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西南大学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西南大学

张龙杰

季刊

1673-873X

bjyx@swu.edu.cn

023-68253954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医院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Journal 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会刊,坚持学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并举,正确把握和引领保健研究的方向,及时报告保健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保健医学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保健医学实践的新经验,为广大保健医学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杂志稿件涵盖了调查研究与群防群治、心理保健、临床医学、运动保健、营养保健、健康教育等各方面,并发布了中国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和各省市高校保健医学会重要会议和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直肌分离度、盆底肌力及盆底sEMG参数与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

    陈雯陈鑫张乐乐秦红杰...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直肌分离度、盆底肌力及盆底表面肌电图(sEMG)参数与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关系,探讨初产妇产后发生SUI的影响因素,以及腹直肌分离度、盆底肌力及sEMG参数对初产妇产后发生SU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16例初产妇,根据SUI发生情况分为SUI组(35例)和非SUI组(81例),比较2组产妇腹直肌分离度、盆底肌力及sEMG参数;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初产妇产后SUI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腹直肌分离度、盆底肌力及sEMG参数对产后SUI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产妇年龄、孕周、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孕期增体质量、新生儿体质量、有无阴道手术助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产妇顺产比例高于非SU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产妇腹直肌分离度大于非SUI组,盆底肌力小于非SUI组,sEMG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紧张收缩阶段变异性、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耐力收缩阶段变异性均小于非SU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顺产、腹直肌分离度、盆底肌力、sEMG紧张收缩阶段变异性、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均是初产妇产后发生SUI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腹直肌分离度、盆底肌力、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初产妇产后发生SU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8、0.874、0.870、0.957(均P<0.05).结论 产后发生SUI的初产妇存在腹直肌分离、盆底肌力及sEMG参数下降,检测腹直肌分离度、盆底肌力及sEMG参数对初产妇产后SUI有一定预测价值.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初产妇腹直肌分离盆底肌力盆底表面肌电图

    米索前列醇不同用法促进妊娠晚期孕妇宫颈成熟的效果分析

    杨丽娟宋英孙宇王爱华...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单用及与缩宫素、宫颈球囊分别联用在促进妊娠晚期孕妇宫颈成熟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需引产孕妇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孕妇单用米索前列醇治疗;B组孕妇采用米索前列醇+缩宫素治疗;C组孕妇采用米索前列醇+宫颈球囊治疗.采用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对3组孕妇用药前、用药后6h及用药后12h宫颈成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3组孕妇引产一般情况,包括治疗开始至临产时间、临产至分娩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比较3组阴道成功分娩率、手术助产率、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入住率与不良结局发生率;采用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评价3组新生儿质量.结果 3组孕妇用药前、用药后6 h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用药后12 h宫颈Bishop评分均高于用药前,C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高于A、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治疗开始至临产时间、临产至分娩时间短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阴道分娩率高于A组,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宫颈球囊在妊娠晚期促进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综合应用价值更高,能提高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及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可减少母婴不良结局与缩短各产程时间,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宫颈球囊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引产

    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及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王崇祥朱玉珍王辉王欢...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价值及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8月,以LDH收治入我院的96名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腰椎MRI的50名体检者(无腰椎退行性疾病)作为对照组.根据Pfirrmann分级将观察组L4/L5和 L5/S1层面椎间盘进行分级;使用ImageJ软件测量2组研究对象椎旁肌横截面积、肌肉脂肪化横截面积和椎间盘横截面积,并计算对应层面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比较2组研究对象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对LDH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椎间盘退变程度等级患者对应的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分析椎间盘退变程度等级与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的相关性并分析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研究对象L5/S1、L4/L5层面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均大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椎间盘退变程度等级患者的功能性相对腰大肌横截面积、功能性相对多裂肌横截面积、功能性相对竖脊肌横截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L5/S1平面上,功能性相对腰大肌横截面积、功能性相对多裂肌横截面积、功能性相对竖脊肌横截面积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等级的相关系数rs值分别为-0.388、0.344、0.360(P<0.001);在L4/L5平面上,功能性相对腰大肌横截面积、功能性相对多裂肌横截面积、功能性相对竖脊肌横截面积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等级的相关系数rs值分别为-0.500、-0.489、0.501(P<0.001).在L5/S1平面,功能性相对腰大肌横截面积、功能性相对多裂肌横截面积、功能性相对竖脊肌横截面积诊断 LDH 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92(95%CI:0.830~0.937)、0.911(95%CI:0.852~0.951)、0.640(95%CI:0.557~0.718);在L4/L5平面上,功能性相对腰大肌横截面积、功能性相对多裂肌横截面积、功能性相对竖脊肌横截面积诊断 LDH 的 AUC 分别为 0.850(95%CI:0.782~0.904)、0.919(95%CI:0.862~0.958)、0.848(95%CI:0.780~0.90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等级是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对临床LDH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且其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等级存在负相关,同时腰椎间盘的退变是椎旁肌退变的独立影响因素.

