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 1(ESR1)、V-Jun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JUN)、胱天蛋白酶 3(CASP3)等关键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草乌的作用机制主要与生物学过程中的激素反应、有机环化合物反应、脂质反应等相关;在细胞定位中与膜筏、膜微域、质膜筏等有关;分子功能则涉及肽酶类的多种活性。KEGG通路分析揭示草乌可能通过焦点黏附、白细胞跨内皮迁移、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Rap1 信号通路、细胞间隙连接、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等途径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牛磺胆酸、苍术素、吴茱萸新碱等成分与Bcl-2、EGFR、ESR1 等关键蛋白有良好的结合。结论 结合UPLC-QTOF/MS技术、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分子对接模拟,推测了蒙药草乌抗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机制,为其抗菌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草乌大肠埃希菌抗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牛磺胆酸苍术素吴茱萸新碱

    响应面试验优化金银花浸膏的真空带式干燥工艺研究

    郭田甜杨本官张丽萍房兆营...
    2521-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金银花浸膏的真空带式干燥工艺。方法 将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法结合,确定考察金银花浸膏的相对密度、第 2 段加热温度、履带速率和布料速度 4 个影响因素,以金银花干浸膏的水分和绿原酸转移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对金银花浸膏的真空带式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最优化工艺参数为第2 段加热温度为 90℃、浸膏相对密度为 1。27、履带速率 110 mm/min,布料速度为 1。6 L/h。结论 所得工艺耗时短、效率高,工艺稳定,可操作性强,为金银花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金银花提取物带式真空干燥水分绿原酸转移率响应面试验

    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仙茅质量

    冯鹏飞徐聪慧叶晓娅
    2527-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仙茅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一测多评法,采用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IS和灰色关联度(GRA)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仙茅质量。方法 采用HPLC-一测多评法测定不同产地仙茅中仙茅苷乙、苔黑酚龙胆二糖苷、苔黑酚葡萄糖苷、苔黑素、2,6-二甲氧基苯甲酸、仙茅苷、仙茅木酚素、豆甾醇、胡萝卜苷、β-谷甾醇,并检测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数据,建立加权TOPSIS和GRA融合模型评价仙茅药材质量。结果 不同产地仙茅中各成分含量稍有波动;仙茅样品大致分为 3 类;苔黑酚葡萄糖苷、仙茅苷、仙茅苷乙、苔黑酚龙胆二糖苷、仙茅木酚素和β-谷甾醇可作为不同产地仙茅的质量差异因子。不同产地仙茅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编号S14的仙茅样品的质量最优。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单、检测周期短,利于推广,能较全面地评价仙茅的质量。

    仙茅仙茅苷仙茅苷乙苔黑酚龙胆二糖苷仙茅木酚素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IS灰色关联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