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教育(中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

月刊

0450-9889

gxjybb@126.com

0771-5322039

530021

广西南宁市竹溪路69号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Journal Guangxi Educ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坚持为教育行政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报道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优秀典型,反映广西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经验、新风貌、新成果,指导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引导。读者对象:a版为小学生版、b版为中学生版、c版为职业与高等教育版;读者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科研机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华文+职业技能"的"双向四维五融"国际育人模式探究

    卢燕霞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中职学校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瓶颈,阐述广西华侨学校提出的"华文+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国际育人理念,提出构建"双向四维五融"国际育人模式的路径:创新职业学校国际化发展途径、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创建国际化教学资源综合体、建立"五方协同,三层联动"的长效发展机制、成立"广西-东盟华校联盟",为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华文+职业技能中职学校国际育人模式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路径探究

    王玲玲唐雪暖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分析"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理念和现实困境,提出构建教学团队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打造名师引领的教学协作共同体、建立团队分级分类教师培训体系、完善团队建设激励保障机制等措施,为深化"三教"改革、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供师资保障.

    岗课赛证"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路径

    "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优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以贺州市推动中职教育发展为例

    姚勇志
    49-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三教"改革任务,从教师配置、教育教学方法、实训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论述当前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利用新技术激活专业教学活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1+X"证书制度改革等策略.

    "三教"改革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名师工作坊机制下中职"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探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马潇潇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名师工作坊及其作用、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情况分析,论述提升中职"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的策略:构建"六级递进式"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立足"三教"改革,打造"传、帮、带"的教师成长环境;依托校企融合模式,拓宽"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路径.

    名师工作坊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学前教育

    基于"美好教育"理念构建"三美"课程的实践研究

    郑文勇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三美"(立美、共美、融美)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论述构建"三美"课程体系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的策略,提出以基础知识课程为核心的"立知识体系"、以思政育人课程为主题的"立思想品质"、以综合发展课程为基石的"立发展动力"等具体做法,旨在将学校打造成为有文化担当和美好追求的高品质学校.

    美好教育课程体系高品质普通高中"三美"课堂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

    裴星星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现状,阐述"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内涵建设的一体化设计与策略目标,从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等三个角度进行探索,思考该专业内涵建设的学术性与实践性、观察性与干预性、前瞻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促进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岗课赛证"融通中职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内涵建设

    试论中职学校"双主体四融合八共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以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群为例

    黄永明王玲玲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群为例,构建"双主体四融合八共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训基地、教学创新团队、学生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旨在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中职学校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戴星媚王晞
    68-7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我国邮轮乘务人才需求状况,系统探索"订单导向、校企协同、集约培养、河海互通"中职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模式,为中等职业教育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中职学校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导向

    "1+X"证书制度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书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

    吴杰雄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论述当前中职学校实施"书证融通"的意义和现状,并以梧州市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提出构建书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试点的"X"技能等级证书;确定计算机专业书证融通课程并制订课程标准;修订"书证融通"课程教学计划;培养"X"技能教师队伍;建立"1+X"标准实训室.

    "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课程体系计算机应用专业

    东盟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姚远忠李淑瑜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广西华侨学校构建"中外联动、语技并育、学用一体"东盟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论述推动东盟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外逻辑及存在问题,提出坚持开放性办学的原则构建"2+1"国际直通车跨国人才培养模式、秉承标准引领人才培养的原则研制东盟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系列标准、坚持教改助推人才培养的原则稳步推进东盟商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等策略.

    中外联动语技并育学用一体东盟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