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药物与临床
现代药物与临床

邹美香

双月刊

1674-5515

dc@tiprpress.com

022-23006823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现代药物与临床/Journal Drugs & ClinicCSTPCD
查看更多>>《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于1980年创刊,是由天津药物研究院和中国药学会主办,集学术、技术和信息于一体的医药专业期刊。设有综述与编译、植化研究、质量研究、药理研究、临床研究、法规与管理、市场动态、专利摘要、植物药数据库、参考资料、专题文献题录等栏目,全方位向读者提供国外有关植物药研究的新技术,各国对民间药、传统药的重新评价与植物药专利介绍,市场动态及世界各国政府、药品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制定的或将要制订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准确、迅速地报道国外植物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动向,为医药研究单位、高等院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院和制药企业中的科研选题、产品开发等提供有益的启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壮骨关节丸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梁颖杰李飞雄许彪彪
    994-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壮骨关节丸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年 5 月—2023 年5 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收治 84 例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 例)和治疗组(42 例)。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片,初始剂量为30 mg/次,若2周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剂量调整为6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壮骨关节丸,6 g/次,2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4 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表(VAS)、Lysholm和SF-36 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而Lysholm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 各项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生理功能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壮骨关节丸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减轻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体内的炎症状态以及生活质量。

    壮骨关节丸依托考昔片早期膝骨关节炎视觉模拟评分表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

    骨康胶囊联合骨肽片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张小龙徐露秦夏冰姚忠军...
    999-1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康胶囊联合骨肽片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在 2021 年 6 月—2023年 5 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100 例,按计算机随机法将10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 例)和治疗组(50 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骨肽片,2 片/次,3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骨康胶囊,4 粒/次,3 次/d。15 d为 1 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症状情况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00%vs 82。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功能状况评分、活动范围评分、握力评分,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比治疗前高,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的症状情况和血清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康胶囊联合骨肽片可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促进骨折愈合,减轻临床症状,调节骨代谢。

    骨康胶囊骨肽片桡骨远端骨折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握力评分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木丹颗粒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徐素芝王静赵璨
    1003-1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1年 8 月—2023 年8月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11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 例)和治疗组(58 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溶液,20 mL/次,3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木丹颗粒,1 袋/次,3次/d。两组治疗 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CSS)评分,周围神经炎性因子纤维蛋白胶凝-3(ficolin-3)、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8。2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5%,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CS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SE、Hcy水平明显降低,而ficolin-3 和IGF-1 水平明显高于(P<0。05),且治疗组患者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卡尼汀与木丹颗粒协同治疗,可对周围神经末梢病变改善有效,并促进机体炎性反应减弱。

    木丹颗粒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纤维蛋白胶凝-3同型半胱氨酸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强肝胶囊联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张晓方冯菲张强
    1008-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强肝胶囊联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6 月—2023 年 6 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10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40 mg/次,用 0。9%氯化钠溶液100 mL稀释,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强肝胶囊,3 粒/次,3 次/d。两组连续治疗 3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的乏力、腹胀、畏食、肝区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而干扰素-γ(INF-γ)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肝胶囊联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确切,能加快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并促进肝功能有效好转,使机体局部炎性反应减弱,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强肝胶囊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慢性乙型肝炎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白细胞介素17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代丽华张洪丽孔德玲
    1013-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7 月—2023 年 7 月沧州市眼科医院收治的 60 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和治疗组(30 例)。对照组患者眼部滴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1~2 滴/次,4 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2次/d。两组患者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缓解症状时间,眼表荧光素染色(FL)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醇(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L、OSDI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MDA水平明显降低,而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与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协同治疗,可有效恢复临床症状,改善眼部炎性反应状态。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眼表荧光素染色评分眼表疾病指数评分丙二醇超氧化物歧化酶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高旭孙春霞马娟娟董立华...
    1018-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10 月—2023 年 6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86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 例)和治疗组(43 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首次化疗后给药,剂量 15 mg/kg,1 次/3 周,每次间隔 3~5 d再给药,共治疗 3 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次,1 次/d,连续滴注 21 d,21 d为 1 个周期,1 个周期结束后间隔3~5 d进入下 1 个周期,共治疗 3 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细胞角质蛋白 19 片段抗原 21-1(CYFRA21-1)和糖类抗原 125 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8+、CD3+、CD4+和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 88。37%,高于对照组的 69。7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YFRA21-1、糖类抗原 125 水平、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 51。16%,明显低于对照组 72。09%(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并可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对免疫功能的不利影响。

