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梧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梧州学院学报
梧州学院学报

杨奔

双月刊

1673-8535

wzfx@chinajournal.net.cn

0774-5839976

543002

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

梧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梧州学院学报的前身是1991年创刊的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7年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批准从2007年第1期开始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本刊系梧州学院主办和主管的省级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中第1、2、4、5期刊发人文社科类文章,主要栏目有:经济与管理、政治与法律、文化与艺术、教育与教学;第3、6期刊发理工类文章,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教学研究等。本刊的办刊宗旨:培育民族精神,推介名家新论,追踪学术前沿,扶持新人新作,突出岭南特色,研究区域经济,面向国际和全国高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析

    李涛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也是筑牢守好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客观需要,更是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新时代,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坚持教材建设系统性与协调性相统一原则;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原则;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原则;坚持教学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原则.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角,扎实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要以树立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理念为先导;以创新爱国主义一体化教学方式为动力;以共建共享爱国主义一体化平台为基础;以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机制为保障.

    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大中小学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文献计量研究——基于2006-2023年CSSCI数据库的统计分析

    李雯雯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着力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愈发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该研究借助BibExcel软件,以2006-2023年CSSCI数据库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跟踪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成果以及当下和未来潜在的热点内容.通过文献计量发现,"财政""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服务型政府"等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理念""特定群体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成为潜在的研究趋势;而研究视角现代化、研究理论体系化、研究主体多元化是该研究对未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纵深展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献计量法

    意象解构:澳门郑家大屋灰塑壁画艺术的视觉文化解读

    王天甲郑亮陈以乐章晨曦...
    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聚焦于澳门郑家大屋中的灰塑和壁画艺术,运用意象学理论对其独特的视觉符号和文化寓意进行深刻解析.通过对灰塑中的花鸟、人物形象和壁画中的传统故事场景的详细解读,揭示了这些艺术作品如何反映了广府文化的特征和屋主的社会地位,强调了意象学理论在解读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保护和传承我国澳门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澳门郑家大屋意象学理论灰塑壁画

    凝望乡土与诗意人生——胡学文《有生》的叙事研究

    王桂荣刘佳慧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生》是胡学文跨越百年历史与生死间隙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沿着接生婆的人生展开,揭示了乡土世界中普通人的传奇命运.通过不同人物视角的转换及故事情节的延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效果,这种延宕叙事达成了胡学文超越苦难的目标.他深刻地关注到现代文化冲击下乡土的现状,通过展现乡土独特的生存方式,小说向现代人发出了一种呼唤和邀请.它并非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传统生活智慧的一种弘扬,为乡土小说确立了新的文化价值与深远意义.

    《有生》胡学文乡土文学

    空间转换、色彩隐喻与底层观照:《八角笼中》叙事模式分析

    潘宝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八角笼中》改编自"格斗孤儿"真实事件,影片以底层人物生存空间转换作为叙事线索,运用具象化的银幕画面和色彩语言刻画、隐喻底层人物生存困境,并采用"先抑后扬"的叙事技巧,通过平视或仰视的拍摄视角聚焦弱势群体,在观照底层人物基础上,建构起温情平和的影片叙事模式,由此挖掘、审视并彰显了底层人物直面生存之"困"与现实之"围"时所表现出的朴拙人性与坚毅信念.

    《八角笼中》叙事模式戏剧影视文学

    地理空间视域下王禹偁贬谪诗的审美情感

    孟令新廖华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禹偁在商州、滁州、黄州时期的贬谪诗中描绘了不同的地理空间特征,这些地理空间的建构深刻地影响了他诗歌创作的审美情感.政治失意和贬谪命运使王禹偁情感受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产生了特定的审美心理;贬谪地的地域风物和民情风俗给王禹偁带来了全新的感知和想象方式,并对其审美情感进行重构;贬谪文学的创作让王禹偁获得心理宣泄和心灵升华,这份超越性情感也使他个人的审美情感逐渐与中华民族审美理念融为一体.

    王禹偁贬谪诗地理空间审美情感

    高校创新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与演化

    龙飞廖帅吕玉增邓茜...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共词分析法,借助CiteSpace计量分析软件,对CSSCI和SSCI收录的2013-2023年以"高校创新"为研究方向的文献高频关键词进行研究.发现国内外关于"高校创新"研究主题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侧重点,研究主题分别是高校科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开放创新、高校文化创新、高校教学创新、高校服务创新、高校治理创新,但是各自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国内的研究集中在对人才的思想道德培育、高校服务设施创新建设以及个性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国外的研究侧重于高等教育活动的溢出效应对地区经济影响以及产学研等协同创新等.

    高校创新研究热点与趋势知识图谱CiteSpace

    艺术乡建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优化与思考

    汪晓东司萍萍吴雨泽蔡淑真...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把环境设计教育与艺术乡建进行结合一直是我国设计教育界探讨的热点话题."BOPPPS"模型因其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在导入、前测、后测等环节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故被广泛运用到我国各大专业的教学探索之中,但是其教学模式也存在着环节冗长等问题,需要对其作出改善.因此,该研究以"生生不息"乡建工作坊及其设计案例为例,将原本的"BOPPPS"模型进行精简创新,以"导入前测、后测总结"两大环节为核心,将"参与式"环节转换为教学观念,对其在我国设计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总结.

    "BOPPPS"教学模式艺术乡建环境设计教育

    东融背景下广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裴英竹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依托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及高效能的社会服务水平.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人力资源供给、科技创新驱动和社会服务提质的重要抓手.基于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阐析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发展战略规划,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办学投入机制,扩大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东融背景下广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调优策略.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广西粤港澳大湾区

    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施

    郭允兵王若光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该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研究着重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思政评价等方面.研究发现,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立足于科学理念及具备适时调整的特性;教学内容应着眼于观念转变、内容构建和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则应强调路径选择、问题澄清以及方法执行.同时,对于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应采用全学段综合评价和全学科协同评价的双重方式,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实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体育课程思政思政教育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