    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化Pfirrmann分级

    DCE-MRI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崇杨勇徐成春陈兴友...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9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DCE-MRI对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DCE-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289例乳腺疾病患者中乳腺良性病变212例,占73.36%,乳腺癌77例,占26.64%.乳腺良性病变组、乳腺癌组患者的ADC值、病灶边缘情况、病灶形状情况、时间-信号强度(TIC)类型、强化特征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诊断乳腺良性病变188例,乳腺癌101例,诊断准确率为72.66%;DCE-MRI诊断乳腺良性病变179例,乳腺癌110例,诊断准确率为66.44%;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性病变203例,乳腺癌86例,诊断准确率为87.54%(P<0.05).DWI、DCE-MRI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71、0.806、0.911,特异度分别 92.21%、89.61%、90.91%,灵敏度分别为 85.85%、80.66%、92.45%.结论 DWI、DCE-MRI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MRI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诊断价值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营养指标的影响

    田丽华曾玉萍汪莉姚敏...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营养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成都上锦南府医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9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益生菌组(n=48)和常规组(n=47).在脑梗死发病后48 h内,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益生菌组患者则使用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2周时2组患者肠道菌群情况;比较干预前、干预2周时2组患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水平;比较2组患者干预期间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粪便中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粪便中乳杆菌数量高于干预前,且益生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低于干预前,且益生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GAS、MT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GAS、MTL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益生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ALB、P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ALB、PAB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益生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能维持老年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其胃肠功能,改善其营养指标,同时还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预后有利,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脑梗死肠道菌群营养指标老年

    血栓预防操联合预警分级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曾容王杰雷熙陈冬梅...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预防操联合预警分级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栓预防操联合预警分层管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健康信念水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DVT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2组患者DVT健康信念中疾病易得感、疾病严重性、健康行为益处、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MPV和PDW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APTT、PT均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Fb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血栓预防操联合预警分级管理,可增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健康信念,避免DVT风险的增加,改善血小板功能,纠正机体血凝状态,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栓预防操预警分级管理老年髋部骨折卧床深静脉血栓

    健康促进模式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束小珍杨绘岑双梁士锋...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促进模式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制定肾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3年3月在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102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健康促进模式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VAS及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的躯体健康、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 WHOQOL-BREF量表躯体健康、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6%(3/52),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42,P=0.031).结论 肾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健康促进模式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肾结石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健康促进生活质量焦虑程度

    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

    高如张泽惠杨阳王静...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O TRO)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了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OTRO治疗的卵巢癌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收集2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比较2组间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28例患者术后尿路感染61例,感染率为26.75%,其中以尿路刺激征、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组患者年龄大于非感染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非感染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中有糖尿病、肿瘤分期在ⅢC期~ⅣA期、导尿管插管次数>2次、尿道口清洁次数在1~2次/d、尿袋更换次数≤1次/d、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有糖尿病、肿瘤分期高、导尿管留置时间长、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是影响卵巢癌患者OTRO后出现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尿道口清洁次数日频率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腹腔镜OTRO后发生尿路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糖尿病、肿瘤分期高、导尿管留置时间长、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是术后尿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道口清洁次数日频率高是其保护因素.临床可针对以上结果制定相关护理措施,以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腹腔镜卵巢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尿路感染预防策略

    转变助产服务模式下瑜伽球训练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苏玲赵海艳郝锦绣刘菲...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转变助产服务模式下瑜伽球训练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初产妇自然分娩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拟行阴道分娩的196例产妇,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助产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产妇采取转变助产服务模式下瑜伽球训练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干预.比较2组产妇最终分娩方式、各产程分娩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与分娩控制感水平;比较2组新生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pH值、1 min 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88.78%(87/98),高于对照组的76.53%(75/98),且观察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为11.22%(11/98),低于对照组的23.47%(2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4,P=0.024).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控制量表(L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动脉血pH值、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变助产服务模式下瑜伽球训练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降低产妇中转剖宫产率,增强产妇分娩控制感,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

    助产服务模式瑜伽球训练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初产妇自然分娩

    2022-2023年《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外审退稿护理论文特征分析

    戴丽李佳黄文杰韦晗...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022-2023年《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外审退稿护理论文特征,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提高护理类论文质量和稿件录用率.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2023年本刊外审退稿护理论文130篇为研究对象.收集各论文的基本情况,包括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单位性质[医疗卫生机构(级别、是否为高校附属医院)还是高等学校]、是否有基金项目、第一作者学历、第一作者职称、论文类型、论文合作人数、详细退稿意见.结果 第一作者单位所在省份以河南居首,占52.31%.第一作者单位性质以医疗机构为主,占99.23%.基金项目方面以没有基金项目为主,占80.00%.其中,一级医院占1.55%(2/129),二级医院占11.63%(15/129),三级医院占86.82%(112/129);高校附属医院占27.13%(35/129),非附属医院占72.87%(94/129).第一作者学历以本科为主,占94.61%.第一作者职称以中级为主,占58.46%.论文类型以论著为主,占96.92%.外审退稿论文的退稿原因中占比前3位的依次是缺乏创新性,观察指标选择不恰当或不完整,研究组(干预组均统一命名为研究组)干预方法与对照组雷同或混淆,分别占98.46%、92.31%、84.62%.124篇论著的干预措施主要是针对性护理、预见性护理、集束化护理、延续性护理、人性化护理、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循证护理等,分别占11.29%、6.45%、5.64%、6.44%、4.83%、4.83%、4.03%.120篇论文退稿原因均有观察指标选择不恰当或不完整.归纳具体的退稿原因包括:观察指标和干预措施相互隔离,测评的指标不是干预的内容(92.50%);测评指标意义不大(21.67%);测评指标没有主次(99.17%);测评指标与干预措施因果关系存疑(49.17%);测评指标可行性不强(31.67%);测评指标选择过于简单(19.17%).结论 临床护士的科研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需对他们进行选题、观察指标选择、干预方案书写方面的培训.

    护理论文质量外审退稿科研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