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药物与临床
现代药物与临床

邹美香

双月刊

1674-5515

dc@tiprpress.com

022-23006823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现代药物与临床/Journal Drugs & ClinicCSTPCD
查看更多>>《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于1980年创刊,是由天津药物研究院和中国药学会主办,集学术、技术和信息于一体的医药专业期刊。设有综述与编译、植化研究、质量研究、药理研究、临床研究、法规与管理、市场动态、专利摘要、植物药数据库、参考资料、专题文献题录等栏目,全方位向读者提供国外有关植物药研究的新技术,各国对民间药、传统药的重新评价与植物药专利介绍,市场动态及世界各国政府、药品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制定的或将要制订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准确、迅速地报道国外植物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动向,为医药研究单位、高等院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院和制药企业中的科研选题、产品开发等提供有益的启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泽桂癃爽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邢劲曲直陈垒杨立军...
    2635-2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泽桂癃爽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 2021 年 2 月—2023 年 11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 84 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5 g/次,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泽桂癃爽胶囊,2 粒/次,1 次/d。两组疗程 28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WBC)和卵磷脂小体(SPL)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 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95%(P<0。05)。治疗后,两组小便频急评分、尿后余沥不尽评分、尿道灼热评分、会阴疼痛或不适评分、少腹疼痛或不适评分、腰骶部疼痛或不适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表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CPSI、SCL-90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 NIH-CPSI、SCL-90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PS中WBC显著降低,而EPS中SPL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EPS中WBC和SPL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泽桂癃爽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炎症,促进患者临床表现减轻及身心健康状态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泽桂癃爽胶囊左氧氟沙星片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评分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白细胞卵磷脂小体

    参苓白术散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郝琳晏玲
    2640-2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参苓白术散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脾虚湿困型 2 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12 月—2023 年12 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脾虚湿困型 2 型糖尿病患者 113 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患者早餐前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30 mg/d,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苓白术散,6 g/次,3 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 8 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及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游离脂肪酸(FFA)和趋化素(chemerin)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78。57%和94。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DSQL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G、HbA1c、GDF-15、FFA和chemeri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脾虚湿困型 2 型糖尿病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证候和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血清学指标的恢复。

    参苓白术散盐酸吡格列酮片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游离脂肪酸

    非奈利酮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曲晓蕾白寿军姬婷婷唐波...
    2645-2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奈利酮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3年 1 月—2024 年2 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 68 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34 例。对照组口服恩格列净片,10 mg/次,1次/d,同时口服厄贝沙坦片,0。15 g/次,1次/d。治疗组口服恩格列净片,10 mg/次,1次/d,同时口服非奈利酮片,10~20 mg/d,持续服用 4 周后,20 mg/d。两组患者均治疗3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 76。47%和97。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G、HbA1c、PCT、WBC、CRP、IL-6、24 h UP、ACR、BUN和Scr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eGF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非奈利酮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更好,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

    非奈利酮片恩格列净片厄贝沙坦片糖尿病肾病血糖尿蛋白定量炎症

    抗骨增生胶囊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任国飞李同林卞恒杰
    2651-2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骨增生胶囊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2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6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 例)和治疗组(53 例)。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次,3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抗骨增生胶囊,5 粒/次,3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4 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牛津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OK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步态情况、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84。91%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23%)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OKS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OKS评分和VAS评分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步速、步长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步速、步长增加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IL-6、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IL-6、hs-CRP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 抗骨增生胶囊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和步态情况,降低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抗骨增生胶囊洛索洛芬钠膝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

    替扎尼定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赵飞飞张君李剑峰李军仕...
    2656-2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扎尼定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96例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推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取侧卧位,执行硬脊膜外间隙穿刺,持续泵入0。5%利多卡因,以泵速4。2 mL/h作以镇痛。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盐酸替扎尼定片,4 mg/次,2次/d。两组患者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好转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和IL-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25%,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腰部疼痛、肢体酸胀、肢体麻木、下肢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好转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β-EP水平明显升高,而IL-6、PEG2、IL-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替扎尼定联合利多卡因替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能缓解腰椎疼痛的症状及体征,并对腰椎功能障碍有较大的改善,机体的疼痛介质因子降低明显。

    盐酸替扎尼定片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ODI评分β-内啡肽前列腺素E2

    一清片联合奥硝唑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研究

    周安胜何莲聂晨晨阮玉姣...
    2661-2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一清片联合奥硝唑片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 112 例智齿冠周炎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56 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片治疗,1 片/次,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一清片,4 片/次,3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 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冠周炎相关指标、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 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 82。14%(P<0。05)。治疗后,两组VAS和OHIP-14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评分减少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冠周炎相关指标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龈沟液PCT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清片联合奥硝唑片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冠周炎相关症状和生活质量及抑制炎症反应。