    康莱特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癌胚抗原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糖类抗原125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研究

    段梅梅张耀晴付佳佳
    1023-1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1年 1 月—2023 年1月京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 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 例)和治疗组(47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ELOX方案治疗,第 1 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第 1~14 天早、晚餐后口服卡培他滨片,1 000 mg/m2,2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次,1 次/3周,滴注 2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 6 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大肠特异性抗原-2(CCSA-2)、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受体 2(VEGFR2)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 80。85%,较对照组的 61。70%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CSA-2、CEA、CA19-9、VEGF-A、VEGFR2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可有效改善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中异常肿瘤标志物及VEGF-A、VEGFR2等血管生长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注射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XELOX方案结肠癌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奥加伊妥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梁海夏茹楠狄潘潘贾淑云...
    1028-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奥加伊妥珠单抗的药品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FAERS数据库自奥加伊妥珠单抗上市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奥加伊妥珠单抗不良事件数据,利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综合标准法(MHRA)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获得目标药物奥加伊妥珠单抗不良事件报告 2 485 例,患者年龄集中于18~64 岁(39。32%),性别以男性为主(49。74%),上报国家以美国为主(42。98%)。共检测到不良事件信号 72 个,涉及 22个系统和器官分类(SOC),主要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免疫系统疾病和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等。不良事件发生频次较高的首选术语(PT)与药品说明书基本一致,如静脉闭塞性肝病、静脉闭塞性疾病、血小板计数下降、发热、血液胆红素升高及败血症等;不良事件信号较强的PT包括静脉闭塞性疾病、静脉闭塞性肝病、肿瘤复发、脾梗塞、移植物抗宿主病、肿瘤进展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结论 使用奥加伊妥珠单抗前应做好患者的用药评估,尤其是伴有肝静脉闭塞性疾病以及患有严重的持续性肝病低下的患者;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肝毒性,发现异常应及时干预。

    奥加伊妥珠单抗药品不良事件数据挖掘报告比值比法综合标准法静脉闭塞性肝病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贝林妥欧单抗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景小蕊成娟
    1035-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贝林妥欧单抗的药品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FAERS中贝林妥欧单抗 2014 年9 月—2023 年12 月的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进行信号挖掘,分析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共得到不良事件信号250个,累及 19 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合计报告 5 013 例。累及的SOC主要包括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免疫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及各类检查等;报告数较多的不良事件信号包括发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治疗无反应者、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挖掘到 18 个说明书未记录的新发现可疑不良反应。结论 贝林妥欧单抗在真实世界中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与说明书有一致性,但存在部分新发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应重点关注此类不良反应。

    贝林妥欧单抗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发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

    吉瑞替尼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闫雨婷朱颖
    1041-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吉瑞替尼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 数据库关于吉瑞替尼相关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或病例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 13篇,共涉及患者 20 例,其中男性 7 例(35%),女性 13 例(65%);年龄分布以 50 岁以上患者居多(14 例,70%);原患疾病主要为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19 例,95%);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在 2 个月以内(16 例,80%);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神经系统(25%),胃肠系统(17。5%)和皮肤系统(17。5%),其中严重急性肾损伤、免疫相关性肠炎和颅内出血是新发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对症治疗后均好转,2 例患者因颅内出血后出现并发症而死亡。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吉瑞替尼相关不良反应的防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吉瑞替尼急性髓系白血病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急性肾损伤免疫相关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