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药物与临床
现代药物与临床

邹美香

双月刊

1674-5515

dc@tiprpress.com

022-23006823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现代药物与临床/Journal Drugs & ClinicCSTPCD
查看更多>>《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于1980年创刊,是由天津药物研究院和中国药学会主办,集学术、技术和信息于一体的医药专业期刊。设有综述与编译、植化研究、质量研究、药理研究、临床研究、法规与管理、市场动态、专利摘要、植物药数据库、参考资料、专题文献题录等栏目,全方位向读者提供国外有关植物药研究的新技术,各国对民间药、传统药的重新评价与植物药专利介绍,市场动态及世界各国政府、药品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制定的或将要制订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准确、迅速地报道国外植物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动向,为医药研究单位、高等院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院和制药企业中的科研选题、产品开发等提供有益的启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应用合理性评价

    师冕张鹏程
    1327-1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基于加权TOPSIS法对临床上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的合理性情况进行评价,为促进其在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说明书、指南、共识以及相关文献为依据,制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细则,采用加权TOPSIS法对亳州市人民医院 2023 年 1-12 月 228 份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病历进行评价。结果 228 份病历中,合理病历(Ci≥0。8)有 65 例(28。51%),基本合理(0。6≤Ci<0。8)有125 例(54。82%),不合理病历(Ci<0。6)有38 例(16。67%)。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疗程 91 例(39。91%)、滴注速度 78 例(34。21%)、相互作用 52 例(22。81%)、超医保限制适应证 47 例(20。61%)、超适应证 31 例(13。60%)、用药监护 28 例(12。28%)和用药前评估 25 例(10。96%)。结论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合理性评价办法操作简单,具有可行性,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合理。结果 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临床使用较为不合理,医院需加强干预,以期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加权TOPSIS法属性层次分析模型合理性评价超医保限制适应证

    药学研制现场核查的问题分析和建议

    宋波黄莺周萌萌胡小娟...
    1332-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学研制现场核查主要是对药学研制情况开展的核查工作。近年来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发现,药学研制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真实性、一致性、数据可靠性、技术转移问题,因此建议药品研制单位进行规范性建设,建立与研制行为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可靠性管理,构建完善的技术转移过程。分析了药学研制现场核查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为药学研制工作规范化提供参考。

    药学研制现场核查真实性一致性数据可靠性技术转移质量管理体系

    中药活性成分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渝张恒王华庆王辉...
    1337-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与癌症有密切关系,抑制mTOR通路可以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许多mTOR抑制剂被开发用于癌症的治疗。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如蒽醌类、生物碱类、萜类、多糖类、黄酮类、多酚类成分可以通过抑制mTOR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自噬、阻断细胞周期发挥抗肿瘤作用。总结了中药活性成分抑制 mTOR通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明确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蒽醌生物碱萜类多糖黄酮多酚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抗肿瘤作用

    植物多糖抗乳腺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紫焰李倩倩张翠香陈贵元...
    1343-1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治疗乳腺癌的大多数药物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免疫调节、抗氧化等途径抗乳腺癌。综述了植物多糖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植物多糖开发抗乳腺癌新药提供参考。

    植物多糖乳腺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肿瘤血管生成免疫调节抗氧化

    血小板高反应性的遗传因素及其药物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张峰森王芳甄媛媛夏一淼...
    1348-1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但易发生氯吡格雷抵抗、阿司匹林抵抗,而它们同属于抗凝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范畴。遗传因素对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对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治疗策略主要以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替格瑞洛、αIIbβ3 拮抗剂、中药。总结了血小板高反应性的遗传因素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血小板高反应性遗传因素抗血小板治疗

    β-榄香烯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孙清秀蒲凤华
    1354-1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药物治疗可延长生存期,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β-榄香烯是从温郁金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逆转肿瘤药物耐药、联合化疗增效减毒、同步放疗增敏、改善免疫功能。综述了β-榄香烯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β-榄香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参考。

    β-榄香烯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细胞侵袭耐药增敏免疫

    大黄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蔡箫杨张丽敏肖寒
    1360-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和病理基础。大黄素是从大黄、虎杖中获得的蒽醌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大黄素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脂质代谢、阻止血管平滑肌增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多种途径对动脉粥样硬化发挥防治作用。综述了大黄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大黄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大黄素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脂质代谢血管平滑肌增殖血管内皮功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丹参酮ⅡA防治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夏晓晓黄耀凯李中琼
    1365-1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细胞去分化、软骨退化和软骨缺损为特征的致残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临床治疗以延缓病情为主。丹参酮ⅡA是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软骨组织以防治骨性关节炎。综述了丹参酮ⅡA防治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总结其作用机制,为丹参酮ⅡA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参考。

    丹参酮ⅡA骨性关节炎炎症反应软骨组织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