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教育
广西教育

月刊

0450-9889

gxiya@126.com

0771-5322109 5322039

530021

广西南宁市竹溪路69号

广西教育/Journal Guangxi Educ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坚持为教育行政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报道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优秀典型,反映广西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经验、新风貌、新成果,指导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引导。读者对象:a版为小学生版、b版为中学生版、c版为职业与高等教育版;读者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科研机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三大基因"锻造高素质农业人才

    章红平
    1页

    新高考背景下高职院校与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衔接探索

    张丝雨
    4-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高考改革赋予学生更多的主体性和选择性,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和实践经验,与普通高中在生涯教育方面进行合作,实现两个阶段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现实需求,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普通高中生涯教中存在的教育体系不完备、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方法单一、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与普通高中可从生涯体系构建、生涯教育师资发展、生涯实践开展、生涯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生涯教育衔接的实践路径,搭建起跨越高职院校与普通高中鸿沟的立交桥,促使不同阶段的生涯教育相互呼应,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高职院校普通高中生涯教育教育衔接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在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邱海英李超
    8-1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使诸多高职高专院校取得了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方面的突破.在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应深入分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科学内涵、运作机制、运用价值和设计原则,从典型任务筛选、行为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化和教学情境创设等维度探索思政课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路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高职高专思政课

    工科学生"实践不深"现象的本质及破解策略——基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分析

    夏国萍甘宜涛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人类学对情境学习的诠释.从这一视角可以解释工科学生"实践不深"的现象并分析其本质.工科学生在实践中具有四种身份,即作为协商经验的身份、作为共同体成员资格的身份、作为学习轨迹的身份、作为与多重成员资格联结的身份.可从工科学生实践身份转变的视角探索破解"实践不深"现象的策略:构建企业实践共同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构建学习型课程、关注实践目标的综合性、提供适当的实践指导,推动工科学生实践从"边缘性参与"转向"充分参与",促进其实践身份的转变,从"实践不深"转向深度参与,提升工科学生的实践质量.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实践不深工科学生实践共同体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在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用的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张思宇张安尹继娇
    20-2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作为新工科背景下的数智化教学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实训教学中.然而,当前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设计并没有考虑学习者的行为意向这一重要因素,使其在教学成效方面表现不佳.为了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意向,提高教学效果,应着重研究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习者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中的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并基于TAM模型,构建一个关于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模型.通过对广西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参加虚拟仿真实训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样本、数据进行了信效度、路径分析,总结出影响学习者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学习行为意向的因素,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以学习者为中心、打造数智系统两个建议,以优化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交通管理工程虚拟仿真系统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TAM模型

    高校创新创业"课—训—赛—研—创"一体化融合机制探究——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何珍赵璇刘广海
    26-3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国家与高校关注的重点.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该建立专业赋能背景下"课—训—赛—研—创"一体化的融合机制,通过"课程开发+行业案例+实践操作"赋能专业资本、"专业培训+双导师制+资源连接"赋能社会资本、"创业比赛+团队合作+激励机制"赋能人力资本、"研发项目+学术交流+跟踪反馈"赋能项目资本及"深度合作+项目孵化+成果转化"赋能产教融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专业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机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价值与实施策略——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晶黎华李松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各行业对具备复合能力、创新精神和技术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对接显得尤为重要.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共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深入探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价值和着眼点,提出构建校企协同的企业一线问题库、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质量、强化支持体系、构建多方联动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等策略,为广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提供参考.

    创新创业教育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职业教育国际化可为、作为、能为

    王屹
    36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老挝职业教育人才合作培养的动因、困境与提质路径

    唐飞燕赵波
    37-4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贯穿着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中国—老挝职业教育人才合作培养进行理性审视,发现还存在着中老职教合作机制亟须健全、中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势差大以及中老跨境合作办学与产学研创脱节等现实困境.为此,应通过深度聚力建立健全职教合作体制机制、共建区域性职业教育人才合作培养互认标准、加强跨境跨区合作推动产学研创一体化发展和多元协同联动深化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等路径,提升中老职业教育人才合作培养质量,助推中老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化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老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东盟视角下高职院校建设在线精品课程的价值意蕴、难点与路径

    马露露班祥东常爽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面向东盟建设在线精品课程对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共享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推动中国—东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建设过程面临课程资源开发不足、课程设计复杂多样、课程建设团队能力不足、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等难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多项措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引育并重,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依托合作,挖掘优质课程资源;因地制宜,灵活设计课程;多方协作,构建课程评价体系等,以提高在线精品课程建设质量.

    在线精品课程高职院校东盟视角