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药物与临床
现代药物与临床

邹美香

双月刊

1674-5515

dc@tiprpress.com

022-23006823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现代药物与临床/Journal Drugs & ClinicCSTPCD
查看更多>>《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于1980年创刊,是由天津药物研究院和中国药学会主办,集学术、技术和信息于一体的医药专业期刊。设有综述与编译、植化研究、质量研究、药理研究、临床研究、法规与管理、市场动态、专利摘要、植物药数据库、参考资料、专题文献题录等栏目,全方位向读者提供国外有关植物药研究的新技术,各国对民间药、传统药的重新评价与植物药专利介绍,市场动态及世界各国政府、药品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制定的或将要制订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准确、迅速地报道国外植物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动向,为医药研究单位、高等院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院和制药企业中的科研选题、产品开发等提供有益的启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尪痹片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毛建杰葛文杰蔡建平王庆...
    2389-2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尪痹片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无锡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10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密封信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尪痹片,4片/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关节压痛、肿胀个数、免疫指标、血清因子和血清炎症因子。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较对照组(82。35%)更高(P<0。05)。经过治疗,两组关节压痛、肿胀个数均减少(P<0。05);治疗组关节压痛、肿胀个数少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两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Th17/Treg比值、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调节性T细胞(Treg)均升高(P<0。05);治疗组外周血Th17、Th17/Treg、ESR、血清CRP、RF、anti-CC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reg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尪痹片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关节压痛和肿胀,改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尪痹片洛索洛芬钠片类风湿关节炎辅助性T细胞17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氟康唑联合萘替芬酮康唑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研究

    李素娟孟娟寸丽花李明华...
    2394-2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氟康唑注射液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8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共122耳,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62耳)和治疗组(54例、60耳)。对照组在外耳道患处涂抹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每次2个指尖单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患耳朝上滴入氟康唑注射液5滴/(耳·次),6次/d。两组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听力程度和血清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0%、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耳痒、耳痛、肿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耳气导听阈值、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耳气导听阈值、血清PCT、SAA、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康唑注射液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可提高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听力状态,降低炎症反应。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耳道真菌病耳气导听阈值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A

    金喉健喷雾剂联合甘桔冰梅片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

    侯贺健李亚明尹春雷徐建华...
    2398-2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金喉健喷雾剂联合甘桔冰梅片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慢性咽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甘桔冰梅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金喉健喷雾剂,2喷/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咽喉疼痛、干痒、黏膜充血、异物感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6、s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喉健喷雾剂联合甘桔冰梅片可提高慢性咽炎的疗效,促进症状改善,降低炎症损伤。

    金喉健喷雾剂甘桔冰梅片慢性咽炎咽喉疼痛缓解时间干痒缓解时间黏膜充血缓解时间异物感缓解时间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喹硫平不良事件分析研究

    李霞高红利安婷杨慧...
    2402-2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喹硫平上市后药物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进行信号挖掘,收集喹硫平2004年1月-2024年3月的不良事件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法、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和贝叶斯可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法对喹硫平的不良事件信号进行分析。结果 共挖掘出以喹硫平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75213份,女性比男性占比高,涉及27个系统器官分类,信号频数排名前30位的不良事件信号中血清素综合征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新的不良反应。信号强度排名前30位的不良事件信号中新的不良事件有第四颅神经疾病、腮腺炎、恶性嗜铬细胞瘤、良性蛛网膜下腔扩张和昏迷性水疱症。结论 使用喹硫平前应做好患者的用药评估,一些新的潜在不良反应信号应重点关注。

    喹硫平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比例失衡法真实世界数据血清素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瑞美吉泮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周丽尹文洁夏洪颖谭飞龙...
    2408-2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瑞美吉泮的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FAERS数据库2020年1月1日-2024年3月31日的瑞美吉泮相关不良事件报告数据。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ROR法和BCPNN法进行数据挖掘,利用药物不良反应术语集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和首选术语对挖掘到的风险信号进行分类和描述。结果 共提取以瑞美吉泮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10550份,排除缺失数据,共有男性患者965份(占比9。15%),女性患者6710份(占比63。60%)。经筛选共获得阳性信号38个,发生报告数较多的系统器官为胃肠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信号强度较强的新的不良事件主要有治疗产品效果不稳、赋形剂反应、舌不适、晨吐、醉酒感和鼻水肿等。结论 瑞美吉泮在真实世界中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与说明书有一致性,但存在较多新的、可疑的、未载入说明书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应予以重点关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瑞美吉泮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药物不良事件数据挖掘比例失衡法胃肠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维立西呱不良事件的真实世界研究

    王俊男饶晋于越王培...
    2414-2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分析维立西呱在真实世界中发生的药物不良事件,为该药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对FAERS数据库中2021年第1季度-2024年第2季度间以维立西呱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数据进行挖掘,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及描述,筛选出以上2种方法的共有不良事件信号进行分析。结果 获取得到维立西呱不良事件报告692例,报告对象以男性居多,年龄主要为50岁以上,报告国家或地区以美国、日本等为主,报告年份以2022、2023年为主,报告结局主要为死亡和住院。维立西呱信号挖掘得到11个SOC、23个PT信号。结论 本研究基于相关真实世界数据全面分析维立西呱上市后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特征,为临床用药安全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维立西呱药物不良事件FAERS数据库死亡住院

    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袁宏中李涛夏一淼王法财...
    2419-2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为依据,采用AHP-TOPSIS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23年1月-12月使用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病历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65份病历,其中相对接近度(Ci)≥0。8病历评级为合理,共15例(占比9。09%);0。6≤Ci<0。8病历评级为基本合理,共86例(占比52。12%);Ci<0。6病历评级为不合理,共64例(占比38。79%)。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用药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适应证、溶媒、给药方式、特殊人群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结论 本院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的使用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基于AHP-TOPSIS的评价方法科学合理,为药物合理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层次分析法逼近理想值排序法药物利用评价适应证溶媒

    吉西他滨联合用药治疗胰腺癌增敏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梦琪邓建斌雷东杰潘光玉...
    2424-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吉西他滨为主的药物治疗目前依旧是胰腺癌患者的必要选择,但耐药性大大限制了其效用。吉西他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表达和活性、上调脱氧胞苷激酶的表达或增大脱氧胞苷激酶与胞苷脱氨酶的比值,影响细胞周期,促进DNA损伤或抑制其修复,抑制核因子-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激活细胞自噬途径,影响上皮-间充质转化以增加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综述了吉西他滨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增加敏感性的机制,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吉西他滨胰腺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脱氧胞苷激酶细胞周期细胞自噬上皮-间充质转化增敏

    药物调节生物标志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王瑶胡蕴慧李晓强孙磊...
    2431-2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由糖尿病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尚无有效的靶向药物治疗策略。糖尿病心肌病早期生物标志物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诊断、降低其导致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相关药物的研发和药效评价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了传统临床诊断标志物、炎症相关标志物、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心肌重构相关标志物在糖尿病心肌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归纳了调节生物标志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药物研究进展,期望为相关药物的药效评价提供参考。

    药物糖尿病心肌病生物标志物炎症心肌纤维化心肌重构

    苦参碱治疗皮肤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赵一骋杨素清周佳静
    2437-2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影响美观,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苦参碱是苦参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损伤、增强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凋亡、镇痛止痒、抗皮肤纤维化等多途径、多靶点对多种皮肤病发挥治疗作用。总结了苦参碱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苦参碱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苦参碱皮肤病免疫反应炎症损伤细胞自噬细胞凋亡镇痛止痒皮肤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