    一清片奥硝唑片智齿冠周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评分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利特昔替尼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吴爱林狄伟
    2666-2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利特希替尼的药品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开放性OpenVigil 2。1 数据平台,收集 2023 年6 月7 日—2024 年6 月30 日FAERS数据库中利特昔替尼的药品不良事件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和比例报告比(PRR)进行信号挖掘。结果 共检索到以利特替尼为主要怀疑对象的相关不良事件报告 546份,经过二次筛选得到 17 个不良事件信号。其中焦虑、糖尿病、食物过敏、呕吐、疼痛、哮喘、血压异常等 37 个不良事件信号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信号数或累积例数较多的系统器官分类包含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38 个信号、208 例),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30 个信号、258 例),各类检查(28 个信号、210 例),胃肠系统疾病(22 个信号、94 例),精神病类(17 个信号、64 例),感染及侵染类疾病(16 个信号、58 例),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11 个信号、62 例)等。结论 除说明书提示的常见不良事件外,还发现了利特昔替尼新的不良事件风险信号。建议临床在关注头痛、腹泻、严重感染、带状疱疹、恶性肿瘤、荨麻疹、血栓栓塞事件等已知常见不良事件的同时,予以焦虑、抑郁、呼吸困难、糖尿病、关节痛等新的风险信号更多关注。

    利特昔替尼斑秃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焦虑糖尿病食物过敏呕吐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瑞派替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骆云霞李魏嶙陈新玉徐华敏...
    2671-2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美国FAERS数据库挖掘瑞派替尼上市后的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旨在评估其上市后在真实世界中的安全性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 2020 年第 2 季度—2024 年第 2 季度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处理,挖掘出以瑞派替尼为主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并采用ROR、PRR、BCPNN法联合筛选其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结果 收集到以瑞派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共 11 469 份,涉及患者3 250 例,男性患者的构成比高于女性患者(54。28%vs 43。63%)。挖掘出相关不良事件风险信号 131 个,报告数排名前 5 位的不良事件分别疲劳、脱发、死亡、疾病进展、进展性肿瘤。而说明书中未收载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报告数前 5 位为毛发结构异常、肝转移、牙龈出血、发声困难、血钾降低。结论 瑞派替尼在临床应用中虽存在潜在不良反应信号,但基于FAERS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分析显示,其整体安全性仍处于可接受范围。然而,瑞派替尼可能引发的频发不良反应及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如肝转移、肝肿瘤等需要引起关注。因此,临床药师和医生应高度关注这些风险,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措施,以确保瑞派替尼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瑞派替尼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信号挖掘不良事件疲劳脱发毛发结构异常肝转移

    基于FAERS的替瑞奇珠单抗不良事件数据挖掘与分析

    张宇姜紫薇赵慧梅隆...
    2676-2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替瑞奇珠单抗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信号,预警其潜在的不良反应,为替瑞奇珠单抗的临床应用和后续研究提供客观资料。方法 查询和提取 FAERS 数据库 2018 年第 1 季度—2024 年第 2 季度的原始数据,筛选出涉及替瑞奇珠单抗的不良事件报告,并采用比例失衡分析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作为信号检测指标,设定相应的阈值条件,对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和系统分类。结果 共检索到替瑞奇珠单抗相关不良事件报告 1 599 份,男性患者比例稍高于女性(43。0%vs 41。6%),45~64 岁患者所占比例较高(14。8%)。共挖掘出 57 个有效信号,涉及 13 个系统器官分类(SOCs),其中有 51 个有效信号,涉及 11 个SOCs未在替瑞奇珠单抗国内外药品说明书中提及。主要集中的有效信号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上呼吸道分泌物黏度增加、输尿管结石、原位恶性黑素瘤,其次为肥厚性心肌病、巴氏食管、支撑体质量困难、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主要SOCs包括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277 例),感染及侵染类疾病(196例),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43 例),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41 例),心脏器官疾病(36 例)等。中位不良事件发生时间 189 d(IQR:70~426。25),平均值302。69 d。结论 利用挖掘FAERS数据库可较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替瑞奇珠单抗上市后的不良事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需要关注不良事件高发的男性患者,发现一些新的不良事件,如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输尿管结石、巴氏食管等,临床应用替瑞奇珠单抗时,应密切关注,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用药。

    替瑞奇珠单抗FAERS数据库药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挖掘比例失衡法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上呼吸道分泌物黏度增加

    基于JADER数据库的罗沙司他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黄洁华李娜
    2684-2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JADER数据库挖掘罗沙司他的不良事件信号,评价罗沙司他在真实世界中的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JADER数据库自 2004 年 4 月—2024 年 8 月的不良事件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综合标准法进行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结果 共收集到以罗沙司他为"可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 2 997 份,男性所占比例略高于女性,年龄集中在 65~84 岁。共挖掘出 101 个不良事件信号,其中发生频数居前的不良事件信号与说明书基本一致,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脑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高钾血症等。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可疑不良反应,如黄疸、高胆红素血症、视网膜出血等。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心脑血管功能、血钾水平以及感染症状与体征,并警惕说明书未提及的不良事件信号,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罗沙司他信号挖掘不良事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脑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